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以书为伴,是酷爱读书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读书佳话。著名党史专家陈晋针对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从熟读“诸子百家”、史书手不释卷、爱读诗词文赋、巧读古典小说等方面,生动讲述毛泽东一生中富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重点展现了中华优秀典籍对毛泽东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如何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全书事例生动典型,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领略伟人科学的读书方法,感受伟人开阔的胸襟、远大格局的经典读本。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读书有法(毛泽东的读书故事) |
分类 | |
作者 | 陈晋 |
出版社 | 广西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以书为伴,是酷爱读书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读书佳话。著名党史专家陈晋针对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从熟读“诸子百家”、史书手不释卷、爱读诗词文赋、巧读古典小说等方面,生动讲述毛泽东一生中富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重点展现了中华优秀典籍对毛泽东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如何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全书事例生动典型,是广大青少年读者领略伟人科学的读书方法,感受伟人开阔的胸襟、远大格局的经典读本。 作者简介 陈晋,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兼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习教授。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长期从事中共党史文献和当代理论研究、电视文献片撰稿。主要论著有:《毛泽东时代的中国》(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毛泽东阅读史》《大时代的脉络和记忆一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世纪小平》《阅读新时代》《陈晋自选集》等10余部。担纲《毛泽东》《邓小平》《周思来》《新中国》《大国崛起》《筑梦路上》等10余部大型电视文献片的总撰稿。著述和影视作品多次获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电视金鹰奖、电影华表奖等。 目录 熟读“诸子百家” 毛泽东小时候读什么书 从《论语》看怎么学,怎么教 《大学》告诉我们“学有本末,事有终始” 教人不走极端的《中庸》 永久奋斗:要有孟子说的浩然之气 老子说的“祸福相生”,是辩证法 我们也会变成庄子想象的“鲲鹏” 愚公为什么能够移山 他的话激发我研究《孙子兵法》 《盛世危言》激起恢复学业的愿望 崇拜梁启超 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我就是爱读鲁迅的书 每读一遍《共产党宣言》,都有新的启发 自然科学是真学问 史书手不释卷 要学好二十四史 读历史的人不一定是守旧的人 张仪故事:没有压力不会进步 老粗出身的刘邦,是个人物 为什么不能学楚霸王 要认清自己,更好成长 不能给曹操贴上“奸雄”的标签 袁绍优柔寡断 郭嘉多谋善断,很值得学习 吕蒙读书: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才德远超他人的马周 徐有功公正执法,愿以身殉志 《资治通鉴》为什么写得好 我很想学徐霞客 要结合地图来读书看报 从《智囊》看出要善于教人改过 《东周列国志》有不少国内和国际斗争的故事 爱读诗词文赋 《诗经》是老百姓的“发愤”之作 屈原如果继续做官,写不出《离骚》 曹操的诗体现英雄本色 从两篇赋读出晚年心境 谢灵运:从山水诗人到造反诗人 好文宜读 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 从边塞诗读出人的意志 “诗仙”脱俗,但也想当官 消愁破闷,把人带进神奇世界 “诗圣”如何谈政治 钻研韩愈文集,学会写古文 刘禹锡自信达观的气概 江州司马有平等心情 “诗鬼”的幻想 杜牧咏史:教人做事要干到底 倒霉的罗隐值得同情 击节沉吟辛弃疾 陆游:国事家事两端情 《西厢记》里两个见义勇为的年轻人 奇联共欣赏 巧读古典小说 爱看《水浒传》这样的造反旧小说 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没有法子,才上梁山 梁山好汉的策略和胆识 三打祝家庄:解决矛盾的经典案例 没有知识分子,就不能胜利 从《三国演义》看战争 共青团员为什么不能挂帅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的个性和信仰 神话世界其实也反映着现实 反官僚主义的英雄孙悟空 行善即除恶,除恶即行善 搞不清本质,就无法降妖 从《聊斋志异》读出不怕鬼的精神 姜子牙法宝的启示 《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 《红楼梦》可当历史来读 贾府是怎样衰败的 不要把我们的青年培养成林黛玉 出版后记 序言 把书本读活,是很多人 所谓读“活”,就是把书 从掌握知识到实践创造 毛泽东拥有这样一种大 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调 人们的知识和本领,来 书本知识来自调查研究 毛泽东酷爱读书,同时 读书要到“底”,经典的 …… 三批判保守主义的;贾 以上读书之法,彰显了 毛泽东的读书理念和把 导语 本书是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获奖图书《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的青少版,由著名党史专家陈晋根据青少年读者的阅读特点倾力打造。 全书重点讲述了毛泽东阅读《诗经》《西游记》等典籍以及《观沧海》等诗词文赋的心得体会、对书中知识智慧的运用,充分彰显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对伟人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积极影响。 后记 出版后记 这本书是为青少年朋友 一生以书为伴,博览群 2017年,《毛泽东读书 本书说的“诸子百家”, 编者 2021年8月 精彩页 明代作家吴承恩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基本上反映的是远离现实生活的虚幻世界。如果仅凭直觉体验,则很难从中读出现实内容。鲁迅在1924年的《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就谈过这样的阅读体验:“因为《西游记》上所讲的都是妖怪,我们看了,但觉好玩,所谓忘怀得失,独存鉴赏了。” 五四以前,关于《西游记》的宗旨,虽议论纷纷,但大体也不过是“劝学”“谈禅”“讲道”之类,由于作者笔调幽默、滑稽,因此对这些宗旨,读者也是“无所容心”的。在五四以后的新文学运动中,对《西游记》的主题作了较多阐释的是胡适。他经过大量考证,确认这部书“起于民间的传说和神话,并无‘微言大义’可说……至多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鲁迅也认为,这部神魔小说“实不过出于作者之游戏”。 毛泽东读《西游记》,却常常看出它的别样价值。 这部小说,在艺术形象的塑造上,把神性、人性和动物特征结合起来,是很成功的。孙悟空、猪八戒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典型。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在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克服重重困难方面,各有不同的方法,各有不同的心理活动,也各有不同的贡献。他们的个性,也由此展现出来。同时,不同个性的差异,导致这个团体有很多矛盾,他们经常发生争吵,但最终还是同心同德地向西迈进。 毛泽东读《西游记》,很注意这方面的描写。核心的一点,就是他认为这个团体既有共同遵守的“党性”,又有各不相同的“个性”,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始终朝着一个目标前进不止。 1938年4月,在延安抗大第三期学员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中,毛泽东要求学员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接着,他笑谈《西游记》的人物,用比喻强调这三句话的重要性:唐僧这个人,一心一意去西天取经,遭到九九八十一难,百折不回,他的方向是坚定不移的。但他也有缺点,麻痹,警惕性不高,敌人换个花样就不认识了。猪八戒有许多缺点,但有一个优点,就是能吃苦,臭柿胡同就是他拱开的。孙猴子很灵活、很机动,但他最大的缺点是方向不坚定,三心二意……毛泽东还特地提到了那匹白马,他说:“你们别小看了那匹小白龙马,它不图名,不为利,埋头苦干,把唐僧一直驮到西天,把经取了回来,这是一种朴素、踏实的作风,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据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曾多次与不同的人谈到,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他们一起到西天取经,虽然中途闹了点不团结,但是经过相互帮助,团结起来,终于克服艰难险阻,战胜了妖魔鬼怪,到达了西天,取来了经,成了佛。读《西游记》,就是要看到他们有个坚定的信仰。 P238-23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