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拯救人类的哲学(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日)梅原猛//稻盛和夫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梅原猛、稻盛和夫所著的《拯救人类的哲学(精)》一场经营与哲学的智慧对谈,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与日本著名哲学家梅原猛先生对谈人类文明的前途,包括永续经营的力量、心的管理、热情与创造、人类大爱与“利他之心”,发表了拯救人类的宣言。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发人深省,让人回归谦逊的心态,正视事业和自然。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在的京瓷公司)。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是仅次于日本NTT的第二大通信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这个利润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最高利润。现任京瓷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日航名誉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现在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同年设立了一个像诺贝尔奖一样的国际奖项——“京都奖”。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文明的崩溃开始?
高度的文明为何消失了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灭亡吗
石油枯竭,都市将变成废墟
为什么埃及文明持续了3000年
人类忘却了对自然的敬畏
太阳崇拜才是人类文明的原点
人一旦傲慢必定灭亡
太阳曾是日本思想的中心
30多年前着手的太阳能发电
“人造太阳”与“重归太阳的恩惠”
所谓保护“国益”助长了傲慢之心
“进步史观”将人类变为欲望的奴隶
经济增长或已不再重要
“欲望的无限解放”是近代文明的本质
第2章 美国文明正确?
由美国“强加的善”
“自由”和“民主”不过是招牌
缺乏伦理的金融学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美国的国力已达极限
庞大的贫困阶层所爆发的不满
瞄准外资金融机构的理科学生
太多的人只想坐享其成
“圣经”到哪里去了
第3章 从“欲望”转入“循环?
明治维新与日本的近代化
“明治”领导者卓越的洞察力
具有美好心灵的江户时代的日本人
“进步思想”反而增添了不知耻辱的人群
互助共生社会的消失
为什么应该重新评价江户时代
“入会权”是优良的共生规则
重评江户循环型社会的时候到了
向循环型社会学什么
“承蒙赐给”对谁而言
堕落的日本道德
“战时一代”责不容免
道德和教养要靠家长的强制性教育
把“循环”作为最大的价值
第4章 建立“世界联邦政府?
启动核按钮的危险性
那些祈祷人类和平的人
将“不杀生”作为道德准则
EU可成为“世界联邦政府”的雏形
先由日中韩三国设立“亚洲联盟”
最初三国达成一致很重要
谁来当议长国
人类靠争斗才能发展的观点已经过时
回归“以和为贵”的传统
坚持和平主义的民族才是勇敢的民族
第5章 以“利他之心”为主?
丢失了“慈悲”和“爱”的人类
赤裸裸的“欲望人”
正确的从商之道
人的“心”和“体”表里一体
“心的管理”尤为重要
“利他之心”是生物的本能
欲望的膨胀使人忘记了“利他之心”
教授庶民道德的《忠臣藏》和《男儿》
评论家为何推崇丑恶的作品
赞扬自然主义文学是错的
抑制浮躁、陶冶精神的古典音乐
表彰“隐善”的机制
第6章 思想闪光的力?
新的构想从何而来
从摔跤中获得新型陶瓷的灵感
遭受口诛笔伐、突破常识的学说
依据直觉的行动产生新技术
柿本人麻吕魂附我身吗
太阳能电池的成功源于思想的闪光
创造就是创建新的常识
因为欲罢不能而加入通信事业
持续不断地创造
第7章 无私的热情带来了成?
为什么大家公认必然失败的事业成功了
人有“自燃性”、“可燃性”和“不燃性”
如水般冰凉的理性不可或缺
自如运用“互相矛盾的才能”
过了80岁后想做的事
“南无,南无,谢谢”
接收思想闪光的“无私的天线”
无私的观念改变社会
我为什么能活到现在
不是“我活着”,而是“让我活着”
一颗在天空中翱翔的心
不离天道的西乡隆盛
倒幕成功源于“天之声”
未制止西南之役的“情义中人”
日本人为什么喜爱楠木正成和西乡隆盛
恢复西乡隆盛的名誉只是时间问题
顺着王道,堂堂正正活下去
后记
译者简介
序言
作为一个工程师,作
为一个经营者,作为一个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普通人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近代文明的由来,
以及这个文明未来的走向
乃至终点。
大约250年前,欧洲兴
起了工业革命,以此为契
机,近代文明获得了快速
的发展。这种发展基于人
类禀赋中的好奇心和探求
心,与此同时,人类具有
的“希望更加富裕、更加
便利”——这种不知餍足
的欲望,也成为发展的原
动力。
人类把这种欲望作为
引擎,发挥自身的智慧,
推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结果是人类构筑了一个物
质丰富的社会,但与此同
时,人类又不得不面临地
球环境和能源的问题。
然而,人类还在追求
进一步的富裕,将无休止
的欲望当作动力,持续不
断地追求经济的增长。那
么人类这种追求增长的模
式,能够无限地持续下去
吗?遵从这种模式,人类
能够持续生存下去吗?我
心中时常抱着这样的疑问

这时,我平素非常尊
敬的哲学家梅原猛先生建
议我一起去考察古代的埃
及文明。由埃及学权威、
沙伊巴大学校长吉村作治
先生当向导,梅原夫妇、
东京大学教授松井孝典夫
妇、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
心教授安田喜宪夫妇一起
同行。
“与这几位当代日本的
知识精英同行,去探访
5000年前辉煌的埃及文
明遗迹,此乃不可再得的
良机。”我毫不犹豫,决
定夫妻俩一起参加。
这时,梅原先生又提
出一项建议,希望以文明
论为题同我展开对谈。尽
管我有自知之明,明白自
己力难胜任,但梅原先生
是哲学家,在历史和考古
方面的造诣也颇为深厚,
最有资格谈论有关文明的
话题,听一听他的文明史
观,将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考虑到这一点,我接受
了他的提议。
开头所提及的、长期
以来我对近代文明所持有
的疑问,在访问埃及之后
愈加强烈了。建造了巨大
的金字塔、曾经如此繁荣
的埃及文明崩溃了,只剩
下遗迹,这是为什么?
“文明必然走向崩溃”—
—畅游在尼罗河上,这个
念头在我头脑中挥之不去
。从埃及回国后,对谈即
将展开。建筑在人的欲望
,也就是本能和利己之心
基础上的近代文明,在不
太久远的将来,恐怕也难
逃自我崩溃的命运,抱着
这样一种近乎绝望的想法
,我和梅原先生开始了对
谈。
人类如果不肯遵照佛
陀有关“知足”的教诲,节
制自身的欲望,与地球这
个生态环境中存在的一切
生命共存共生,回归朴实
、有节制的生存方式,那
么人类就会滑向自我灭亡
的深渊。
不!人类或者已经开
始在自我毁灭的坡道上滑
行。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
,已经感觉到了这种威胁
,但我们又没有勇气来承
认这个紧逼的事实。我和
梅原先生两个人的声音虽
小,却想为人类敲响警钟

读者之中,可能有人
认为,针对人类的前途,
本书中将有许多悲观的论
述。但是,我们绝不是悲
观论者。我们是要怀着危
机感,正确地认识现实,
明确今后前进的方向,进
而怀抱希望,努力向前。
也就是说,悲观处既要深
入地思考,又要以乐观的
态度从容应对。这就是我
们的观点。
谦虚地反省迄今为止
文明的发展过程,从今以
后,大家都来推崇“知足”
这种生活方式,那么我们
人类在这个地球上就一定
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为此
,首先要正视严峻的现实

2008年秋,从美国次
贷问题发端,金融风暴袭
击了整个世界,金融市场
一片混乱,世界性的经济
危机再度降临。
危机的直接原因似乎
是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过了
头,但事情的本质是,人
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不择手段地追求利润的最
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
的暴走狂奔。从这个意义
上讲,这次金融危机,正
是上天为人类敲响的警钟

人类现在必须思考一
个问题:我们怎样来和这
个地球共生共存?这就必
须从爱、慈悲、同情以及
利他之心出发,而不是无
止境地追求基于欲望和利
己之心之上的所谓经济增
长。
终结依靠欲望和利己
之心发展至今的现代文明
,构建基于爱、慈悲、同
情以及利他之心的崭新的
文明,让一切人类活动的
动机,从欲望转变为利他
,使21世纪成为历史性变
革的新世纪。
通过本书,希望能唤
起更多读者的共鸣,这就
是我们的祈望。
导语
华章经典之稻盛和夫系列;
成功秘密的智者之悟,经营与哲学的激荡;
现状的担忧与关怀,未来的终极叩问与展望。
空气污染,水质恶化,石油枯竭,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灭亡吗?埃及文明持续了3000年,现代文明会不会重蹈覆辙?美国文明正确吗?
梅原猛、稻盛和夫所著的《拯救人类的哲学(精)》从“欲望”转入“循环”,以“利他之心”为主课。
无私的热情带来了成功,顺着王道,堂堂正正活下去!
后记
我和稻盛和夫先生过
去曾有过两次对谈,并成
书出版,第一次是1995
年的《哲学的回归》,第
二次是2002年的《谈新
哲学》,这次已是第三次
对谈,我认为内容比前两
次更为充实。
从30多年前开始,我
就对地球环境问题抱有深
刻的忧虑。我曾提出警告
,现代文明照这样发展下
去,人类的灭亡不再是
500年、1000年以后的事
。在这个问题上,稻盛先
生的忧患意识比我更深。
他说,如果这个问题不解
决,那么人类就没有未来
,人类应该改变生活态度
,抛弃经济增长至上主义
。这样的发言,出自像我
这样的哲学家比较容易,
但经济界的人士这么讲是
需要勇气的。
日本经济界的人士,
虽然口头上也强调环境问
题的重要性,但是因为担
心影响经济增长,就将解
决环境问题的行动向后拖
延,这就是现状。在这种
现状之中,稻盛先生大声
提倡,即使抑制经济增长
也要解决环境问题。我非
常钦佩稻盛先生仗义执言
的勇气。
这次对谈还有一个特
点,我们两个人将各自事
业成功的秘密直率地公之
于众。稻盛和我,对自己
的工作都抱有强烈的自信
和高度的自豪。我们认为
,公开自己成功的秘密,
将给予后来者有益的启示

稻盛先生谈到,将原
属于艺术领域的陶瓷应用
于尖端产业,最初的直觉
来自神佛的“某种神秘力
量”的启示。而我将法隆
寺称为圣德太子的怨灵镇
魂寺,又断言柿本人麻吕
被流放、遭水刑而死,我
这些由直觉而来的学说颠
覆了历史的定论,而这种
直觉也是超越我个人的某
种强大的力量给予我的。
这种新观念的直觉产
生以后,为了证明新观念
的正确,需要付出辛勤的
劳动。是自然科学,就要
做实验,是人文科学,就
要进行文献调查和实地考
察。要持续进行艰苦的努
力,这样的艰苦同时也是
快乐。太宰治喜爱的法国
诗人韦尔恩的诗中,有“
被选中者的恍惚和不安,
我两者兼备”这样的句子
。我和稻盛都坦率地讲述
了“被选中者的恍惚和不
安”。
稻盛和我首先都有一
种新的发现,基于这种发
现,或创办企业,或著书
立说,因此获得成功,但
我们两人绝不满足于已有
的成功。如果获得了一次
成功就躺在功劳簿上,这
就意味着退步,必将招致
破灭。我们没有因为成功
而停滞,而是以谦虚的态
度终生追求真理。
读了这本书以后,可
能有人认为我们两人不够
谦虚。但是,对于许多日
本人中常见的内心傲慢,
外表谦虚,也就是伪装的
谦虚,我十分讨厌。不抛
弃这种伪装的谦虚,在日
本就不可能培养出更多的
创造型的人才。
精彩页
高度的文明为何消失了
稻盛
一部分有识之士认为,现在的人类社会不久即将归于破灭。我是企业人,在文明论方面缺乏认识。但不久前与梅原先生一起访问了埃及的古代遗迹,引发了我的许多思索。
灿烂的古代埃及文明从5000年前开始,延续了3000年之久。参观它的遗迹,对我而言是一种宝贵的经验。但我从一开始就产生了疑问:如此辉煌的古代埃及文明为什么就消失了呢?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现代埃及人竟然说:“建造如此巨大的金字塔,不太可能是我们的祖先所为,那是外星人干的,是别的世界的人干的。”
的确,繁华的古代埃及文明同现在的埃及之间有一种强烈的反差。同样,南美的安第斯文明也只剩下了遗迹,创造了这种文明的先住民几乎是突然间消失的。构建了如此高度文明的民族却走向了衰落,那里的文明到现在依然停滞不前。看到这些,我禁不住不寒而栗:现代的人类文明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另外,我们还需考虑到今后整个地球可能供养的人口数量。爆发式的人口增长需要消耗的能源、食品等,正在一步步超越地球的承受范围。整个地球规模的文明崩溃,或许在某个时刻即将开始。
这里必然存在一个巨大的临界点,在某个时刻之前,变化或许还在悄悄地进行,一旦超越临界点,问题将以激烈的形式出现,以排山倒海之势汹涌而来。那么我们人类现在该怎么办呢?我们到了必须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会灭亡吗
梅原
有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论断:农耕文明诞生于15000年之前,自那以来延续至今的人类文明,500年后即将灭亡。500年后人类将不复存在,现在就考虑到那时候的地球,进而要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习惯,这是很难的。一般的见解是:地球环境固然重要,但因为我们不愿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多数国家不肯提出根本性的对策。比如,地球变暖的原因,大家认为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但是日本的排放量,比缔结《京都议定书》时反而增加了。而增加的排放量,以购买发展中国家的排量配额来抵冲。用这种方式来达到约定的削减目标,是低劣的行为。既然是承诺的目标就应该遵守,从别国购买是错误的。
正如稻盛先生所言,从人类生存这一角度来思考,现在如果再不提出根本性的对策,一旦超越某种界限,人类文明将一举崩溃。这种崩溃发生在100年后还是500年后,尚不清楚,但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出现,乃是不容置疑的。
石油枯竭,都市将变成废墟
稻盛
我认为不会有500年那么悠长的时间。从现在开始再过50年,到2060年前后,据说地球人口将达到80亿,那时将消耗多少粮食和能源?粮食和能源不足,将会带来巨大的问题。
P2-P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4:4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