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黄旭华,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中船重工七一九研究所名誉所长。1958年起参加核潜艇研制工作,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 原籍广东省揭阳市,1926年3月12日生于广东省汕尾市。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船舶制造专业,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一九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等职。 长期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开拓了我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研制,1958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总设计师突出贡献奖;1989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十大海洋人物”之一;2013年当选“感动中国人物”;2017年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9年获“美奋斗者”荣誉称号,被授予“共和国勋章”;2020年1月,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本书通过别梦悠悠三十载、少年有志 旭日东升、静水流深 深海壮歌、不辱使命 只争朝夕、初心如炬 烛照母校和三亚叙事 南海微澜这6章,分别从黄旭华不同时期的人物成长和成就来介绍了他的光辉一生。 目录 主人公小传 开篇 幸福时刻 总书记让座 第一章 别梦悠悠三十载 1.杏林世家济世情怀 2.父爱如山孝子情长 3.誓言无声别梦三十载 4.赫赫无名母爱似海 手记 崇尚英雄才会诞生英雄 第二章 少年有志 旭日东升 1.母校情结聿怀多福 2.聿怀时光虽苦犹乐 3.有志少年桂林求学 4.爱国至上无悔选择 手记 选择做一粒种子 第三章 静水流深 深海壮歌 1.“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2.赤子忠心从“零”开始 3.分秒必争蛟龙下海 4.深潜就是战斗力 5.盼来相携彩云归 手记 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 第四章 不辱使命 只争朝夕 1.再登潜艇心潮澎湃 2.全国模范德耀中华 3.寄语青年传承力量 4.“甘心做隐姓埋名人” 5.世界因你而美丽 手记 在“中国精神”的星空里闪烁 第五章 初心如炬 烛照母校 1.“核潜艇之父”首次亮相潮汕 2.院士“回家”初心可鉴 3.潜艇模型殷殷期盼 4.勉励英才圆梦科学 手记 要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第六章 三亚叙事 南海微澜 1.江海辽阔:居江城常思故乡 2.大海故乡:望家乡勇立潮头 3.锦瑟雅声正且美矣 4.“〇九精神”:“痴”矣?“乐”兮! 手记 爱国情奋斗者 结语 我和我的祖国 导语 本书是一本介绍“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人生故事的书籍。 黄旭华,1924年2月24日出生于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田墘镇,中国核潜艇之父,原籍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交通大学1949届校友,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北省科协荣誉委员,曾任前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19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副所长、所长兼代理党委书记、以及核潜艇工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职。 2014年1月,黄旭华当选中国中央电视台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7年10月25日,获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11月9日,获得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类奖项。 黄旭华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多次海上试验任务中,作为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副指挥,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主席令,授予黄旭华“共和国勋章”。2019年9月25日,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 后记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为了祖国的强盛,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默默无 闻,把毕生最宝贵的年华 和热血,无私地奉献给国 家.呕心沥血,铸就国之 重器;无怨无悔,砥砺前 进,代代相传,许身许国 !” 又是一年春来到。 在春风里,在碧波旁 ,黄旭华随着央视新闻推 出的一则报道《老中青几 代船舶工作者“快闪”歌颂 祖国》,再次在我们的心 底掀起波澜。 是啊,春天来了,春 天来了,一艘巨轮从码头 划出一道清波,向深蓝走 去!1000多人簇拥着黄 旭华,在海边,在艇上, 一曲磅礴的《我和我的祖 国》大合唱,看得我们心 潮起伏,泪流满面! 这是2019年全国两会 期间,在七六。研究所抗 灾抢险英雄牺牲地,黄旭 华代表所有军工人向祖国 的深情表白: “我们科技工作者,为 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为了 祖国的强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默默无闻,把 毕生最宝贵的年华和热血 ,无私地奉献给国家,呕 心沥血,铸就国之重器; 无怨无悔,砥砺前进,代 代相传,许身许国!’’ 半年前,无情的台风 袭来,海面狂风暴雨巨浪 滔天,七六。研究所副所 长黄群、平台负责人宋月 才和平台机电负责人姜开 斌与其他的科研人员,奋 不顾身奔向大海抢救国家 财产。为了确保试验平台 的安全,三位勇士坠海牺 牲,三条宝贵的生命被狂 风巨浪吞噬。他们,用生 命谱写了“初心不改,信 念当先,许党报国,,的 英雄赞歌! 今天,凛冽的寒风挡 不住激越的家国情怀。 他——中国第一代核 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 来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 麟来了! 烈士亲属来了! 中船重工760研究所抗 灾抢险英雄群体代表来了 ! 中船重工“许党报国蓝 海勇士”报告团代表来了 ! 中船重工航母建设者 代表来了! 重点工程建设者代表 来了!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我歌唱每二座高山, 我歌唱每一条河…… 90多岁高龄的他,豪 迈挥动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深情放歌,大声唱响“ 我和我的祖国”的血肉情 深! 群情激昂,万众欢腾 ,歌声奔放,豪情万丈! 在这爱国激情举国高涨的 新时代,老中青船舶工作 者与时代共振,与祖国同 行,以创新的精神、奋斗 的姿态,唱响心中的歌, 表达对祖国母亲的无限热 爱。 我的祖国和我, 像海和浪花一朵。 浪是海的赤子, 海是那浪的依托。 每当大海在微笑, 我就是笑的旋涡…… “自己是中华民族的儿 女,此生属于祖国,此生 属于事业,此生属于核潜 艇,此生无怨无悔!” 大国崛起,英雄无悔 。时代造就英雄,英雄无 愧时代。在这美丽的新时 代,军工人以一场“爱国 情、奋斗者”为主旋律的 爱国主义大合唱,唱出豪 迈,唱出对祖国的炙热情 怀! 我们合着节拍,热泪 盈眶,感奋之情油然而生 。 致敬! 这是2019春天里最美 的歌。让我们向深潜在深 海的以黄旭华等为代表的 军工人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让我们加入这浩浩荡荡 的合唱行列!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无论我走到哪里, 都流出一首赞歌…… 2019年春天 精彩页 总书记给一位91岁老人让座!这一场不同寻常的会见,这一个不同寻常的细节,温暖了中国201 7年的整个冬天。 这位老人说:“这是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2019年9月29日上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气氛热烈庄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正在这里隆重举行。 巨幅的红色背景板上,共和国勋章等图案熠熠生辉。背景板前,18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分列两侧,18名英姿挺拔的解放军仪仗队礼兵在授勋台两侧持枪伫立。 9时58分,伴着欢快的乐曲,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一同步入会场,全场起立,热烈鼓掌。 10时整,颁授仪式开始。解放军军乐团奏响《义勇军进行曲》,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习近平向这些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功勋模范人物一一颁授勋章。 在受勋的英雄行列中,有一个我们分外熟悉的身影——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作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他在颁授仪式上的发言情深意切、意味深长: “我是一名从事核潜艇研制的科技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将这枚沉甸甸的共和国勋章授予我,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这份光荣属于核潜艇战线的每一个成员!也请允许我代表今天受表彰的36位同志,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的肯定和鼓励,感谢全国人民的支持和信任。 “核潜艇的研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当年,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千千万万名和我一样满腔热血、矢志报国的科研人员坚定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信心和决心投身其中。我有幸全程地参与了中国核潜艇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伟大事业。核潜艇事业是国防事业发展的缩影,我为祖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的改革而骄傲,也为自己是一名国防建设的老兵而自豪。‘誓干惊天动地事,甘做隐姓埋名人’,我和我的同事们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 时年93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是参与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制的最早“29人”之一。他隐姓埋名30年,为祖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为核潜艇研制和跨越式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在某次深潜试验中随艇深潜到极限,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随艇深潜的第一人! 此刻,我们满怀敬仰,唯以一首《沁园春》,礼赞黄旭华! 东海日出,南海云霞,照我中华。 总书记让座,国之骄子,潜艇之父,梦圆光华。 深潜深潜,德耀华夏,忠孝名扬举国夸。 树楷模,忠诚谁堪比?一世英名! 忆深藏孤岛,信誓昭昭比日月, 涛声不荒凉。仰望苍穹,盘中算子,只争朝夕。 一艇深潜,卅年无声,巨鲸出海浪滔天! 求真理,忠孝难全,名传无涯。 时间必须回放到两年前。 2017年11月17日上午,那是一场不同寻常的会见! 上午9时30分,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亲切会见参加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的600多名代表。 众多媒体第一时间记录了这一细节: 在热烈的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同大家热情握手、亲切交谈,代表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握手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回到队伍中间,准备同代表们合影。总书记看到91岁的黄旭华和82岁的黄大发两位道德模范代表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总书记握住他们的手,微笑着问候说:“你们这么大岁数,身体还不错。你们别站着了,到我边上坐下。” 习近平总书记拉着他们的手,请两位老人坐到自己身旁来,两人执意推辞,习近平一再邀请,说:“来!挤挤就行了,就这样。” 相机快门按下,记录下了这一感人瞬间。 这一刻,也深深镌刻在黄旭华的记忆里! “总书记是通过让座,表达对七一九人的尊重!”黄旭华说道,当我们接通他的电话时,尽管那时他已经从北京飞回了武汉天河机场,但言语间依然可见其心潮澎湃。 “总书记深情地说,你们真不容易!”“我真没想到总书记会请我坐到他身边,而且还把椅子给我拉过来,请我坐下来。那一瞬间,我有点蒙了,激动得一时也不晓得要讲什么话。”对此,他连续用了三个“非常”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没有想到啊,非常温暖,非常感动,非常激动!” “这是最幸福的时刻,温暖着16万中船重工人!” 黄旭华告诉我们,他原本的座位安排在习总书记的正后方,没想到习总书记却握着他的手,让他坐到身边来!“习总书记跟我握了两次手。”依然沉浸在当时的幸福情景中,黄老兴奋地说,“第一次,总书记正要跟我说话,但伸出手来的人太多了,大家都想跟总书记握手,所以就没说话。第二次,总书记把我请下来,让我坐到他旁边,我想推辞时,总书记却搬开自己的椅子,让我来到第一排,把椅子给我拉过来,搀扶着我慢慢坐下去。” 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黄旭华是多么幸福而感动! “总书记很平易近人。”他说, “坐在总书记身边,他亲切地问我,您老多大年纪了?身体怎么样?累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