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楚辞”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屈原是中国古代浪漫文学之父,其著名的诗篇《离骚》不但是《楚辞》的代表作,而且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篇宏伟壮丽的抒情长诗。《离骚》开辟了中国诗歌的浪漫主义先河,其风格表现在斑斓的色彩、丰富的想象、奇幻的意境和绚丽的文采上。而西汉的刘向以屈原的作品为主,辑入宋玉、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的作品,合为《楚辞》。
《楚辞》的语言形式打破了四言体的格局,吸收了楚歌的形式,创造了句法不一而参差灵活、结构富于变化的诗体,为以后五言诗、七言诗、辞赋的出现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