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幻影与枯境--宋代文人审美与诗画艺术研究/宋代佛教文学研究丛书 |
分类 | |
作者 | 董赟 |
出版社 | 巴蜀书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在诗画比较视野下,本书围绕“枯”的文人趣味,从影、幻出、合画、如画、荒寒、小景等维度,重新解读宋代诗歌与绘画中的重要问题及其思想文化背景。总的来说,宋诗以枯物与枯景书写构筑枯境,并与画科之花鸟与山水对应。由此明确的新美学风格和批评范式,可以解释宋人的文化性格、宋诗的老成平淡风格、文人画的流行与南方山水风格兴起等文化现象,期有助于宋代文学艺术与古典美学研究的深入。从对一幅画作的关注,到对宋代诗画艺术、文化语境的探索,无疑是一种由表及里的精神追索。打开艺术魔盒,“枯”何以从对苏轼绘画物象风格的特征描摹,变为一种宋代特出的欣赏趣味、人格精神、美学风格,并最终普适于传统文化,对此的探询正是本书的热情所在。全书分上、下两编,各四章,分别以“枯物与水墨花鸟”与“枯景与水墨山水”为主题,探讨宋诗中的自然与水墨形式绘画的关系。“枯物”、“枯景”之界定于各编导言中分别揭示。 作者简介 董赟,1990年生於重慶。2019年畢業於四川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師從周裕鐺教授,獲文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中山大學歷史學流動站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宋代詩學、藝術史。著有《黃庭堅晚期創作理論研究》,曾於《文藝理論研究》《中國美術研究》《江西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等項目。 目录 引 言 宋代文人審美的綜合研究 上 編 枯物與水墨花鳥的藝術世界 第一章 影:枯物的異面提取 第一節 獨特的審美語彙:“影” 一、影之氛圍美:水月的亦真亦幻 二、影之動態美:光影變奏的韻律 三、影之想象美:以“龍蛇之喻”為中心 四、影之典型美:作為賞枯方式的“疏影” 第二節 疏影的實現方式:“一枝” 一、與“千樹”相對的“一枝”式審美 二、“竹外一枝斜”的繪畫美 三、賞折枝及“一枝影” 第三節 室内賞影:瓶花與窗影 一、文人瓶花的清雅意趣 二、月窗花影的詩心畫意 第二章 影如畫與畫如影:枯物與水墨花鳥 第一節 從“如畫”到“如水墨畫” 一、“有影皆成晝” 二、“寫影真咸水墨圖” 第二節 “影如畫”的視覺比喻 一、枯物之影與花鳥晝科 二、“一枝”審美與折枝構圖 三、梅影横窗的水墨效果 第三節 影對水墨花鳥畫的影響 一、摹影:影封水墨畫的靈感激發 二、重重影:影與墨色深淺的呼應 三、幻影:影封思維方式的啟迪 第四節 “畫如影”的水墨畫題詠新範式 第三章 幻出“枯木竹石”:“寫影”花鳥晝的精神特徵 第一節 “枯木竹石”的自然元素與藝術世界 一、自然之关與欣賞之道 二、比德傳統與藝術超越 第二節 印象派的文人畫:枯木竹石 一、文人晝的典型题材 二、盛衰之道 第三節 賞枯與枯物表現的根本 一、赏“枯”的反花卉審美 二、“外枯而中膏”的文人趣味 三、枯境:精神性的“枯”世界 第四章 蘇軾個案與“合畫”角度 第一節 蘇軾的出場與在場 一、文同枯木及其他藝術傳統 二、蘇軾“枯木竹石”的形與意 三、蘇門的木石之繪與藝術之思 四、畫家蘇軾的接受與木石傳承 第二節 組合物象的象徵性與合畫的交際性 一、合晝物象對創作主體的象徵意義 二、“畫可以群”:合畫的交際性 下 編 枯景與水墨山水的藝術世界 第五章 “如畫”的枯景 第一節 “如畫”與“畫” 一、“如晝”的品鑒標準與詩歌表現 二、晝史中的水墨與丹青 第二節 丹青:“如畫”的書寫傳統 一、唐詩寫“江山如丹青” 二、宋人之丹青、著色與罨晝 第三節 水墨:宋人“如畫”的别樣體驗 一、枯景之賞:“天開水墨圖” 二、瀟湘、江南與水墨秋 第四節 水墨對丹青:宋詩中“如畫”的多樣性 一、“水墨一丹青”的新句式 二、風景品格與詩畫意義 第六章 如何“如畫”:枯景與水墨山水 第一節 從“如屏”到“如水墨屏” 一、宋時屏風與屏間水墨晝 二、天咸水墨屏: 自然“如水墨屏”的書寫 第二節 “以畫觀景”的筆墨法比附 一、濃墨與潑墨 二、淡墨、水墨、破墨 三、紙、筆法等晝學比喻 第三節 以真為畫:實景似名家之畫 一、李成清曠:寒林、驟雨 二、范寬雄奇:寒峰、丹楓 三、郭熙等其他名家 第七章 山水漸隱:枯景山水畫的文人特徵 第一節 “如畫”枯景的水墨表現 一、對枯境的表現“水墨勝丹青” 二、晝之雅俗不以丹青、水墨為别 第二節 枯景山水畫的留白手法與“非畫”追求 一、“溪山晝不如”的感受及詩學套語 二、作為構圖、趣味與意境的晝中空白 第三節 “荒寒”的詩境、畫境與藝境 一、荒寒山水的審美化與詩意呈現 二、兩宋枯景山水晝中的荒寒之境 三、宋代文人對荒寒晝境的多面形塑 四、荒寒藝境的內涵與影響 第八章 王維個案與“小景”角度 第一節 宋人接受視野中的王維水墨與文人畫 一、真晝師:宋詩中的王維形象 二、王維與水墨聯繫的關鍵:蘇、黄之論 三、宋人封王維晝史形象的動態塑造 四、《輞川圖》的符號化 第二節 小景:文人山水與南方風格的關鍵詞 一、四時風格與惠崇印象 二、小景:文人化的山水圖 三、小景與南方山水風格 餘 論 詩情畫意的“材料”:自然的人文化 参考書目 後 記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