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根据离子型稀土原地浸矿工程背景,以赣南离子型稀土为研究对象,围绕离子型稀土渗流特性及土水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离子型稀土渗透特性国内外研究进展,离子型稀土一维渗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离子型稀土二维入渗规律及计算模型,离子型稀土持水特性及其作用机理,离子型稀土的分形特性及土-水特征曲线预测模型。 本书可供岩土工程、采矿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1 绪论 1.1 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离子型稀土渗流规律的研究现状 1.2.2 非饱和土入渗模型的研究现状 1.2.3 非饱和土土-水特征曲线的研究现状 2 离子型稀土一维水平和垂直渗流规律 2.1 一维水平渗流规律 2.1.1 一维水平渗流试验装置 2.1.2 试验材料 2.1.3 一维水平渗流规律 2.2 一维垂直渗流规律 2.2.1 一维垂直渗流试验装置 2.2.2 试验材料 2.2.3 一维垂直渗流规律 2.3 Green-Ampt模型改进与验证 2.3.1 模型改进 2.3.2 模型验证 本章小结 3 不同水头下离子型稀土入渗规律及计算模型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单井注液模拟试验装置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过程 3.2 二维入渗规律与分析 3.2.1 湿润体形状 3.2.2 湿润体体积和入渗时间、注液量的关系 3.2.3 湿润锋距离与入渗时间的关系 3.2.4 湿润锋运移速度与入渗时间的关系 3.3 计算模型 3.3.1 湿润体半径 3.3.2 湿润体体积 本章小结 4 不同粒径及级配的离子型稀土入渗规律及计算模型 4.1 理论关系 4.2 试验装置与试验方法 4.2.1 数字图像采集试验装置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方案 4.3 二维入渗规律与计算 4.3.1 数字图像处理 4.3.2 湿润体形状 4.3.3 湿润锋距离 4.3.4 湿润锋运移速率 4.3.5 平均入渗率 4.3.6 经验计算模型 本章小结 5 离子型稀土持水特性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土水特性试验装置 5.1.3 土水特性试验方案 5.2 土-水特征曲线模型及分析 5.2.1 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5.2.2 土-水特征曲线及特征参数分析 5.3 持水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作用机理 5.3.1 粒径对土体持水特征的影响 5.3.2 粒径对离子型稀土持水特性的微观作用机理 5.3.3 溶浸对土体持水特征的影响 5.3.4 溶浸对离子型稀土持水特性作用机理 本章小结 6 离子型稀土分形特性及土-水特征曲线预测 6.1 理论模型 6.1.1 多孔介质分形理论框架 6.1.2 粒径分布PSD模型 6.1.3 Van Cenuchten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6.1.4 基于PSF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粒度分析试验装置 6.2.2 试验材料 6.3 结果分析 6.3.1 PSD分形特性 6.3.2 土水特性 6.3.3 SWCC分形预测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