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盛年期的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日)河合隼雄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人到中年将面对哪些课题?经历什么转变?而这些又意味着什么?
河合隼雄依据自身丰富的心理咨询、治疗经验和人生阅历,聚焦当代中年人的社会处境和人生课题,从人格成长、职业发展、两性关系、亲子关系、社会代沟等多角度,为受困、焦虑和无助的人们给出了富有针对性的建议。
本书从东西方社会与文化比较的高度把握当代家庭、学校和职场面临的难题,直指其根源在于伴随富裕社会的到来,旧有观念与文明生活之间的冲突显现。书中还反思了现代文明中片面强调“进步”所造成的心灵和社会问题,提出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发展合乎人类天性的新生活方式。
这本名家写就的心理励志读物,指引了通往心智成熟、人生圆满之路。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临床心理学家、日本心理学界重量级人物,日本第一位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是日本心理治疗领域无可争议的奠基者和开拓人。
2002年,河合隼雄受日本首相力邀出任日本文化厅厅长。2007年,河合隼雄去世后,日本民众曾感慨道:“日本再无心理大师。”
他是日本超人气作家村上春树的良师益友,日本天后作家吉本芭娜娜的心灵导师,绘本大师几米的灵感来源。
河合隼雄一生著作高达300余种,涉及学术专著、心理学普及读物、心理治疗方法、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心灵成长、与名人的对谈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盛年期的职场困惑
身心俱疲的“盛年”
与不受欢迎者的关系
人际交往的困境
与自卑感的相处之道
太阳照不到的阴郁之地
香烟和美酒
夸奖与批评
顾家男人
该不是得了癌症吧
家庭禅修
单身赴任
成年人的责任
会议疲劳症
妥协和协调
无法承受的重任
入职仪式
来自星星之国
所谓委托这件事
病者长寿
第二章 盛年期的亲子牵绊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家庭关系的处理难度
即使是“好家庭”也会有问题发生
家庭自然态受损
修复的努力
思春期和思秋期
独立与依赖的共存
亲子关系的盲点
在夜晚哭泣的孩子
坏事情和好事情
霸凌的孩子和被霸凌的孩子
校园霸凌事件频发的背后
孩子向父母所求之物
亲子关系的难点
孩子真正的要求
第三章 盛年期的婚姻危机
如何渡过婚姻危机
结婚二十年,妻子的不满
危机会以各种形式到访
夫妻相互之间的重新认识
中年是马拉松的折返点
夫妻间必要的再婚仪式
爱、结合与可能性——阿□□和阿尼姆斯
爱与性
阿尼玛
阿尼姆斯
超越投射
第四章 纵向社会中的成长烦恼
“场”的伦理观和个体的伦理观
“长官”的受难期
“场”的伦理
“觉察”的能力
“场”的力学
对于“场”的忠诚心
年轻人的叛逆
“母亲般的存在”与“永远的少年”
自我厌恶与心理咨询
乌云密布的心头
从不自我厌恶的人
自己和他人的连接
防御的迷雾
作为朋友
第五章 富裕社会的新生活方式
重新思考生活态度的好时机
必要的任性游戏
与外国人的交往方式
检查泛滥
家庭与人性
媳妇和婆婆
当代女性魅力的条件
母亲的自然态
背叛
13岁就已经心老
离家出走与儿童文学
被霸凌的孩子
天之父与地之父
能为却不为的爱
关于“中年之道”的建议
如何老去
文库版出版后记
序言
“盛年”这个词,听来确
实颇觉悦耳。这个词很容
易让我们在头脑中描绘出
这样一幅场景——形形色
色的人们在各类不同的职
场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自
己的能力努力工作着,周
围的人们对此满怀期待,
而自己也拥有足够的能力
满足周围人们的这份期待
,圆满地完成工作。这样
的作为,显然当得起“盛年”
这个词。可以说,处于盛
年期的人,是在工作中不
仅能得到相应的工作酬报
,同时也能感受到工作快
意和乐趣的人。
我们现在正置身的社会
堪称“富裕社会”,对于处于
盛年期的人而言,可以过
上充分体现工作价值的生
活,这与过去处于战争时
期的日本,实在是有天翻
地覆的不同。在那个时代
,对于青壮年而言,他们
距离死亡并不遥远。或者
在以往贫穷的年代,“劳作
不止”的生活也不能让人获
得任何满足。这样想来,
在当下这种“富裕社会”中迎
来盛年,无疑是值得心怀
感激的事,我想首先这点
不可轻易地从我们心中抹
去。
不过,人活在这个世界
上,不可能事事如愿,即
使处于这样意气风发的上
升状态中,我们还是会面
临之后我所要提及的种种
不如意的问题,这也许就
是生活的常态。尽管如此
,我们必须铭记在心的是
,和以往的年代相比,我
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宽松
便利了许多,不然的话,
我们很容易使自己的日常
生活陷在“过去的日子比现
在好过多了啊!”这类喋喋
不休又毫无意义的议论中
。回顾过往,确实能让人
感觉安心、温暖,但从中
很难产生有建设性的发现

人类从古至今总是挂在
嘴边的一句话是:“最近的
年轻人呀,都难成大器!”
类似这样的感叹甚至在公
元前的古书里就有记载了
。不过最近听到 +出头的
年轻人也说着这样的言论
,不免让我感到吃惊。看
来对于他们来说,也同样
苦恼于难以理解那些仅仅
比他们小两三岁的“年轻人”
。社会的变化如此激荡复
杂,这无疑加深了各年龄
段之间的代沟。而在这个
方面,现下“正值盛年”的人
们也面临着同样的烦恼。
比如,自己的上司恪守
着“长幼有序”的传统伦理观
。而那些年少于自己的部
下们,却完全不在乎这些
礼数,举止随意。面对这
样的观念上的差异,他们
难免会心生不满,但也不
得不保住眼下的职位,将
工作进行到底,于是受困
于其中的种种不易,也就
可想而知。
在社会变化和竞争还不
怎么激烈的过去,活跃于
职场中的人们,一般都处
在一个既定的规则或者说
是框架内工作,只要勤勉
,内心相对来说还是轻松
的,而现今的职场状况远
非如此简单,仅仅靠埋头
苦干可行不通,自己的生
活态度,自己与他人的关
系等等都变成了有必要多
加思考的问题。所以与其
一味抱怨上司或者部下为
什么对自己“不理解”,更应
该细细思量:为什么会产
生这类问题?当这类问题
发生时该怎样处理?这些
问题如果不依靠自己的能
力去反复找寻答案的话,
职场上再怎么兢兢业业也
是徒劳无功的。
其实,当下“富裕社会”
的形成,也是引起正值盛
年的人们多种烦恼的原因
之一。我们还是孩子的时
候,是个物质非常匮乏的
贫穷年代,孩子内心对物
质的各种小小渴求,总是
难以满足,时时品尝着得
不到的心酸。于是,曾经
有过这些经历的父母们,
内心便存下了“只要孩子想
要,我什么都买给他,,
的心愿。如今因为社会物
质丰富了,这样的念想都
有了实现的可能,父母们
可以将自己小时候想都不
敢想的东西,一股脑地送
到孩子们手里了:我要给
孩子准备单独的房间,我
要在房间里配置上最上等
的桌椅,我要带着孩子去
外国旅行……
但当父母们沉浸在儿时
心愿终于达成的快感中时
,必须意识到的一点是,
你们在为孩子们如此张罗
奔忙,孩子们却并未感到
心满意足。岂止是不满意
,甚至家庭中会不断冒出
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能父
母们会大为困惑,不明白
究竟自己做错了什么。坦
率地说,就是父母们所熟
知的是“贫穷社会里的生存
方式”,对现在的“富裕社会
的生活方式”却知之甚少,
他们习惯以贫穷社会的生
活态度来处理富裕社会生
活中的方方面面,如此一
来,自然在不知不觉中撒
下了不少失误的种子。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
子。有位父亲想到自己小
时候渴望看书却无力购买
的遗憾,便给自己的孩子
不断大量选购他认为的好
书。但是孩子对这些书却
兴味索然,即便他又是规
劝训诫,又是苦口婆心地
向孩子说教书本远比电视
精彩,孩子始终无动于衷
,好书也只能束之高阁。
这事想来真是遗憾。显然
,这位父亲没有意识到,
孩子自发地发现自己感兴
趣的书本,然后为想得到
这本书而慢慢积攒起零用
钱,最后终于买下这本书
的乐趣,被他自以为是的
行为剥夺了。
富足的社会自然优于贫
穷的社会,能够让孩子们
不断阅读到好书的社会更
是值得称道和感恩。但是
,究竟给孩子们什么样的
书,或者是不给什么样的
书,这当中的利弊,父母
一定要反复权衡。在我看
来,富裕社会中的亲子教
育实际上远比处于贫穷年
代时更为复杂多变。
导语
人到中年,谈何容易!
成长烦恼、职场困惑、亲子牵绊、情感危机……
如何接纳和认识自我?为什么不成熟的成年人增多了?怎样兼顾工作和生活?爱孩子就要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吗?为什么说夫妻共患难易,同富贵难?
日本心灵导师河合隼雄,全面关照中年人的处境和人生课题!
名家写就的心理励志经典,聚焦分析中年人群。河合隼雄借助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全面关照现代社会中的中年人的社会处境和人生课题,为周旋于职场与家庭之间,困惑、焦虑的中年人指点迷津,提供温暖的心灵援助。
后记
文库版出版后记
“中年危机”最近开始被
人们认识到,并被相当频
繁地提到。以往我们的目
光都集中在“青少年问题”和
“老年人问题”上,从来没有
把中年人的问题当回事,
但正是这些年富力强的中
年人,却背负着许多深刻
的问题。过去自杀者大多
是年轻人,现在中年男子
的自杀率也在逐年上升。
人的寿命延长了,社会
的变化加剧了,这一切使
得人生进入中间阶段后,
一个人所担负的压力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要巨大。如
果是在以前,在盛年期一
心一意埋头苦干,这之后
即使50岁未必知天命,至
少到了60岁就可以心安理
得地等待死亡。或者是让
在青年时代积蓄的知识和
能量在中年这个阶段开花
结果,尽情施展自己的能
力。换句话说,这个阶段
好似人在出生到死亡之间
翻越的一个山头。然而,
在突飞猛进的技术革新进
程中,中年人面对很快将
被年轻人赶超的威胁,时
常感到不安。中年人必须
再次以新人一样的饱满热
情去奋进。另外,由于平
均寿命的延长,开个玩笑
,就是我们都不能赶着去
死了。为了让老年活得有
价值有质量,中年开始的
准备变得非常必要。也就
是说,我们现代人的人生
曲线图,不再是一座山峰
,而是两座山,甚至三座
山,我们必须要做好长途
跋涉的各种准备。
社会发展到今天,处于
盛年期的人们,就不能再
说只要努力工作就万事大
吉这样的话了。边工作边
思考,边工作边学习成为
必要。在努力工作的同时
,需要多看看自己在整个
人生中所处的位置。
因为这个缘故,我重新
整理了这本书的内容,希
望能够帮到一边工作一边
思考的人们。我的写作本
意是篇幅短小,用词平易
,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
—最初虽这样设想但实施
起来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无论如何,哪怕读者
只是翻开自己感兴趣的部
分,我也希望他们在阅读
之后通过自己的思考,能
够将其作为一种启迪灵活
运用在生活当中,这于我
而言就是一件幸事了。读
者可能已经注意到,在我
们日常的柴米油盐中,随
处可见“心理学”的课题。盛
年期的人们,要面对许多
困难而且复杂的事情,但
如果稍微变换一下视角,
就可以发现其中也意外地
隐藏着许多有趣的事情。
希望本书有助于读者发现
这些有趣之事。
最近在美国,针对中年
人的研究突飞猛进,相关
书籍大量出版。美国作为
一个高速发展的国家,那
里的年轻人活力充沛的身
影让人瞩目。在美国,“年
轻万岁”式人生观盛行已久
,但到了最近,感觉也有
了开始承认中年人优势的
趋向。人们不再认为仅仅
变得更为强壮、更为庞大
是多么了不起的事,而是
站在盛年期的顶点,开始
不断自问走向年老力衰时
的状况,并从中寻找更有
深意的成长和发展。
我在本书的最后一节,
稍稍谈到了“如何老去”这个
问题,因为在盛年期,考
虑如何向老年过渡,如何
安度老年,已经变得非常
必要。话又说回来,哪怕
是以青春为自豪的美国,
竟然也对中年的研究倾注
了热情,这件事显然值得
关注,而本书中,我的有
关这类思考是与这些研究
有重叠部分的。
时代在富足充盈中发展
,我们的苦恼也在因此与
日俱增。如果这个小册子
能够对那些处在盛年期的
人们有所助力,对我而言
是最大的安慰。本书的出
版得到了新潮社文库编辑
渡边宪司先生的格外关照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河合隼雄
1995年3月
(本作品在1981年7月由
PHP研究所出版发行后,
1984年11月收录干PHP文
库本中。)
精彩页
身心俱疲的“盛年”
说到“盛年”,一般我们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的大约是哪个年龄段的人呢?大致上我们首先可能想到的,是30岁到45岁这个年龄段的人吧。当然,这与职业种类有关,像运动员和政治家自然就不能一概而论。
20多岁的青年们,有着青年人的旺盛心气,但往往也有不顾一切的轻率鲁莽,欠缺与周围环境协调的适应性,这难免会让一番努力空抛。所以这个年龄段的人还不能够称为“盛年”。孔子说“三十而立”。确实,一个人真正能在工作上得心应手,各方面都成熟起来,大概是从30岁左右开始的。而到了将近50岁时,即便自己在精神上觉得和年轻人没什么不同,还是会逐渐意识到体力上的衰退。考虑到这个原因,“盛年期”一般是指30岁到45岁这个年龄段,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人们的心理。
根据1979年日本教育部发表的国民体能调查来看,国民体能每年都在递增中,但让我比较在意的是,这个调查显示年过三十的男性,在这两三年间体能居然出现了减退的倾向,而这又恰恰与这些“正值盛年”的人们的烦恼增长是成反比的。这不由得让我想到了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后的骤然刹车,不知为何,感觉上似乎也是如出一辙。
记得曾经有一位三十出头的公司职员来找我咨询。他的烦恼是在某次会议中突然感到心悸难忍,冷汗直冒,“我是不是快要死了!”毫不夸张,当时的状态让他强烈感觉到自己就要倒下了。他如此突然的身体变化惊吓到了同事们,于是他们立即叫来了救护车送他去医院。但医院检查后的结果却让人意外,医生诊断他的身体没有任何异常。不过这让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精神状态也完全恢复,又继续像个没事人一样开始工作了。可是好景不长,这之后他再次有了同样的“病态发作”——这个职员如此称呼自己的这种状态。这次他求助于不同的医生,这个医生很干脆地给了他一个诊断:心脏神经症,并且建议他做心理咨询。这也就是他来我这里的原因。
当我与这个职员交谈时,我听到他对公司经营方针的很多批评,从他滔滔不绝的叙述中,能够感受到他的这种批评其实更接近于指责或者说是强烈的不满。今时今日,这种动辄评判和批驳公司的现象,已经蔓延到整个社会。世人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对于罔顾他人甚至排斥他人的行为并不在意,在盲目追逐利益中忘记了最本真的东西,这样的情形越来越多地充斥在我们的周围。当然这类批判的势头如果从好的方面来看,我会联想到大学一二年级学生那种意气风发的样子。他们相信这世上的一切都无望且无用,而自己才是正义之师,有着勇往直前冲破一切桎梏的勇气。但这一般是大学生初生牛犊的状态,并不适合一个已经30岁的成年人。因为这关乎自己人生所担负的责任,所保持的独立性,生存并不可能仅仅像挥动一面所谓的正义大旗那般简单。
正处于盛年期的人们在某种意义上是肩负重任的。这是社会和家庭赋予他们的责任。担负这些责任,就意味着要同时背负起光明与阴暗这两个对立面。这时候,那些只看到阴暗的一面,然后武断地认定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模样的人,会纠缠在人生皆苦的荒唐想法中,并因为背负这样的矛盾而痛苦不堪。
另一个让我感到意外的现象是,即使没有心脏神经症这样明确的诊断,诉说自己这里痛,那里不舒服的中年人却不在少数。这类人群,大多是对于自己所处的这个盛年期,也就是已经是个“成年人”的这个关卡还无法跨越,将青年期必须完成却未曾达标的课题拖延至今,并因着这样的成长滞后问题而内心疲惫不堪。或者也可以这样认为,一旦将“成年人”这个重任担上肩,青年期曾经有过的伤疤也就被再次揭开了。对于这样的人,重新反思过往,修补自己的弱点,不断强大内在,积极参与进成年人的成熟世界,是必须做的努力。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