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围绕“综合育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力求回答三个问题:其一,什么样的育人模式才有可能实现全面育人?本书将阐述其关键在于实现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的沟通、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沟通、学科学习与生活实际的沟通,基于此构建出全面培养的育人模式,并寻找到服务学习作为实现全面育人的抓手;其二,什么样的服务学习才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全面育人?根据服务学习的本质内涵以及实现机制,建构起突显成师附小万科分校特色的全面育人校本服务学习模式;其三,什么样的服务学习课程与教学才能够实现学校的全面育人?本书将从高质量的服务学习课程开发、高质量的服务学习课程实施以及高质量的服务学习资源建设三个方面着力说明。本书通过对三个问题的回应,呈现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万科分校十余年来的实践探索成果,并结合大量丰富的案例进行阐述。 目录 上篇 理性思考 第一章 大综合育人模式 一、大综合育人模式的提出背景 (一)整全育人是核心素养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方向 (二)一线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整而不合的问题 (三)大综合育人模式是实现整全育人的重要途径 二、大综合育人模式的基本认识 (一)大综合育人模式的本质内涵 (二)大综合育人模式的基本特征 (三)大综合育人模式的基本类型 三、大综合育人模式的实践框架 (一)一个价值追求:人的全面发展 (二)两个前端分析:学情深度分析与教材深度理解 (三)四个核心过程:从独立尝试到实践创生 (四)两个操作模式:话题驱动式学习与主题探究式学习 (五)两大支持体系:工具支持与资源保障 四、大综合育人模式的评价 (一)转变评价理念 (二)规范评价项目 第二章 高阶思维的实践导向 一、高阶思维的兴起:前端性的认识 (一)培养高阶思维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然之义 (二)高阶思维集中体现了信息时代对人才素养提出的新要求 (三)课堂教学在培育学生思维中的现实困境 二、高阶思维的本质内涵 (一)高阶思维的内涵 (二)高阶思维的特征 (三)高阶思维的类型 三、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备课端:凸显高阶思维的教学设计 (二)聚焦高阶思维的课堂深度对话策略 (三)聚焦高阶思维的作业设计 四、聚焦高阶思维的表现性评价准则 (一)聚焦高阶思维的表现性规则 (二)观察评价反馈策略 中篇 实践探索 第三章 跨:促进儿童高阶思维的大综合课程实践探索之一 一、学科内的综合实践课程 二、学科间的综合实践课程 三、跨学科的综合实践课程 第四章 深:促进儿童高阶思维的大综合课程实践探索之二 一、深度融合的课程 (一)创意思维课程 (二)STEAM课程 (三)班本德育课程 二、深度对话的教学 (一)探索高阶思维的发展路径——深度学习 (二)突破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深度对话 第五章 大:促进儿童高阶思维的大综合课程实践探索之三 一、以“大主题”统合 (一)大主题——共享社区,分享生活 (二)大主题——神奇的科技力量 (三)大主题——童心向党迎百年,红色基因代代传 二、以“大概念”统领 (一)【案例1】制作学校立体模型 (二)【案例2】一周午餐菜谱设计 (三)【案例3】创编连环画 (四)【案例4】回家最后“一百米” 下篇 师生风采 一、教师发展 (一)教学展示 (二)教师成果 二、学生发展 (一)学生活动 (二)学生获奖 三、学校发展 (一)学校获奖 (二)学校辐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