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九十年代以来当代诗歌的边缘化,曾为时代最强音的先锋诗歌已淡出了大众视野。北京诗人作为一种整体诗歌声音,文化现象,诗歌生态传承似乎隐没了。之后北京虽也出现过很多优秀诗人,但他们却像一个个晶莹的水珠消融在波涛泛起的湖面上。然而,独立、开放的北京诗歌传统和诗歌精神一直在每一个北京诗人身上自由地延展着。所谓的找寻、梳理、致敬也都是在这个背景下建立的。自1986年后,本册诗集35年来第一次系统梳理北京籍诗人诗作,也是第一次清晰梳理朦胧诗之后的北京诗歌线索。这是一本代表北京本地诗歌高水准的诗集,既具备诗歌自身价值又兼具文献价值。这是一个关于诗歌时代总结,以地域为坐标把一个城市的诗歌谱系、诗歌传承、诗歌脉络整理呈现出来。 导语 北京是一个拥抱诗和诗人的城市,北京与诗互为镜像,北京即诗。 ——作家宁肯 诗集只有一个以北京名义的松散的代际联系,有一些北方和代际的特征,但 在迭代的嬗变中却是“北京”特征的弥散。不再有共同的诗歌史和精神史谱系视 野,一切回到了个体,从个体的历史和地理的游历中挖掘自己的知识、想象和心 身历史的诗性,而共同性在于每个人在呵护自己灵魂的严肃走向。这也许是诗歌 真正该有的起始点。 ——艺术批评家朱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