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金融行业为例,介绍个人客户信息(隐私信息)保护体系从差距分析、需求确定、框架设计、建设整改、运行维护的体系建设过程,个人客户信息的保护要覆盖数据从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交换、销毁等全生命周期,并明确从金融业务特性、安全特点出发,针对性的归纳总结个人客户信息保护的最佳实践。 目录 第1章 引言:定义个人信息保护 1.1 从数据、信息和情报等概念讨论 1.2 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两个重要背景 1.2.1 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安全 1.2.2 从信息技术(IT)时代到数据技术(DT)时代 1.3 从数据安全到个人信息保护 1.4 个人信息及其相关概念 1.4.1 个人信息的概念 1.4.2 个人敏感信息的概念 1.4.3 隐私的概念 1.4.4 个人金融信息和个人客户信息 第2章 基础:几个重要相关概念 2.1 从通信安全到信息安全 2.1.1 不同时期的词汇演化 2.1.2 信息系统安全 2.2 网络空间安全 2.2.1 两种“网络安全” 2.2.2 网络空间的概念 2.2.3 网络安全的定义 2.2.4 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 2.3 数据安全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 2.3.1 两个重要结论 2.3.2 数据安全时代 第3章 背景: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 3.1 金融行业个人信息保护的背景 3.1.1 金融业网络安全形势日渐严峻 3.1.2 个人信息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2 金融个人信息保护监管要求 3.2.1 上位法:一法一决定 3.2.2 金融主管部门的规范性文件 3.2.3 相关的国家/行业标准 3.2.4 隐私保护国际标准 3.2.5 可以参考的其他文献 第4章 框架:基于IPDR2的个人信息保护模型 4.1 CPA(分类-处理-审计)模型 4.1.1 CPA模型的概述 4.1.2 CPA模型如何在银行业中应用 4.1.3 CPA模型的延伸应用 4.2 Gartner数据安全治理框架 4.3 Microsoft的DGPC框架 4.3.1 DGPC框架概述 4.3.2 DGPC框架的组成 4.3.3 治理、风险管理和符合性 4.3.4 数据治理、IT治理和符合性 4.4 DGI的数据治理模型 4.5 IPDR2模型及其概述 …… 第5章 识别(l):个人信息资产与保护识别 第6章 防护(P):全生命周期/全业务流程的防护体系 第7章 检测(D):基于内容与流程的全面检测机制 第8章 响应与恢复(R2):快速响应恢复与保障机制 第9章 实践:在现有基础上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第10章 结语: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最佳实践” 附录 GB/T35273-2017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