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空间规划专业的学生和规划师的理想读物。书中讨论的欧洲一体化的规划议程和区域政策形成了系统的、结构性的分析框架,以此解析欧洲各国规划体系的演变。本书的目的是呈现欧洲各国规划实践中连续性和变化并存、融合和分歧并存的局面。 12个欧洲国家和地区空间规划专家基于自身研究,强调了规划演变过程中特定的且与历史文脉相关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其聚焦于: ·规划变化的主要目标; ·变化背后的推动力,以及主要阶段和转折点; ·主要议程的制定者和参与者; ·在不同的“政策和规划风格中”反映出的不同规划模式和工具。 本书由方法论框架、12个国家和地区的案例以及比较研究结论构成。案例中包含了欧盟国家中种类丰富的规划体系。依据《欧盟空间规划体系与政策纲要》(EU Compendium)界定的四种“理想类型”的规划体系,本书在每种规划类型里至少挑选出两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分析: ·区域经济类型(法国、德国); ·城市设计类型(希腊、意大利); ·全面/整合类型(丹麦、芬兰、荷兰、德国); ·土地管理类型(英国、捷克、比利时/佛兰德斯)。 本书还纳入了两个额外的研究案例。一个是东欧国家波兰,另一个是南欧国家土耳其,介绍了它们的规划体系在近期的发展与变化。 作者简介 马里奥·赖默(Mario Reimer)是多特蒙德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院的博士后研究员。他的研究方向是大都市和区域治理、规划文化以及战略规划活动。 目录 作者简介 前言 致谢 第1章 比较视野下的欧洲空间规划体系与实践 1.1 引言 1.2 回顾空间规划比较研究的方法论要点 1.3 空间规划的欧洲一体化:趋同还是分异?或两者兼有? 1.3.1 欧洲空间发展政策的战略趋向与非正式工具 1.3.2 欧洲空间发展政策的正式法案 1.3.3 欧洲空间发展政策的货币激励制度 1.4 文脉问题:比较空间规划研究的多尺度分析框架 1.4.1 宏观层次上的空间与制度挑战 1.4.2 中观层次的适应能力:在刚性和灵活性之间徘徊的规划体系 1.4.3 微观层面的规划实践和政策风格 1.5 比较分析的理论框架 1.5.1 空间规划的范围和目标:转向规划战略? 1.5.2 空间规划的模式和工具:转向非正式化? 1.5.3 重新调整规划权力:分权还是再度集中? 1.5.4 参与者及其关系网络:权力关系的转移? 1.5.5 政策与规划风格:不同规划风格共存? 第2章 1990-2010年的丹麦规划体系:延续与衰退 2.1 引言 2.2 丹麦规划体系 2.2.1 一种全面整合的方法 2.2.2 现行规划体系 2.3 问题与挑战 2.3.1 引言 2.3.2 1992年的《规划法》 2.3.3 城市中心与零售/商业功能的重构 2.3.4 城市规划战略 2.3.5 2007年的地方政府改革 2.3.6 2007年以后的国家规划 2.3.7 2007年后的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 2.3.8 金融危机的影响 2.4 变化的维度和方向 2.4.1 规划目标和规划范围的转移 2.4.2 权力下放和重新集权 2.4.3 参与者和权力关系的变化 2.5 结论 第3章 芬兰规划体系的最新发展——以万塔市为例 3.1 引言:芬兰规划体系的发展轨迹 3.1.1 区划制度的建立 3.1.2 规划等级的建立 3.1.3 土地利用协议制度 3.1.4 服务系统的权力下放 3.2 芬兰的规划体系 3.2.1 土地利用规划的层级 3.2.2 正式的规划等级受到挑战 3.2.3 土地所有者的权利 第4章 20世纪末荷兰的国家空间规划 第5章 德国空间规划:制度惯性与新的挑战 第6章 法国,正在偏离“区域经济”方法 第7章 意大利规划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第8章 20世纪90年代后希腊空间规划的演变——变革的驱动力、方向和机构 第9章 佛兰德斯的空间规划——为资本主义开路? 第10章 英国空间规划,1990-2013年 第11章 捷克共和国的规划演变过程 第12章 土耳其空间与战略规划的制度变迁与新挑战 第13章 在欧盟影响和主要市场力量作用下的波兰空间规划 第14章 结论:延续与变化的多种趋势 译后记 序言 本书是基于欧洲研究小 组(European Research Group)的集体工作。该小 组成立于2008年,由德国 汉诺威的空间研究与规划学 院(Academy for Spatial Research and Planning, ARL)协调组织。来自12个 欧洲国家的空间规划专家发 展出一套系统的方法论,用 来分析规划体系和实践的变 化。他们都将此方法论应用 于各自国家章节的撰写。 作者们大量引用有关空 间规划制度框架和政策的比 较分析文献,而没有固守已 有的类型学分析。当然之前 的类型学分析作为研究基础 ,帮助我们从已有的每类规 划体系中选择至少两个国家 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最近几 十年新的欧洲政策和欧洲领 土的发展,使人们以欧洲层 面的循证知识为基础开辟了 空间规划研究的新方向。地 域融合与合作议题成为焦点 。但是人们鲜有提及规划体 系的总体变化、其刚性和弹 性以及不同的转型轨迹,因 此,本书特别关注“欧洲一 体化”(Europeanization) 对空间规划系统、政策和实 践的影响。作者一方面区分 规划体系,另一方面基于12 个国家规划体系的法律和行 政框架内的具体实践,对规 划文化进行区分。他们还从 比较研究的视角审视规划文 化的概念。与此同时,他们 关注规划实践的不同逻辑, 即规划体系演变的逻辑,并 反思规划实践多样化的表现 形式。 与之前有关规划体系的 研究相比,本书的贡献在于 总结了过去20年来规划体系 和实践的变化模式。它的创 新方法是基于对欧洲各国规 划体系中空间规划的变化与 连续的比较分析和解释。作 者强调了特定且基于文脉的 规划演变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 本书的目标读者主要是 关注空间规划、规划议程和 区域政策的欧洲一体化,以 及通过比较分析研究规划体 系、文化和实践的相关人员 。本书将吸引空间与规划科 学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以 及城市与区域规划和区域发 展(例如地方和区域当局) 从业人员的极大兴趣。由于 规划演变问题目前在许多研 究机构和决策机构的制度议 程中占据重要位置,本书还 将吸引欧洲不同国家的学者 和决策者。 本书的概念和结构 本书主要受到有关欧洲 成员国规划体系和实践的趋 同和/或分异的辩论的启发 。传统的有关规划体系的比 较分析主要聚焦于法律和行 政传统的静态比较分析,最 终描述的是连贯一致的“规 划家族”(Newman和 Thomley,1996)或“规划 传统”(欧洲共同体委员会 ,1997)。本书着眼于规 划体系在过去20年中的演变 ,批判性地解释了欧盟成员 国规划实践的异质性和多样 性(Stead和Cotella,2011 )。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勾勒 出欧洲各国规划实践自20世 纪90年代以来连续和变化并 存,融合和分异并存。 本书共14章,每章的作 者都熟知各个欧盟成员国的 规划体系。根据《欧盟空间 规划体系与政策纲要》(欧 洲共同体委员会,1997) 中确定的各种规划体系以及 Farinos Dasi(2006)的最 新研究,至少两个国家将从 以下四个不同的“理想类型” 或“规划传统”中被挑选出来 : ·区域经济类型(法国、 德国): ·城市设计类型(希腊、 意大利): ·全面/整合类型(丹麦、 芬兰、荷兰、德国); ·土地管理类型(英国、 捷克、比利时)。 另外两个案例研究分别 是土耳其(东南欧)与波兰 (中东欧)的最新发展。 所有章节均遵循多尺度 的分析框架,并避免将其发 现局限在国家层面,而是更 多地关注来自超越国家层面 (欧洲一体化、全球化)的 挑战和驱动力,并深入分析 规划权力(区域、城市)的 重新调整。规划体系的改变 涉及五个维度(范围、模式 /工具、层级、参与者和风 格);这为跨国比较研究和 结论提供了丰富的基础。 马里奥·赖默、帕纳约蒂 斯·格蒂米斯和汉斯·海因里 希·布洛特福格尔在第1章中 介绍了对规划体系和规划实 践进行比较分析的技术路线 和方法,该技术路线将结构 理论和行动理论相结合,从 而避免了规划体系比较研究 的“盲点”:他们首先讨论了 以往有关规划体系的比较研 究的方法论考量;随后基于 空间规划对欧洲一体化的辩 论,提出了情境化的或者说 基于文脉的方法来分析空间 规划;最后再讨论与欧洲规 划体系发展有关的若干论点 。 奥勒·达姆斯高在第2章 中讨论了丹麦规划体系的最 新变化。该体系在20世纪 80年代和90年代以渐进的 方式改变,其主要原则或规 划范围没有任何重大改变。 《2000年规划法》的出台 ,引人了城市规划战略的概 念。但市政当局的实际行动 直到2007年地方治理改革 之后才真正改变。新合并的 城市不得不在新的区域环境 中重新自我定位。 正如沙里·希尔沃尔-坎托 拉和赖内·门带萨洛在第3章 中强调的那样,芬兰的地方 规划机构承担了较为独立的 角色。在规划体系权力下放 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 决定性作用;同时旨在促进 经济的地方性的、非正式的 补充性工具得以运用。这一 方面产生了制度上的模糊性 ,另一方面使体系能灵活地 应对新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