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议论与法社会学(通过沟通寻找最大公约数的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作者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法社会学领域的原创论文集,由著名法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季卫东编著。作者认为法律的本质就是话语实践,并在综合各家学说、结合中国法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议论的社会学”这一学术研究新范式。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和方法”,阐述了“议论的法社会学”的起源与意义;第二部分是“经验与比较”,分析了一些真实案例,呈现了“议论的法社会学”的应用价值。本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将对法治社会的建设贡献智识。
目录
序 季卫东 
Ⅰ 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议论的法社会学
溯源与创新 季卫东 
附录 案例与法典之间的睿智
以《法学的知识谱系》为线索的议论 季卫东 
第二章 法律议论的社会科学研究新范式 季卫东 
第三章 中国式法律议论与相互承认的原理 季卫东 
第四章 人工智能时代的法律议论 季卫东 
第五章 法社会学理论范式的拓展
从“冲突/共识”模式到“议论的法社会学” 杨帆
第六章 话语分析方法在司法研究中的功用
以“司法理性化”为规范目标的考察 杨帆 
第七章 通过法律议论回应司法中的政策
以“二阶证立理论”的困境与超越为线索 陈肇新 
Ⅱ 经验与比较
第八章 决策风险、问责以及法律沟通 季卫东 
第九章 法律原则的民间法论辩
以离婚案件“感情确已破裂”切入 陈肇新 
第十章 通过公共领域的立法民主
商谈论视角下的立法过程模型 马剑银 
第十一章 立法中的多元协商与风险分配
以我国台湾地区病人自主权利立法过程为例 姚尚贤 
第十二章 法官审判裁量情境中的话语实践考察
“议论的法社会学”视角 梁译如 
第十三章 法庭调解话语结构探析
法律语用学视角 程朝阳 
第十四章 走向法律议论的美国法研究
以对法律确定性的寻求为线索 曹勉之 
导语
1、从法治角度考察国家治理现代化,解读法与社会的关系。无论从历史传统的角度,还是从当今实践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的法律秩序,都会发现程序正义观念的匮乏。法律的本质就是沟通,就是话语全覆盖,就是通过抗辩寻找正确判断的过程。无论是从法治角度来考察和理解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还是以庭审为中心来推进司法系统改革,都不得不聚焦程序与议论。
2、营造法律思维新方式,给读者以启发。本书将法律视为一种社会结构,细致分析了法律与社会复杂性、偶在性和人的期望之间相互衍生的关系。对在利益分殊的当下如何通过对话寻求共识进行解答,为在风险社会中如何保持交流畅通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3、权威学者编著,深耕法社会学领域二十余载。作者季卫东为著名法学家、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即程序论,现又提倡“议论的法社会学”,研究思路一脉相承。在本书中,各位作者从法社会学的角度讨论法与社会的本质,讨论法律议论、社会议论在法治中的功能。开创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新流派,为法治中国的实践贡献智慧。
书评(媒体评论)
我认为法治的灵魂是公正的,包括实体和程序这两个
方面。程序是否公正,应该把推理、议论的自由度和充分
性作为重要标志。卫东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程序
论,现在又提倡“议论的法社会学”,研究思路是一脉相
承的。他和弟子们在这本论文集中表达的观点,其实也在
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诉讼法学的基本宗旨,值得关注和推敲

——陈光中(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中国法学会副
会长)
民法典的制定与施行,其立法目的之实践体现于法院
判决。判决是民法之沟通,包括对当事人、对各级法院、
对法学以及对社会的沟通。本书结合议论的思想及法社会
学的方法,创设了议论法社会学的崭新领域,具有重要的
意义。法院判决的案例研究也是深化议论法社会学的方法
,而议论法社会学在案例研究中的适用,反过来还有助于
提升法律人的思维能力,强化法之适用论证的客观性以及
司法的合理性,促进形成共识,维护法律安定及平等原则
,并引导中国法学方法论及法释义学的开展。本书的出版
将对中国法治社会的建设与繁荣做出长远重大的贡献。
——王泽鉴(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司法院”大法官

如何建立和完善法治一直是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面
对的重大挑战。法治作为制度和社会传统,不可能靠自上
而下的命令建立。《议论与法社会学》一书从法社会学(
法学和社会学的共同分支)的角度讨论法与社会的本质,
讨论法律议论、社会议论在法治中的功能。关心中国法治
建设的读者会从这本书中受益极大。
——许成钢(科斯研究所理事、伦敦经济学院客座教
授)
法律条文会有漏洞,其语言会有歧义,法官并不具有
超越性的权威。这些因素使得推理、解释和辩论在庭审中
变得十分关键。庭审的这一话语性面向不但能增进我们对
法律条文在不同具体情境中的含义的理解,在成文法中植
入判例法的因素,同时也为法律赢得更大的尊重和更广义
层面的正当性。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季卫东先生长期提倡“
议论的法社会学”的根本原因。
——赵鼎新(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美国芝
加哥大学社会学系终身教授)
法学研究一直存在着这样两种倾向,一种是把法律看
作整个社会系统的一部分,用社会运行的法则解释法律运
行的法则,如法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法学;另一种是从
法律自身理解法律,如分析法学,特别是凯尔森的规范法
学。卢曼的系统论法学别具一格,他的“自创生系统”“
自我指摘”颇有规范法学的味道,规范的来源只能是规范
,但是他的“自我指摘”,遇到法律没有规定或 “混沌”
的情况时,又不得不“他者指摘”,用法律之外的东西弥
补自创生系统的不足。我们处在一个多元性、复杂性的世
界,无论社会还是法律都不是按照一个模式构筑的,只有
通过沟通,才能达成共识。法律的任务就在于克服复杂性
和混沌。这就是议论法社会学的意义。
——朱景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4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