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似是故人来(梅兰芳在日本)/梅兰芳艺术人生文丛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不断。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文明论而生的新旧、东西、古今之思,如无形巨链,捆绑、缠绕着百年间的东亚全域。本书讲述了从1919年到1956年,身历两个时代的梅兰芳,以不同身份,三次赴日本公演,五次踏上日本国土,与日本政商文艺诸多领域名流巨匠展开各种层面的交流,通过其艺术表现和人格魅力,在樱花之国留下了幽雅端庄的“梅”影,至今暗香萦人。 作者简介 江棘,文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比较戏剧、近现代戏剧史论和民间戏剧文化。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梅兰芳纪念馆项目研究员,出版有学术专著《穿过“巨龙之眼”:跨文化对话中的戏曲艺术(1919-1937)》《秧歌戏与乡村女性》,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主持、参与国家与教育部课题多项。 目录 导言 一、美人朝颜 二、舆论风头的“天女” 三、男旦与女形的握手 四、恐吓信与情书 五、“侠女”与“新女性” 六、美妆、电器与日本料理 七、蓄须之后的梅团长 八、代表团群像与“新京剧” 九、特殊的观众们 十、琴心剑胆 结语 序言 “他在深厚传统和广泛吸 收多家所长的基础上创造了 极其精美的艺术。他不愧为 现代世界上伟大的表演艺术 家之一。他的艺术是近千年 来中国戏曲艺术历史上的高 峰之一。他是一代宗师,对 一代艺术家发生了积极的、 深刻的影响。梅兰芳是把中 国戏曲舞台艺术介绍到国外 ,并获得盛誉的第一个戏曲 表演艺术家。”(朱穆之《 永不停步的革新精神——纪 念艺术大师梅兰芳诞辰九十 周年》)这个“他”,就是20 世纪中国最伟大的表演艺术 家之一——梅兰芳。 轻拂时间的尘封,走入 历史的情境中,回看梅兰芳 的一生,依然那么清晰,又 那么熟悉。在20世纪初新与 旧、古老与现代、东方与西 方的文化碰撞和争持中,梅 兰芳的出现,顺应时代要求 和审美追求。他通过持之以 恒的努力、追索,将京剧艺 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也 使得“梅兰芳”这一名字与京 剧、与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一 起。而从中国艺术、中国文 化的传承脉络来看,其实梅 兰芳及其京剧艺术早已融汇 到今天的舞台艺术和文化基 因里。 演员是梅兰芳的职业, 他以自己的努力和奉献,把 京剧的旦行艺术推向了新的 高度;同时,作为那个时代 引领风气之先的人物,他的 行为思想又与时代社会紧密 联系,为人们所关注,成为 时尚标志。而在那个动荡、 变幻莫测的时期,梅兰芳洁 身自爱,不随波逐流,注重 自我品德修养,追求进步, 为人中和而讲原则,是非分 明;他身上的家国情怀,如 傲雪红梅,如罹霜松柏,坚 贞不屈,坚定不移。台上, 他扮演了数以百计不同身份 、不同性格的女性人物,个 个美丽动人,熠熠生辉,善 恶分明;台下,他是铮铮男 儿,有血有肉,与人为善, 助人为乐,热心公益,具有 高度的文化自觉。他有开阔 的视野和世界眼光,访日、 访美、访苏演出,使中国戏 曲得以走上世界戏剧舞台, 形成与世界其他戏剧体系平 等交流、对话的格局,进一 步构筑和阐释了中国戏曲的 体系特征,展示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魅力,提升了中国文 化和中国人在世界中的地位 。 梅兰芳是22世纪伟大的 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传承者 ,是革新者,也是一位绘画 大家,是那个时代的时尚代 表,是那个时代的文化表征 ,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使者, 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为 人们所爱戴的人民艺术家。 本文丛试图让人们了解和看 到的就是这样一位血肉饱满 、生动鲜活、爱憎分明、初 心不改而多姿多彩的梅兰芳 ! 刘祯 导语 梅兰芳是把中国戏曲舞台艺术介绍到国外,并获得盛誉的第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是为人们所爱戴的人民艺术家。 本书为“梅兰芳艺术人生文丛”系列的其中一本,为知识产权出版社与梅兰芳纪念馆的合作项目,以他三次访日公演为主线,介绍梅兰芳因戏与日本结缘。 本书适合对京剧文化和梅兰芳生平有较强兴趣的京剧艺术爱好者,梅派艺术研究学者,中美文化交流研究者,以及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一般读者。 精彩页 导言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不断,有着数千年的友好历史。20世纪以来,伴随着现代文明论而生的新旧、东西、古今之思,如无形巨链,捆绑、缠绕着百年间的东亚全域;在“现代化”道途中先行一步,“脱亚入欧”之声日炽的日本,与曾经被视为文化母体的中华文明之间,也生发出前所未有的张力;拓殖、侵略、战争等地缘政治中的对抗角力,曾为近代以来的两国关系添上惨淡阴云。如果说,要为这段悲欣交集的中日关系史,在中国的艺术界寻找一个最有发言权的见证者,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那熠熠生辉的三个字——梅兰芳。 从1919年到1956年,身历两个时代的梅兰芳,以不同身份三次赴日本公演,五次踏上日本国土,与日本政商文艺诸多领域名流巨匠展开各种层面的交流,在“樱花之国”留下了幽雅端庄的“梅”影,至今暗香萦人。他和日本的缘分,确实既深厚,又微妙。 就让我们将时钟拨回,从芳华初绽之时的梅郎说起。 一、美人朝颜 20世纪初,梅兰芳风华正茂,是中国梨园界当仁不让的“项流”明星,更兼为人敦厚,谦和温润,从善如流。在他的身边,渐聚起一个规模庞大的智囊团,即时人口中的“梅党”,雅称“缀玉轩”同人。其中,冯耿光、李释戡、吴震修、许伯明、舒石父、胡伯平等核心中坚,多是军政商界响当当的大牌人物,也都曾留学日本。甲午战争的失败,给了自居为师的清政府沉重打击,也拉开了近代中国要求重新认识日本的序幕。此时,日本“脱亚入欧”之声正炽,己先中国一步学习西方,正如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所言:“取经于东洋,力省效速”,中国文化界响彻着“师法”“取经”日本之声。1896年,清政府正式向日本派遣留学生。20世纪初,出现留日热潮。1905—1906年,由于废除科举制及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获胜等原因,留日学生人数猛增到八千多人,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梅党”汇聚了当时的社会名流,大多拥有日本留学背景,并不足为奇。 可以想见,在当时的环境中,梅兰芳对于日本名物应当并不陌生。除了能乐、歌舞伎、木偶净琉璃这些与京昆同为东亚“姊妹艺术”、令人神往的艺能,即使一朵小小的牵牛花,也拉近了梅兰芳与日本的距离。 据说牵牛花种自唐代传入日本,深得日本人喜爱,并在当地发展出先进的栽培技术。梅兰芳深好侍养花鸟,尤其酷爱牵牛花。他从日本搜集优良牵牛花花种并学习栽花法,在自家庭院栽下三百多种。到了五六月间,他清晨即前往其居于北京的日本“花友”家中,共研种种培养法。他还不定期和好友举办赏花赛花雅集,可谓爱花如痴。1918年《顺天时报》主持票选京城名伶,据说就有日本人与梅兰芳因牵牛花结缘,热心为其张罗投票,令梅兰芳十分感激。 P1-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