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湖北机电工程学会组织征集的《机电创新与产教融合新思考》的第一部论文集,其中收录了众多湖北省高校及企业探索机电创新和产教融合的新经验、新结晶。 本书包括学术研究、教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品技术、校企合作、创新教育及相关行业等七部分内容,重点围绕针对行业学术研究。本书主要收录创业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培养,学校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以及新产品、新材料、新理念、新技术等相关文章。 本书将在每年一届的中部机电行业产学研训合作峰会暨中部机电院长联席会(湖北省机电院长联席会)上统一发放,并作为年度会刊保存收藏,也可供相关读者参考使用。 作者简介 陈绪兵,男,1974年生,武汉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学名师,湖北省科协第九届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机电工程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器人分会委员、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智能制造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广东省科技厅产学研重大专项、湖北省科技厅创新群体等纵向科研项目课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STTR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的研究。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chanical Scienc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等国内外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指导大学生团队荣获挑战杯全国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10余项、湖北省特等奖等省部级竞赛奖励20余项,荣获2018年度“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和2020年度“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会员”称号。 目录 第一篇 学术研究 浅析机电节能控制技术(周清 黄正晟 樊洪成 姜茂军 杨超 张楠) 基于图像和点云相匹配的目标快速识别定位研究(胡佳明 刘天华) 小型干红枣拾分装置的总体方案设计及优选(陶表达) 磁控摆动电弧窄间隙GTA焊接坡口壁面热流分配的数值研究(菅晓霞) 增减材制造三轴/五轴路径规划与加工仿真系统(颜昌亚 黄昆涛 余娟) 双阴极等离子溅射沉积Nb-Ti-N及其耐磨损性能研究(庄琛琪 史昆玉 吴伟进 杨文) 台锯回转架强度分析及结构优化(邹方利 梁宏) 基于华中数控系统五轴自动标定功能研究及应用(宋艳丽 高涛) 基于开放机器人教学实验系统的动力学前馈控制(杨博涵 张华良) 叶轮式流体机械数值模拟仿真分析探讨(黄忠文 黄昭 唐明哲 张博文 王发达) 三自由度并联抛光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设计与开发(张小智 付中涛) 第二篇 教学研究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唐雪梅) “雨课堂”在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孟凡贺 陈书剑 吴小清 李勇峰 张爱莲) 创新驱动战略下应用技术型高校机械类课程教学新思考(陈艳 徐静) 高等教育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探讨——以“流体密封技术”课程为例(汪威 林纬 郑小涛) 关于价值引领、问题导向的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郑小涛) 机械类研究生专业课中融人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王东 袁子厚) 机械设计PAD实践与工程认证成果循环的思考(夏先平) 基于产业学院的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研究——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例(帅海燕 刘滨 宋艳丽) 机电类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南峰 王高平) 智能制造专业群精准服务能力建设研究与实践(王中林 高淼 陈帆 柴艺 卢佳) 产教科融合的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马琳伟 郑小涛) “双融合、双驱动、双平台”探索省属高校特色“双创”模式——以武汉纺织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为例(刘韦 王娟 余联庆 杜利珍) 谈如何在力学教学中实施研究型教学(袁子厚 王东) 基于精准思政视阈下校园文化品牌培育机制研究(王娟 孙毅 肖锦 刘韦)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教学过程方法研究(唐腾飞 肖莉) 专业认证背景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林纬 汪威 郑小涛 徐建民 徐青山) 螺栓连接内容涉农教法探讨(李从权 丁毓) 现代控制理论教学中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方法研究(刘素一 张海霞) 第三篇 人才培养 谈谈智能制造专业群在“双高计划”及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张恕 洪凯) 基于纺织服装特色的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罗维平 马双宝)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张弛 吴晓光 李红军 刘韦 陈思远) 基于PLC课程的多层次实践环节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严新 吴雨川 宋志峰) 智能制造高水平专业群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王泳) 新工科复合交叉型创新人才培养方法探索(李红军 刘韦 左丹英 江维) “机-电-控”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王仕仙 陈绪兵)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相关问题的几点思考(秦襄培) 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自控原理实验方式的探讨(张海霞 吴玉蓉) “新工科”背景下机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韩桂荣 陈绪兵) 关于本科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的若干思考(郑小涛) 探析机电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考(申建北 张媛涛) 机械专业项目贯穿式“理实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胡峰 杜利珍 张弛 余联庆) 机械大类创新人才培养的主动学习模式之我见(陈绪兵 曹鹏彬 毛金城 付中涛) “县校合作”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与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研究(杨凯 陈绪兵) 第四篇 产品技术 KH1T发动机智能装配项目技术创新(张旭 申桂英 吕焘) 智能制造系统架构与校企共建智能产线的实践(龚东军 范有雄 王文江 肖莉莉) 基于新工科的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探索——以智能制造专业群建设为例(洪凯) 第五篇 校企合作 智能制造背景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陆继杰 熊艺 游佳) 基于校企合作共同体的“课岗匹配”人才培养模式——以汽车服务工程为例(伍家梅) 第六篇 创新教育 面向专业和学术应用的机电工程专业英语双线式教学改革(肖志权) 工程认证背景下数控技术课程多位一体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陈伟 刘韦 张弛 李巧敏) “ANSYS应用”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与思考(苏秀芝夏会芳) 本科院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思考和实践(熊艳华 熊清平 高亚非 肖学朋)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马双宝 高梦圆 贾树林 胡江宇 张国琴) 机电专业“现代设计方法”课程教学实践(王彦伟)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