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艺术考古学研究》是国际美术考古学学会(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Art-archaeology)会刊,是主题式艺术考古专论集刊,集中反映各区域艺术考古学关注的前沿问题研究。本书以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科技美术考古学人才培养”项目的主要成果为核心,以技术美学为统领,结合新技术、新方法,主要研究艺术呈现的量化分析和历史艺术实证逻辑的规律。 本书研究主要分为“图像的意义”“工艺与审美”和“田野的价值”三个主题,其成果的价值更多体现在研究过程中对新理念的认知,思想和灵感的创新碰撞,以及不同学科的交融扩展。力求在这种碰撞中拓展进步,影响并推动学术界对科技美术考古学研究的认知。本书适合高等院校艺术专业师生及研究者使用。 作者简介 李杰,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艺术学理论学术带头人,美术考古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高校人文社科工作专家,陕西省艺术类高考专家组专家,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大明宫唐代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九三学社社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湾花木兰(古代史)出版社出版专著两部,在《美术观察》《美术》《文艺研究》《文艺评论》《民族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2014年获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二等奖;2013年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5年获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获国家级画展奖多项。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XKG005)1项;主持教育部重点课题(DLA150264)1项;主持其他纵向课题9项;参与国家、教育部项目多项。 目录 第一部分 图像的意义 Matter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art archaeology 返古开新——古代壁画艺术创化刍议 汉画像石车马题材图像学研究 大街汉墓《粮囤画像》研究 吐鲁番洋海墓地彩陶纹饰初探 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民族融合图像研究 楚国文字源流刍议 第二部分 工艺与审美 陕北汉代画像石工艺初探 “互联网+”时代下唐墓壁画视觉图像元素增强现实实践研究 盛唐时期陵墓石雕造型特征初探 北朝胡俑类型研究 论汉代漆器艺术图案审美特征——以绥德“王得元墓”出土漆绘陶盘为例 格物体道:宋瓷艺术的接受方式探析 汉代漆器工艺探析 对西安半坡遗址小口双耳尖底瓶的解读 甘肃染缬的发展与保护 汉代墓室壁画色彩研究——以红色为例 第三部分 田野的价值 西藏改则县岩画田野调查 唐石台孝经碑文章方位观初探 六朝都城佛寺建筑艺术研究 汉墓壁画题材分布考察 秦汉帝陵仪卫性雕塑俑像艺术研究——以秦陵汉阳陵为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