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共包括四个专栏,分别为:中法哲学比较与对话、法国现象学研究、当代法国哲学诸面向、译文。和以往各期一样,本期致力于从法国现象学、后现代主义、法国黑格尔主义、法国精神分析、笛卡尔主义等多个方面,来呈现出法国哲学内在具有的充沛的创造性与多样性,而且也通过第一个专栏的四篇论文来深刻地呈现中国与法国两大哲学传统的比较与对话,这也充分揭示出对于法国思想的理解、研究、吸收和批判,也许有可能为处在生成与发展之中的中国思想与文化提供积极有益的理论资源。 作者简介 高宣扬,华裔法籍哲学家、社会学家兼艺术评论家,祖籍浙江杭州,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 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并于1962年本科毕业,1962-196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1978年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83年获博士学位后,应时任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院长的德里达的聘请,任教与研究于法国巴黎国际哲学研究院;1984-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政治哲学研究所兼巴黎第十大学教授;1988-2002年,在继续留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同时,任台湾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2-2004年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央民族大学访问教授;2004-2010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30多年在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持续进行实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观察分析及学术调查研究,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德国哲学史、当代社会理论以及当代艺术评论。著有《毕加索与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14)、《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对话》(Le Dialogue,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德国哲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当代政治哲学》(两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萨特的密码》(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等35部专著及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 专栏一:中法哲学比较与对话 迂回曲当,泛应无余——朱利安孟子学研究方法论及其运用 海外汉学与本土立场的视界融合——反思葛兰言与朱利安的阴阳研究 福柯关于两种真理的诠释与东西方哲学的共有范式 跨越时空的对话——吉尔·德勒兹与“气”论 专栏二:法国现象学研究 亲密性与困扰——《异于存在或本质之外》对感性超越关系的几点论述 启蒙记忆与创伤记忆——当代哲学视域中的记忆问题及其基本区分 专栏三:当代法国哲学诸面向 医学哲学及其一般方法——康吉莱姆《正常的与病理的》解读 康吉莱姆:生机论理性主义者 克里斯蒂娃的后现代女性思想 在看与被看中隐没的“客体” 从“爱梅个案”看拉康精神分析道路的演进 欲望中的他者——科耶夫的黑格尔主义源起以及对当代法国哲学的影响 心物二元论的完成——从普罗丁、奥古斯丁到笛卡尔 精英教育与教育公平——基于法国案例的考察 专栏四:译文 关于谦卑与忏悔的沉思 互联网社会真的存在吗?——论信息管理的新理念或数据库的中介作用 论蒲鲁东的社会主义 征稿启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