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图解科学侦查(微物证据会说话)/有趣得让人睡不着的通识课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介绍现在犯罪调查的主流手段,包括指纹识别、DNA鉴定、人脸识别技术,再到鉴定伪造文书,以及交通事故和最近频频爆发的网络犯罪、药物犯罪等的科学侦查方法。任何人都有可能遭遇犯罪,对此,编者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极其细微的东西也可以成为决定性的证据! 作者简介 安可,90后,日语专业毕业,喜爱翻译。译有《佐藤大:没有废弃方案》《爱的阳台》《丰田1页A3纸的整理与沟通技巧》《工作断舍离》《年龄断舍离》《心灵断舍离》《一个人也能好起来》,少儿绘本《光屁股弟弟》系列、《咕呱咕呱小青蛙》系列、《0-4岁幼儿猜猜翻翻书》系列、《我是鸡蛋哥哥》等。 目录 自序 科学证据从不说谎 序章 尸体诉说的案件全貌 尸体会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首先要分辨是自杀还是他杀 为什么能推断出死亡时间? 根据体温下降、尸斑、尸僵等的程度进行判断 如何根据尸骨特征确认死者身份? 通过颅骨和骨盆可判定死者性别 通过颅骨还原死者生前的容貌 以计算机为辅助的颅像重合技术 分门别类的科学侦查机构 鉴识科、科学搜查研究所、科学警察研究所 专栏 科学侦查都需要做什么? 第1章 识别个人的指纹识别 指纹识别发展为科学侦查王道之历程 发现契机——日本古代的指印和按血印 日本人的指纹种类 基本形状共四类,涡状纹最多 指纹——脊线形成的纹路 指尖分泌的水分和皮脂附着形成的产物 比对指纹的特征点,锁定犯人 12个特征点一致即为同一指纹 检验肉眼看不到的指纹的方法① 用粉末让脊线“原形毕露”的粉末法 检验肉眼看不到的指纹的方法② 液体法、喷雾法在内的40多种方法 瞬间比对有前科的犯人指纹 自动指纹识别系统(AFIS) 专栏 是否可以将指纹从指尖抹掉? 第2章 微观世界的名侦探—DNA鉴定 被誉为“生命设计图”的DNA DNA为什么能精确地识别个人? 5300年前的DNA揭秘人类发展历程 跨越时间的DNA鉴定 什么是DNA鉴定? 检测不含遗传信息的碱基序列 DNA鉴定如何操作? 即便是微量的DNA也能用PCR法鉴定出来 辅助性DNA检测法 线粒体DNA检测法与Y-STR检验法 不断进步的DNA鉴定 活用SNP,微量、劣化的样品也能鉴定 穿越时空、揭露案件真相的DNA 有感于日本足利事件的DNA陷阱 专栏 拥有两种不同基因的“嵌合体” 第3章 追查看不见的犯人——图像识别 街道警察——监控摄像头 在遏制犯罪和调查行踪时威力十足 监控摄像头拍不清晰的图像的处理方法 图像的平滑化与尖锐化 提取人脸特征点,与监控图像进行比对 将嫌疑人的面部照片3D化 骨骼能改变吗? 利用骨骼3D模型、反向投影算法进行嫌疑人比对 技术日新月异的人脸识别与人脸验证 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出入境通道门 用影像系统识别逃逸车辆 利用车辆的3D模型锁定车型 专栏 融合新技术的监控摄像头 第4章 从细微的遗留物中鉴定出揭秘案件的成分 科学侦查专用ALS——照亮肉眼看不到的遗留物 将指纹、血液、足迹在内的一切痕迹变得肉眼可见 通过血痕可以推测出犯罪真相 鲁米诺反应及血痕形状调查 通过体液来锁定犯人 检查血痕、精液、唾液、尿液等痕迹 一根毛发也能完成个人识别 通过毛发的形状、粗细、颜色缩小嫌疑人范围 通过纤维分析得出高准确度的犯人画像 用显微镜鉴定纤维种类 足迹鉴定已进化为最新的科学侦查方法 从行动到性别、职业,对犯人进行全面推测 通过泥土和植物追踪犯人 极其多样化的泥土分布也能派上用场 专栏 不挖掘地面就能发现尸体的方法 第5章 鉴别潜伏于文字或声音中的犯人 文书鉴定需要比较哪些地方 运笔特征、笔画形态、笔画结构是很重要的因素 用计算机鉴定笔迹 将1个文字的150多个特征点数据化 篡改、伪造文书的鉴定 用最新的机器识破篡改、伪造文书 人的发声原理与分析方法 气息通过声道变为声音 分析声纹,识别个人 声纹分析装置——声音摄谱仪 分析声音传递出的犯人画像 从犯人的电话中识别背景音 专栏 “吉展酱绑架杀人事件” 第6章 突发火灾及交通事故的鉴定 对经验和学识要求较高的交通事故鉴定 科学鉴定事故原因和车辆行驶状况 揭秘交通事故的关键—事故模拟复原 通过画像分析和高精度绘图让事故真相浮现 追捕肇事逃逸的犯人! 分析路上的轮胎痕、漆膜片等痕迹 火灾鉴定查明火灾原因 勘查起火位置,查明是纵火还是失火 专栏 将行车记录仪应用于案件侦查 第7章 高发性威胁——滥用药物及毒物的鉴定 日益增长的网络犯罪 网络犯罪横行 蔓延至年轻群体的药物滥用现象 兴奋剂、大麻、麻醉剂等强依赖性药物 通过尿液或毛发检验药物 用预检和确证检验鉴定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情况 各式各样毒物泛滥的社会 通过毒物种类追踪入手渠道 生化武器的威胁 沙林毒气、VX、炭疽杆菌攻击事件 通过枪弹痕迹鉴别枪支 凭借射击残渣和膛线痕迹锁定犯人 追击世界各地的爆炸恐怖袭击分子 从爆炸残渣的痕迹中推测犯人画像 专栏 日新月异的警察侦查系统 第8章 今后的科学侦查 不断进步的基因解读 用DNA还原犯人的容貌 采集及识别指纹的新武器 Livescan、3D指纹认证系统 用Cyber-Sign识破插图及记号伪造 分析笔在空中的移动轨迹和速度 侦查的新潮流—Comstat、太赫兹波 导入AI的安保系统 探索被检测人员的生理反应—多种波动描记器检测 检查呼吸、血压、皮肤电反应 序言 自序 科学证据从不说谎 在进行科学侦查以追查 案件真相时,所运用的最前 沿的科学叫作“司法鉴定学” 。 “司法鉴定学(forensic science)是指将自然科学 的理论与技术运用于犯罪调 查,并协助法官在法庭上裁 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有罪的一 门学问。”日本对于司法鉴 定学的这一定义源于日本原 科学警察研究所副所长濑田 季茂先生。 在司法鉴定领域,欧美 国家发展较早,很早之前便 采用了法医学、司法鉴定学 等科学技术,成功抓捕了许 多罪犯。日本在案件侦破方 面也在不断进步,逐步从以 往偏向罪犯自行招认向追求 科学取证过渡,经过“二战” 后许多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 ,终于取得了与欧美国家不 相上下的成果。 现在,司法鉴定不仅运 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而且 还用在了很多民事案件的裁 决上,如今,审判裁决也因 司法鉴定的发展取得了大量 成果。 而大大推动上述发展进 程的正是计算机的出现。计 算机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庞大 的程序库,其中储存了很多 鉴定案例以及大量数据,当 我们遇到某种现象时,便可 以瞬间从程序库中找到与其 对应的案例与数据。 此外,DNA(Deoxyribo 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 酸)鉴定技术让我们惊讶于 其本领之高超,DNA鉴定已 经超越了指纹识别,跃居为 个体识别工具的王者。DNA 鉴定可以从约47 000亿人当 中识别出具体的某个人,且 最新的试剂足以使其精度值 在京或垓级别之上。不过, 尽管指纹识别的王者之位被 DNA鉴定抢占,但在最新的 图像识别技术的帮助下,我 们以前无法解读的指纹的特 征点也已经变得能够解析。 DNA鉴定和指纹识别在 解决过去的悬案上能发挥巨 大的作用,警察可以在追诉 时效内对凶犯进行拘捕,进 而侦破案件。并且,警方也 可以以更加科学、迅速、精 准的方法,应对今后各种各 样的犯罪案件。科学证据不 会说谎! 本书主要介绍现在犯罪 调查的主流手段,包括指纹 识别、DNA鉴定、人脸识别 技术,再到鉴定伪造文书, 以及交通事故和最近频频发 生的网络犯罪、药物犯罪等 的科学侦查方法。任何人都 有可能遭遇犯罪,对此,我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认识 到,极其细微的东西也可以 成为决定性的证据! 另外,最近也出现了一 些以司法鉴定和法医学等为 题材的电视剧,这些作品不 仅会一如既往地演绎生动有 趣的故事,还会在故事中加 入科学这味调味料,将电视 剧打造得更加富有意义和深 度。我想,即使把这本书当 作《科学探案》[1]的解说 版,应该也能获得前所未有 的乐趣吧。 山崎昭 导语 分章分主题地介绍当前的主流侦查手法,颅骨、指纹、体液、DNA乃至土壤、植物,都有可能解开谜团、诉说真相! 搭配真实案例,带来观看刑侦剧一般的阅读体验。 作者为日本法科学鉴定研究所董事长、法科学技术学会会员,还担任《非自然死亡》《神探伽利略》《相棒》《绝对零度》等日本高人气电视剧的科学侦查指导及监修。主要著作有《让案件的真凶浮出水面!科学调查》《犯人不了解的科学调查最前线!》等 作者用通俗好玩文字,充满趣味、拟人化的图解漫画,介绍科学侦查知识,中学生阅读无障碍。 精彩页 科学侦查的手法根据犯罪形式而定。犯罪形式多种多样,如杀人、毁尸、抛尸、伤害、强奸、盗窃、抢劫、绑架、诱拐等。 遇到横死者的尸体,当务之急是辨别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或者是否死于疾病等。众所周知,DNA鉴定的精确度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甚至被盛赞为“超越人类智慧的神灵之眼”,但仅凭DNA鉴定并不能完全了解整个案件。如果错误地判断了死者的死因,不仅会导致案件本身无法破获,倘若死者死于他杀而被误判,还有可能会出现下一个受害者,酿成更大的悲剧。我们经常在电视或其他媒体上听到“验尸”和“检视”这两个词。在日本,所谓的“验尸”,是指由专门的医生基于法医学知识对尸体进行检查的行为。如果是在医生的陪同下,由司法警察等代为检查的行为,则被称作“检视”。通过检视,人们能推断出死者的死因、死亡时间,验尸后出具的尸体检验鉴定书或检视后出具的尸体调查笔录将成为判定死者是自杀还是他杀的材料之一。 如果案件存在他杀的可能性,还会进行法医解剖中的司法解剖…。但在日本,大多数横死者的尸体都不会被解剖。 日本警察厅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实际横死的人之中,最终经过法医解剖的仅占11.2%(2012年公布数据),日本也因此被称作“伪装杀人的天国”。值得一提的是,世界上横死者尸体解剖率最高的国家是瑞典,解剖率高达89.1%。司法鉴定学是科学侦查的最新技术,法医学涵盖了检验横死者尸体的司法解剖等知识。作为揭开犯罪真相的两大手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调查杀人案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确定死亡时间。推断出死亡时间,就可以了解案件发生的时间。而且,推断出死亡时间以后,便能有针对性地收集目击信息,确认犯罪嫌疑人有无不在场证明。那么,该如何推断死亡时间呢? 人死之后,身体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叫作“尸体现象”,通过验尸或检视对尸体现象加以调查,就能反推出死者的死亡时间。 推断死亡时间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就是体温下降。人在死亡后,体温大约每小时下降1℃,10小时后则每小时下降o.5℃左右。体温下降也会受死者的年龄和体格、外部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法医学上要求测量两次以上直肠体温。 此外,眼角膜最容易变得干燥,死亡后,死者眼角膜会由通透的状态逐渐变为混浊不透明的状态,所以,通过角膜混浊程度也能推断出死者的死亡时间。角膜混浊现象大约出现于死者死亡6小时后,l~2天后,角膜混浊现象将变得非常严重。 人死后,血液循环停止,血液坠积于身体的低下部位,导致皮肤出现暗紫红色斑痕,即尸斑。尸斑在人死后30分钟左右就开始显现,2~3小时便会很明显,12~15小时会达到高峰。而肌肉收缩导致的尸僵大约始于死亡2小时后,通常下颚、项部(颈的后部)、躯干、上肢、下肢的各个关节会依次出现该现象,12~15小时达到高峰,大约在两天后有所缓解。 随着时间的流逝,尸体会出现溶解和腐败现象,在地面上大约1年、埋于土中大约3~4年后就会白骨化。通过调查死者的骨骼组织构造,也可以推断出死亡年数。P7-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