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全书就是“序”和正文两个板块,主体由总论与十六个专论构成,不分章节,中心突出,简明扼要,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本书的内容侧重骈文的要点问题。其一是骈文的成因论、体制论及其短长论;其二是骈文的起源论;其三是骈文作家论,即陆机、徐陵、陆贽、李商隐几个骈文发展史上的关键作家之论;其四是重点作品论,如《哀江南赋》《滕王阁序》《文心雕龙》《史通》都是骈文史上极为重要的骈文典范之作;其五,骈文体类论,如赋、论、写景文、书札文,等等;其六,断代骈文论,如魏晋文、齐梁体、唐代之骈文、宋四六、清骈文,揭示骈文兴盛的几个代表时段;其七,骈文与其他文体关系论,如唐代之骈文与古文、律赋与八股、八股与骈文等。 作者简介 瞿宣颖(1894~1973),别名益锴,字兑之,简署兑,号铢庵,晚号蜕厂、蜕园。湖南善化(今长沙市)人。晚清军机大臣瞿鸿禨之子。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早年任北洋政府国务院秘书、国史编纂处处长、印铸局局长、湖北省政府秘书长等职。后在南开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任教。解放后任上海市政协委员。精诗词书画,尤擅于文史掌故,是深具国学功底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著有《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汉魏六朝赋选》《北平建置谈荟》《北平史表长编》《同光间燕都掌故辑略》《中国社会史料丛钞》《方志考稿甲集》《长沙瞿氏丛刊》《补书堂讨录》等丰富著述。还著有《燕都览古诗话》,为咏览燕都之作,以诗系文,诗文并茂。其中有关什刹海地区的诗文有15篇。 目录 一 总论 二 从三百篇到《楚辞》 三 赋 四 魏晋文与陆机 五 骈文之论 六 写景文与齐梁体 七 书札文与徐陵 八 《哀江南赋》 附:庾信《哀江南赋》及注释 九 《滕王阁序》 附:王勃《滕王阁序》及注释 一〇 《文心雕龙》与《史通》 一一 唐代之骈文与古文 一二 陆贽 一三 李商隐 一四 宋四六 一五 清骈文 一六 律赋与八股 一七 八股与骈文 序言 “大家小书”,是一个 很俏皮的名称。此所谓“ 大家”,包括两方面的含 义:一、书的作者是大家 ;二、书是写给大家看的 ,是大家的读物。所谓“ 小书”者,只是就其篇幅 而言,篇幅显得小一些罢 了。若论学术性则不但不 轻,有些倒是相当重。其 实,篇幅大小也是相对的 ,一部书十万字,在今天 的印刷条件下,似乎算小 书,若在老子、孔子的时 代,又何尝就小呢? 编辑这套丛书,有一 个用意就是节省读者的时 间,让读者在较短的时间 内获得较多的知识。在信 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要学 的东西太多了。补习,遂 成为经常的需要。如果不 善于补习,东抓一把,西 抓一把,今天补这,明天 补那,效果未必很好。如 果把读书当成吃补药,还 会失去读书时应有的那份 从容和快乐。这套丛书每 本的篇幅都小,读者即使 细细地阅读慢慢地体味, 也花不了多少时间,可以 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如 果把它们当成补药来吃也 行,剂量小,吃起来方便 ,消化起来也容易。 我们还有一个用意, 就是想做一点文化积累的 工作。把那些经过时间考 验的、读者认同的著作, 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 之不至于泯没。有些书曾 经畅销一时,但现在已经 不容易得到;有些书当时 或许没有引起很多人注意 ,但时间证明它们价值不 菲。这两类书都需要挖掘 出来,让它们重现光芒。 科技类的图书偏重实用, 一过时就不会有太多读者 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 还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学 则不然,有许多书是常读 常新的。然而,这套丛书 也不都是旧书的重版,我 们也想请一些著名的学者 新写一些学术性和普及性 兼备的小书,以满足读者 日益增长的需求。 “大家小书”的开本不 大,读者可以揣进衣兜里 ,随时随地掏出来读上几 页。在路边等人的时候, 在排队买戏票的时候,在 车上、在公园里,都可以 读。这样的读者多了,会 为社会增添一些文化的色 彩和学习的气氛,岂不是 一件好事吗? “大家小书”出版在即 ,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说 明原委。既然这套丛书标 示书之小,序言当然也应 以短小为宜。该说的都说 了,就此搁笔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