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早期思想家的著作影响深远,漫画大师蔡志忠一直致力于用轻松诙谐、独特圆融的画风将古典智慧带入现代人的生活,开启了中国古籍经典漫画的先河,是许多人的国学启蒙漫画,独创了属于一个时代的记忆。 在他的妙笔下,艰涩难懂的古文不再令人望而生畏。简洁清晰的画面、浅显易懂的白话、风趣幽默的故事,跨越了语言文字、地域文化的隔阂。与此同时,他本人旷达超脱的人生哲学,以及对经典独到的见解也融汇其中,展现出充满智慧的心灵世界。 每书卷首配有专文导读,卷末附每则漫画故事的原文出处及注释,读者可以一边看漫画,一边学原典。这套畅销三十余年的国学漫画经典,将为您轻松打开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 读经典,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套“蔡志忠国学漫画经典”是很好的读本! 本书讲述了与孙子有关的故事。 作者简介 蔡志忠,1948年2月2日,出生于台湾彰化。 1963年起开始画连环漫画。 1971年任光启社电视美术指导。 1976年成立远东卡通公司。 1981年另创龙卡通公司,拍摄了《七彩卡通老夫子》《乌龙院》等卡通电影,《老夫子》曾获金马奖佳卡通电影长片奖。 1983年四格漫画作品开始在中国台湾、香港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的报刊长期连载。 1985年获选为全台湾十大杰出青年。 1986年《庄子说》出版,蝉联畅销排行一名达十个多月。 1987年《老子说》等经典漫画,《西游记38变》等四格漫画陆续出版,译本包括德、日、俄、法等,至今已达二十余种语言。 1992年开始从事水墨创作。《蔡志忠经典漫画珍藏本》出版。 1993年口述自传《蔡子说》出版。 1999年12月8日获得荷兰克劳斯王子基金会颁奖,表彰他“通过漫画将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学作出了再创造”。 2011年获得“金漫奖”终身成就奖。 2009年9月,入驻杭州西溪湿地,成立巧克力动漫公司,拍摄世界美术史动画片。 2012年3月,受聘为腾讯网络动漫平台首席顾问。 2013年7月,蔡志忠诸子百家漫画系列拍摄水墨动画,其中260则故事编入中小学教材。 目录 导读 孙子 孙子的生平 始计篇 始计 道、天、地、将、法 道 天 地 将 法 七计 诡道 乘敌 庙算 作战篇 日费千金 久战不利 贵胜不贵久 胜敌而益强 知兵之将,民之司命 谋攻篇 用兵之法 政略 谋攻战略 统帅权 知彼知己 军形篇 战略的目的 先胜求战 决战的形势 兵势篇 奇、正 奇正之变 势 造势 虚实篇 致人而不致于人 我专敌分 兵形如水 军争篇 以迂为直 利与弊 风林火山 九变篇 九变 行军篇 部署 地形篇 地形 六败 上将者国之宝 九地篇 地略 内线作战 用兵如常山之蛇 霸王之兵 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火攻篇 火攻有五 合于利而动 用间篇 用间 五间 附录 序言 孙子:兵学的先知 徐瑜 自有人类以来,战争在 历史上就未曾停止。中国历 史上相传黄帝曾以七十战而 定天下,黄帝之后,五千年 间,无代不有战争,国家由 战争而立,亦由战争而亡, 国家在战争之中交替兴革, 历史也在战争之中随之演进 。《吕氏春秋》上说:“古 圣王有义兵而无有偃兵。兵 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 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 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 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 之所能为也。武者不能革, 而工者不能移,兵所自来者 久矣。”(《孟秋纪》)《 吕氏春秋》自人性说明战争 之起源,虽不无商榷之处, 但是战争无法在人类社会中 消弭,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因此人类对于战争应有正 确的知识和认识。 战争既是人类社会所不 可避免者,所以历代讲武论 兵者,均就不同的角度去观 察战争、研究战争,以期求 得一种适应战争的态度和方 法,孙子就是其中最杰出者 。孙子是中国最伟大的兵学 大师,他所身处的时代正是 战争最频仍、诸侯兼并最剧 烈的春秋时代,而他的十三 篇兵法,不仅言简意深,归 纳出战争的原理原则,而且 是最有系统的军事理论,举 凡战前之准备、策略之运用 、作战之部署、敌情之研判 等,无不详加说明,巨细靡 遗,周严完备,我国历代将 帅没有不读《孙子兵法》这 部书的,凡是讲武论兵者, 皆以孙子的兵学思想为依归 ,孙子所主张的智、信、仁 、勇、严,成为两千五百年 来中国军人的“武德”。 在孙子的兵学思想熏陶 下,历代名将几乎皆循着他 所揭示的战争原理原则,统 军作战,克敌制胜,他在中 国兵学上的地位,如同孔子 在儒学上的地位一样,因此 我们可以说:孙子是中国的 “兵圣”。 《孙子兵法》问世后, 即广泛地流传,韩非子《五 蠹》篇中说:“今境内之民 ……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 家有之。”可见早在战国时 代即已家喻户晓。汉代时, 武帝看大将军霍去病不好古 籍,“尝欲教之吴孙兵法。” (见《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三国时,曹操最赞赏《 孙子兵法》,他是第一个为 兵法做注解的人。曹操之后 ,历代都有人研究,有的从 文学的意义注解,有的就语 句的内容发挥,有的用以往 的战史印证,计有百余家之 多,《孙子兵法》受到历代 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近 现代研究《孙子兵法》者, 不仅对十三篇原文多方考订 校正,而且自现代军事观点 发挥孙子兵学精义,对孙子 之战略战术思想研究最多, 也最深入。 不仅我国军事教育重视 《孙子兵法》,世界各国亦 莫不然。日本接触《孙子兵 法》最早,也最用心研究, 平安时代滕原佐世的“国见 在书目录”中已有记载,相 传是奈良时代的吉备真备所 带回。日本历代对《孙子兵 法》的注家之多,不在我国 之下,而且分流派,如“北 条派”“山鹿派”等,各有其 师承。早期日本流传的兵法 ,如《甲阳军鉴》《信玄全 集》《兵法记》《兵法秘传 》等,都是以孙子的兵学思 想为中心,日本人尊称他为 “东方兵圣”,以示崇敬。 在欧美方面,一七七二 年时,传教士亚茂德 (J.J.M.Amicy)译《孙子 兵法》为法文,名为《中国 之军事艺术》(Art Militairedes Chinois),这 大概是第一部西方译本,拿 破仑及德皇威廉二世均曾大 加赞赏。另外英人盖尔斯则 在一九一〇年出版《孙子的 战争艺术》(Sun Tzu on theArt of War)英文译本, 此后欧美各军事院校均以《 孙子兵法》为必读经典。一 九六四年美国陆军汤玛斯将 军编辑的《战略之根基》( Koots of Strategy)中,也 以《孙子兵法》为世界兵学 代表作之一,可见孙子在现 代军事思想中的价值,孙子 实在可以称为“世界兵圣”。 《孙子兵法》一共是十 三篇,这十三篇是:始计、 作战、谋攻、军形、兵势、 虚实、军争、九变、行军、 地形、九地、火攻、用问, 构成一套体系完整的战略战 术思想。但由于孙子的时代 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年,受古 代语言文字的局限,一般人 不尽能通识其中蕴含的意义 ,尤其不易成为通俗性的读 物,而现在蔡志忠先生以漫 画的方式把十三篇《孙子兵 法》图解说明,不但文字使 用白话,让人人能懂,而且 人物造型也完全通俗化,使 读者可以在域中人物身上, 理解兵学的基本知识,这可 说是一项空前的创举,值得 大力推广。 其实,孙子的思想不仅 影响中外军人,即一般人而 言,孙子所创立的许多观念 也早已深深地注入中国人的 脑海中,举例而言,如:“ 胜兵先胜”“不战而屈人之兵 ”“知己知彼”“以迂为直”“攻 其无备,出其不意”“致人而 不致于人”等,这些观念已 不是单纯的军事术语,同时 也成为一般人习见的口语, 这些口语所涵括的意义,正 代表许多中国人行为上的准 绳,往往在不知不觉之中, 运用这些原理原则,只是一 般人习为不察罢了。所以蔡 志忠先生运用他的绘画技巧 ,把经典用通俗漫画表达出 来,读起来倍感亲切,实在 是极有意义的一件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