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云岭大工匠--耿家盛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党政读物
作者
出版社 云南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讲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全国最美职工耿家盛同志的先进感人事迹,并以此来弘扬中国共产党崇高的创业精神、创新创造精神和劳模劳动精神。
目录
第一章 家风
从文盲到高工,工匠之家有传承
第二章 砥砺
车工成长路,磨砺"一把刀
第三章 考验
比赛见功夫,创新出效益
第四章 担当
独门绝技,带动拳头产品
第五章 抉择
赴珠海,展实力,抵诱惑,回昆重
第六章 坚守
35载陪伴,企业困难,初心不变
第七章 传承
带徒有传统,名匠工作室引领昆重未来
第八章 事迹宣讲
耿家盛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宣讲稿
第九章 媒体关注
国内媒体大力报道耿家盛事迹
后记
序言
2016年6月29日晚,耿家
盛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这位
来自昆明的车工在人民大会
堂,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与他
亲切握手!
当晚,耿家盛在朋友圈
表达了无比激动的心情:“6
月29日晚7点58分,这是一
个难忘的时刻,我参加‘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音
乐会’,我的座位是一楼中
七区12排8l号,这个位置是
过道的第三个座位,但是83
、85是预留给安全人员的,
我就成了第一人。就在7点
58分这一刻,我们的总书记
习近平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
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
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党
和国家领导人一行进人人民
大会堂大礼堂,来到我们身
边与我们亲切握手,同时也
见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
李建国同志,也和我亲切握
手,这一刻我的心情是怎样
的?激动、心跳加速、手心
冒汗,总之无法用言语表达
!节目结束后,在习近平总
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离开会
场的那一刻,我再一次握着
总书记的手与他告别,在这
么短的时间里,我两次与总
书记握手,这种感觉,这种
心情无法表达,无法形容,
只是感到眼睛有点湿润。”
耿家盛的2016年,注定
不平凡!
6月29日,耿家盛等云南
3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赴京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95周年音乐会《信念永恒
》。7月1日,他们参加了庆
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
会。
赴京之前,本书即将付
梓之际,耿家盛同志先进事
迹报告会也正在如火如荼地
进行中。所到之处,无不引
起强烈反响。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
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最美职工”……耿家盛
十多年来获得荣誉无数,“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使这位
普通技术工人达到了荣誉的
巅峰。
2016年,中国经济发展
迎来拐点,李克强总理多次
提出“要弘扬工匠精神”:
3月5日,在全国“两会”
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
报告中首次提出“培育精益
求精的工匠精神”。
3月29日,李克强对第二
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做出
重要批示强调,弘扬工匠精
神,勇攀质量高峰。让追求
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
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

5月23日,李克强考察东
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时说,
“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要
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工
艺创新。
工匠于耿家盛,是最贴
切不过的头衔。
“我们家有5个人是技术
工,我爸是车工,我妈是钳
工,我哥哥是车工,我弟弟
是钳工。”耿家盛受父亲影
响,当上技术工人,父子先
后成为原昆明重型机器厂,
现为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昆重)的技术
核心,先后评为全国劳模;
他的兄弟也不甘落后,弟弟
耿家华在耿家盛之后,获评
第二届昆明市名匠……那是
他们和昆重最好的时光,铸
就了当时的工业神话。
6月12日,第四届南博会
,耿家盛率领团队设计制作
的“零排放移动式生态环保
厕所”亮相,两台样机被迅
速预定。“这不仅是耿家盛
和他团队的成功,更是昆重
的一次新突破。”一位昆重
领导这样评价,这是耿家盛
带领团队在企业困难中转型
的拳头。
耿家盛默默拼搏30余载
,从未放弃,从未改变,他
还是那样质朴,那样平和,
他用汗水书写着一位工匠应
有的品质:坚定、踏实、精
益求精。当工匠精神站上国
家高度时,我们要再次为还
在这个时代辛勤作业的千万
个耿家盛鼓掌叫好!
家风、砥砺、考验、担
当、抉择、坚守、传承,七
个章节,讲述了从父亲耿鼎
的成就到耿家兄弟的成长,
诠释了这个工匠之家的全部
故事,浓缩了中国技术工人
群体的坚韧品质和奋斗精神

耿家盛的事迹也已被媒
体广为报道,人民网评价他
“诠释工匠精神”,新华社说
他“三十年如一日,就为磨
好一把刀”,央视“劳动者之
歌”专题将他奉为“云岭刀客
”,《光明日报》的标题是“
一名车工的大师风范”,《
工人日报》则将耿家人称为
“一座跨越两个世纪的技术
工人丰碑”……
本书取名“云岭大工匠—
—耿家盛”,正是基于这样
的初衷。
导语
耿家盛默默拼搏30余载,从未放弃,从未改变,他还是那样质朴,那样平和,他用汗水书写着一位工匠应有的品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本书从家风、砥砺、考验、担当、抉择、坚守、传承,七个章节,讲述了从父亲耿鼎的成就到耿家兄弟的成长,诠释了这个工匠之家的全部故事,浓缩了中国技术工人群体的坚韧品质和奋斗精神。
后记
编写出版本书,是深入
宣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
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
耿家盛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
组成部分。我们组织人员采
访、收集和整理耿家盛同志
工作和生活中的部分精彩故
事和事迹,记录、再现了耿
家盛同志的成长成才经历,
为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
部群众提供了生动翔实的学
习资料。
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
了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
公司、昆明报业传媒集团·
掌上春城、云南美术出版社
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
此,对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付
出辛勤劳动的领导和工作人
员深表谢忱!
本书编写时问紧,错漏
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批评指
正。
本书编写组
2017年1月
书评(媒体评论)
耿家盛同志干一行、爱
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
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劳动
创造、忘我的拼搏奉献,为
我省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
众树立了学习榜样。学习耿
家盛同志,要在全省大力弘
扬劳模精神和劳动精神,充
分发挥劳动模范等先进典型
的示范作用,充分调动工人
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积极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汇聚
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正能量,
奋力推动云南跨越发展。
——中共云南省委书记、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豪
耿家盛同志勤奋工作、
勇于创新,诠释了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实干兴邦的价
值理念,展现了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敬业奉献的工匠
精神。要用耿家盛同志这种
精神激励全省广大职工和劳
动群众辛勤劳动、创新创造
、奉献社会,为实现云南跨
越式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而奋斗。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省人民政府省长,阮成发
耿家盛同志成长成才故
事,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内
核,为广大劳动群众树立了
学习的榜样。要大力宣传耿
家盛同志先进事迹,激励和
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辛
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
劳动,为实现云南跨越式发
展而努力奋斗。
——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
,李秀领
就耿家盛同志先进事迹
,我去年专门到厂里和他的
工作室调研了解。事迹感人
,对弘扬创业精神、创新创
造精神、劳模精神很有意义
。宣传部及时做了规模宣传
,作为全省“云岭楷模”向他
学习。
——中共云南省委常委、
宣传部部长,赵金
耿家盛同志的事迹可总
结为“三高一多”:思想境界
高、劳动技能高、群众评价
高、社会贡献多。要深入挖
掘宣传耿家盛同志先进事迹
,树立新时期云南产业工人
形象,塑造一线职工典范,
鼓舞广大职工士气,为云南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凝聚力量。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
务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
张百如
精彩页
部队里扫盲,技校里学习。他是耿家第一代劳模,新中国第一代技术工人
1934年9月,耿家盛的父亲耿鼎出生于河南省上蔡县一个名叫“后翟庄”的农民家庭,据耿家盛的母亲祖振英介绍,耿鼎小时候很苦:“耿鼎他爸给地主干活赶马车,一次外出途中遇到强盗,吓得不行,回到家,夜里就死了,但耿鼎不知道老人已经去世,和已经去世的爹睡了一夜。”
如今,耿家盛的哥哥耿大鹏还常常回忆起老爷子在世的时候,时常提起那些百讲不厌的往事。
1948年8月,父亲耿鼎只有14岁,解放军有个团在后翟庄驻扎。
当时,父亲和姑姑相依为命,部队的团部就设在耿家,团长姓郭。“父亲很勤快,每天早上一起来就扫地。”郭团长看到这个14岁的小孩机灵、礼貌、勤快,认定是个好苗子,便多次动员耿鼎参军。
“当时我爸只问了一句:‘当兵有什么好处?’郭团长说:‘能吃饱饭。’我爸就同意了。”后来郭团长叫人发了一套军装给耿鼎,耿鼎就跟着部队南下了。
耿大鹏读初中时曾经见过父亲的这位老团长,他总是这样描述郭团长:“身高大概一米六五的样子,块头较大,每次到昆明出差开会,他都会来重机厂看父亲。”
对耿鼎来说,郭团长集恩人、师父、首长于一身,是自己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人。
参军后,尚未发蒙的耿鼎,参加了部队为期40天的扫盲班,步人了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的人生旅途。 1950年5月,耿鼎所在的部队进驻重庆,眼光敏锐的郭团长看到未来国家建设需要大量有文化、有技术的年轻人,便动员耿鼎去学文化、学技术。
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对于没有文化基础的耿鼎来说,更是不易。耿家盛记得父亲总是说:“到重庆后,郭团长动员我去学文化学手艺,他说:‘你去学门手艺,国家要搞建设,要靠你们年轻人。’”
那年耿鼎虚岁16岁,他进了一所名叫“214技校”的技工学校,也就是那一年,耿鼎在学校学习文化的同时,慢慢开始了对机械的接触。这段为期一年零八个月的学习经历,为耿鼎让人敬佩的一生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塑造了其影响后人的品质和价值观。
父母结缘,为三线建设两地分居
耿家盛说,是机器赋予了父亲第二次生命,包括父母亲也是因为机器而相识。也正是因为父亲母亲对于事业的坚守才有了后来幸福的六口之家。
2015年8月7日,时年82岁的耿鼎夫人祖振英老人讲述了他们的故事:“1951年,我参军到重庆,后来没上成前线,组织上叫我到重庆214技校学技术,当时家盛他爸是二野的,也就读于这个技校。”
祖振英回忆,1950年6月25日凌晨,朝鲜战争爆发。
10月19日,中国派遣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抗美援朝”战争打得很激烈,一批昆明知识青年应召入伍,其中一些被派遣到重庆集训,准备奔赴前线。
1951年参军,时年18岁的昆明姑娘祖振英就在其中。
每次听母亲说起认识父亲的过程,耿家盛总是被深深触动,青春岁月仿佛就在身边。祖振英缓缓地说:“有次发选民登记证,他发一张,我也有一张,互相看了选民证上对方的姓名,记住了。这之前,他和我都喜欢打篮球,混熟了,但并不知道彼此叫什么名字。”后来两人相互喜欢,就好上了。
毕业后,耿鼎和祖振英都被分配到重庆建设机床厂工作。
1956年,耿鼎与祖振英结婚。1958年,中央提出支援三线建设,祖振英调回昆明。回到昆明的祖振英分到了北郊的茨坝,那年“云南重型机器厂”刚刚成立,祖振英就在云南重型机器厂,也就是现在的昆明重型机器厂工作。P2-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9:3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