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看不见的舰队/人文大课堂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
作者 | |
出版社 | 明天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曹文轩先生从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精选精编了世界著名文学家、学者创作的经典名作。所选文章题材多样,风格各异,书中的采用了按不同主题单元来统筹全书的编选方式,将文章分成哲学、政治、美学、科学、人生、历史、情感、道德等大类,便于孩子的阅读学习,另外,每个单元的开始和每篇选文后面都附有专为孩子而写的导读,介绍文章作者,并重点剖析了所选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特色、价值承载和审美特点等,引导小读者通过细读找到文章的重点所在,学习体悟文章的境界和精髓。 作者简介 曹文轩,1954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国家小学、初中统一语文教材主编之一。出版长篇小说有《草房子》《蜻蜓眼》《青铜葵花》《火印》《山羊不吃天堂草》《根鸟》《细米》《大王书》《枫林渡》《穿堂风》《蝙蝠香》《萤王》《草鞋湾》《疯狗浪》等,出版系列作品有“我的儿子皮卡”“丁丁当当”“萌萌鸟”“笨笨驴”等,出版绘本有《远方》《飞翔的鸟窝》《羽毛》《柏林上空的伞》《烟》等50余种,出版学术著作有《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201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9卷。百余种作品被译为英、法、德、俄、希腊、匿、韩、瑞典、丹麦、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罗马尼亚、塞尔维亚、阿拉伯、波斯等语种。曾获国家图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国儿童文学奖、宋庆龄文学奖金奖等重要奖项50余种。2016年4月获国际安徒生奖,2017年1月获影响世界杰出华人奖。 目录 序 ■哲学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挪威]乔斯坦·贾德著 萧宝森译 菩提本无树/(唐)惠能 像山那样思考/[美]利奥波德著侯文蕙译 ■政治 类人猿的肥皂剧/[英]马特·里德利著 闾佳译 看不见的舰队/[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林俊宏译 聪明的马/[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著 林俊宏译 ■美学 《海鸥》的演出/[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 史敏徒译 郑雪来校 木偶戏/!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史敏徒译 郑雪来校 马戏/[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史敏徒译 郑雪来校 ■科学 卡马西平湖/[美]布莱恩·蒂尔著刘欣玥译 地球是圆的吗/陈尔寿著 对科学的直感/[日]福井谦一著戚戈平译 天狼星人是否来过地球 ——多贡人的天狼星知识之谜/巨尤著 ■自然 一九九八廿四节气/苇岸著 与虫共眠/刘亮程著 骆北/梁实秋著 说“木叶”/林庚著 ■人生 白精灵/高洪波著 永远的老妖/北董著 ■历史 轮椅上的巨人/庄稼著 我的父亲爱迪生/[美]查尔斯·爱迪生著佚名译 ■情感 芝麻花/左珊丹著 礼拜二午睡时刻/[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刘习良、笋季英译 爱心树/[美]谢尔·希尔弗斯坦著傅惟慈译 ■道德 谈礼/梁实秋著 致青年/[法]安德烈·莫洛亚著余苏凌译 序言 在明天出版社成功出版 了“大语文”这一套语文读本 之后,我一直想再为中小学 生编一套人文读本。明天出 版社得知我的这一想法,这 几年就一直关注着,时不时 地提醒着我,并越来越强烈 地表示了他们想出这样一套 读本的愿望。到了后来,就 变成了和风细雨式的不住叮 咛和催促了。他们的耐心和 诚意,使我不得不停下我更 想做的事情而考虑早点儿完 成他们希望的这套读本。说 老实话,无论是从何种意义 上说,我更多的心思永远是 在创作和学术上——我有太 多的小说、太多的图画书和 太多的话题要写、要做。其 实,我还有其他一些很好的 选题可以编书,但心思就是 难以落脚到编书上,尽管我 在理智上很清楚编这些书的 意义绝不亚于我出版新的小 说、新的图画书和学术著作 。很像一只乌,那边明明也 有一片风景优美的林子,可 是就是只想在它喜欢的林子 里流连鸣叫。如果明天出版 社的朋友们稍微放松一点儿 他们的执着、他们的孜孜不 倦,这事也就不知道到猴年 马月才能“梦想成真”了。后 来他们很绅士地“打上门来” 了,我当场答复:现在我就 开始。我要在这里感谢明天 出版社,没有他们的一心一 意、他们的苦口婆心、他们 的密切配合,根本不可能有 这10册书。 那段时间,我放下手头 的一切,全心全意投入编选 。 我告诉自己也告诉明天 出版社的朋友:要编就编一 套像样的读本。首先,面孔 要新,不是将已有的各种各 样的选本拿过来加以筛选、 重组,凑合凑合就完事。那 些天,我将我曾经看过的书 、文章一一回忆,我要将那 些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文本 一一找出来,于是我不停地 翻书。因为时间久远,我对 许多文章的记忆已经模糊, 就只隐隐约约地记得这些文 本曾经让我喜欢过,可是已 经说不清楚当时为什么喜欢 了,更不能确定这些曾让我 喜欢过的文本是否适合提供 给中小学生阅读。我必须得 回头一一重读、审视、斟酌 。可是,我平时看书的习惯 是随看随丢的,现在要找到 它们,就很困难。我的藏书 量不算大,可也不算小,这 些书毫无章法地分别存放在 好几处,即使能记得哪篇文 章在哪本书中,却已记不得 那本书此时究竟身在何处了 。一连许多天,我都在焦虑 地寻找。大家将会看到,选 在这10本书中的一些文章是 从一些专著中节选出来的, 可是要在一部很久之前看过 的数十万言的著作中找出那 几千字所在的位置,谈何容 易!在寻找这些书、这些文 字的日子里,我几次想到博 尔赫斯的著名作品《沙之书 》。那是一本没头没尾的给 主人公带来无尽烦恼的书, 他必须要将它立即处理掉才 能得以安宁。可是怎么样才 能做到再也找不到它呢?他 想起了一句古老的谚语:将 一片树叶藏起来,从而永远 也找不到它的最好办法就是 将它丢进树林里。于是主人 公将《沙之书》藏到了阿根 廷国家图书馆的一个角落里 ,从此再也找不到了。与阿 根廷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相 比,我的那点儿书不过是九 牛一毛、沧海一粟。但,要 将一本随意丢放的书找出来 ,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 我又是一个常常为找一件东 西而浑身出冷汗甚至会要呕 吐的人,所以在那些天,我 经常处在望书兴叹、烦恼不 已的状态。终于差不多找到 了这些书——事实上,还有 一些书至今也未能找到,我 想它们也许永远也找不到了 ,或许是被人借去不还了, 或许是被一些书痴朋友窃为 已有了,或许藏在什么角落 里。我将那些找到的文字细 细回读,觉得不错就压上纸 条,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复 印,因为复印量太大,我索 性将其中一部分装进纸箱交 由快递公司寄到明天出版社 ,麻烦他们分担一部分复印 任务。 等这些文本一一确定下 来并大致编成10册之后,我 逐一细看目录,颇感欣慰: 不敢说每篇都是无可争辩的 精品,但从整体上看,面目 是很新的。我敢说,其中大 量篇章从未出现在任何名目 的为中小学生编选的选本之 中。因为,它们出自我个人 的阅读记忆和价值认可。 我从事文学研究和文学 写作,但阅读从一开始就不 怎么专业。最近我在给中小 学生讲阅读方法时,讲了“ 细读”“速读”“跳读”“信读”“ 疑读”,又讲了“乱读”——如 果大家觉得“乱读”不好听, 就称之为“泛读”吧——广泛 地读。我几十年所读的书直 接与文学有关的,大致上算 了一下,所占的比例充其量 也就在百分之十五左右。我 是一个什么书都看的人,当 然,这里说“什么书都看”, 不是说不分好赖、啥品质的 书都看,我看书还是颇为讲 究的,我说什么书都看,是 指与文学学科并列的其他学 科的书也看,而且一定是看 那些学科的经典和具有经典 性的书。这种“乱读”,倒是 无意中成全了这套人文读本 ,因为“人文”是一个涵盖面 很宽广的概念,它涵盖哲学 、伦理学、政治学、历史学 、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 、语言学等多个学科。读者 们看到这10册书的栏目就能 感受到这一点。 “人文”至少是一个远远 大于“语文”的概念。语文教 材所选的文本,得由始至终 地从语文的角度去选,因此 进入语文课本 导语 本丛书是安徒生奖得主曹文轩先生从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出发,精选精编的选集。其中选取了世界有名文学家、学者等创作的经典名作。所选文章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旨在帮助和引导孩子立德、立身、立言。丛书中的每一分册均采用了按不同主题单元,将文章分成大类,便于孩子的阅读和理解,另外,每个单元的开始和每篇选文后面都附有专为孩子而写的导读,介绍文章作者,并重点剖析了所选文章的写作背景、写作特色、价值承载和审美特点等,是的选集作品。 本书是其中一册。 精彩页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① [挪威]乔斯坦·贾德著萧宝森译 苏菲放学回家了。有一段路她和乔安同行,她们谈着有关机器人的问题。乔安认为人的脑子就像一台很先进的电脑,这点苏菲并不太赞同。她想:“人应该不只是一台机器吧。”她们走到超市那儿就分手了。苏菲住在市郊,那一带面积辽阔,花木扶疏。苏菲家到学校的距离是乔安家的一倍。附近除了苏菲家之外,没有其他住家,因此看起来她仿佛住在世界尽头似的。走过她家,就是森林了。 苏菲打开花园的门时,看了看信箱。里面通常有许多没用的邮件和一些写给她妈妈的信。她总是把它们堆在厨房的桌子上,然后走上楼到房间做功课。今天,信箱里却只有一封信,而且是写给苏菲的。信封上写着“苜蓿路3号,苏菲收”。仅此而已,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 苏菲随手把门带上后,便拆开了信封。里面只有一小张约莫跟信封一样大小的纸,上面写着“你是谁?”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没有问候的话,也没有回信地址,只有这三个手写的字,后面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苏菲再看看信封。没错,信是写给她的。但又是谁把它放在信箱里的呢?苏菲快步走进她家那栋漆成红色的房子里。当她正要把房门带上时,她的猫咪雪儿像往常那样悄悄自树丛中走出,跳到门前的台阶上,一溜烟儿就钻了进来。 你是谁?她怎么会知道?不用说,她的名字叫苏菲,但那个叫作苏菲的人又是谁呢?她还没有想出来。 如果她取了另外一个名字呢?比方说,如果她叫作安妮的话,她会不会变成别人?这使她想起爸爸原本要给她取名为莉莉。她试着想象自己与别人握手,并且介绍自己名叫莉莉的情景,但觉得好像很不对劲,像是别人在自我介绍一般。 她跳起来,走进浴室,手里拿着那封奇怪的信。她站在镜子前面,凝视着自己的眼睛。“我的名字叫莉莉。”她说。 镜中的女孩却连眼睛也不眨一下。无论苏菲做什么,她都依样“画葫芦”。苏菲飞快地做了一个动作,想使镜中的影像追赶不及,但那个女孩却和她一样敏捷。 “你是谁?”苏菲问。 镜中人也不回答。有一刹那,她觉得迷惑,弄不清刚才问问题的到底是她,还是镜中的影像。 苏菲用食指点着镜中人的鼻子,说:“你是我。”对方依旧没有反应。于是她将句子颠倒过来,说:“我是你。”苏菲对自己的长相常常不太满意。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她的鼻子太小、嘴巴太大的缘故。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最糟糕的是,她有一头直发,简直没办法打扮。有时她的爸爸在听完一首德彪西的曲子之后会摸摸她的头发,叫她“亚麻色头发的女孩”(编者按:为德彪西钢琴小品集《前奏曲》第一集中第八曲之曲名)。对他来说,这当然没有什么不好,因为这头直板板的深色头发不是长在他的头上,他无须忍受那种感觉。她的头发,不管是用泡沫胶还是用造型发胶都无济于事。有时她觉得自己好丑,一定是出生时变了形的缘故。以前妈妈总是念叨她当年生苏菲时难产的情况,难道因此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长相吗? 她居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不是太奇怪了吗?她也没有一点儿权力选择自己的长相,这不是太不合理了吗?这些事情都是她不得不接受的。也许她可以选择交什么朋友,却不能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她甚至不曾选择要做人。 人是什么? 她再度抬起头,看着镜中的女孩。 “我要上楼去做生物课的作业。”她说,语气中似乎有些歉意。她很快走到了走廊。一到这儿,她想:“不。我还是到花园里去好了。”“猫咪!猫咪!猫咪!”苏菲追猫追到门口的台阶上,并且随手关上了前门。 当她拿着那封神秘的信,站在花园中的石子路上时,那种奇怪的感觉又浮现了。她觉得自己好像是一个在仙子的魔棒挥舞之下,突然被赋予了生命的玩具娃娃。她现在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四处漫游,进行奇妙的探险。这不是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吗?雪儿轻巧地跳过石子路,滑进了浓密的红醋栗树丛中。它是一只活泼的猫,毛色光滑,全身上下从白色的胡须到左右摇动的尾巴都充满了蓬勃的生气。它此刻也在这园子中,却未像苏菲一样意识到这个事实。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