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辑共包括七篇论文,两篇书评。在论文部分,中山大学范若兰论述了“三八”国际妇女节对新马华人妇女运动的推动作用,成为抗日救亡运动期间新马华人妇女进行妇女解放宣传、建立妇女团体、筹赈救亡、政治动员的最佳契机。来自马来亚威尔斯国际大学的李健友以马来西亚华人制造业为个案,通过回顾商业历史,验证了华人家族企业必须实行机构改革和创新,从而让隐性知识具体化并永续发展。加拿大约克大学石晓宁通过对20世纪30—40年代北美洪门致公堂领袖司徒美堂生平和活动的考究,对北美华侨史、中国政党史研究做了有益的补充。暨南大学李爱慧分析了1965年以来美国华人经济的转型过程,提出了美国华人经济传统经济和知识经济“双轨并行”的发展特征。厦门大学刘悦对当前海外华人研究领域采用的“留学生移民”“海外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等概念作了探讨,认为随着人口迁移和人员流动的加剧,国际移民研究中一些传统的移民概念面临着迫切拓展的必要。法国学者纪野、王思萌基于对中国学者在法国受教育经验的定性研究,探讨了随着社会科学国际化而产生的认识论问题。文莱大学云昌耀论述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印尼华人特性的重塑,指出目前华人特性被印尼华裔视为一种经济资产,有利于其与中国进行商贸往来。
在书评部分,暨南大学杨真真和厦门大学叶丽萍分别对两部英文著作《留守妻子:从福建到东南亚的家庭移民(1930—1950年)》和《亲爱的中国:1820一1980年的侨批研究》做了评析,阐述了两部著作分别对于移民研究、性别研究和侨批研究的重要价值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