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以现代刑事诉讼模式为研究对象的著作。本书以新时代背景中的刑事诉讼模式的“对话和冲突”为基本线索,阐述了中国、欧洲等代表性学者视角下刑事诉讼模式的基础理论、转型、制度与技术、两大刑事诉讼模式之争与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进而为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提供新思路。本书分为“刑事诉讼模式的基础理论”“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之争”“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刑事诉讼模式的制度与技术”“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五个部分。总结了刑事诉讼模式在不同国家尽管有“冲突”但并无优劣之分,并且可以“友好对话”的结论。 作者简介 施鹏鹏,1980年生,福建晋江人,中、法法学双博士,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帅,最高人民法院访修学者。学术专长为司法制度、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和比较法。2004年起在海内外出版专著4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和译文一百余篇,主持及主研近十个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目录 序 学术传承的点滴记忆 第一编 刑事诉讼模式的基础理论 刑事诉讼模式的原理 三种法律模式:世界法律制度的类型与变革 第二编 职权主义与当事人主义之争 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范畴的长期影响 反职权主义 为职权主义辩护 ——论中国刑事诉讼改革的基本导向 法律移植与接种效应:美国刑事诉讼程序如何影响欧洲大陆 欧陆语境下的美国刑事诉讼程序 证据学研究的普通法传统 ——从大陆法的视角观察 无罪推定还是宽赦推定 ——权衡两种西方司法模式 美国“例外论”与比较程序 第三编 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 拉丁美洲的刑事诉讼程序改革:源自边缘国家法律思想的传播 审判中心主义的源与流 ——以日本刑事诉讼为背景的制度谱系考 日本刑事诉讼中的“精密司法”现象及检讨 ——兼谈中国刑事诉讼改革的方向性误区 意大利现代刑事诉讼的形成 第四编 刑事诉讼模式的制度与技带 欧洲近代刑事证据制度的形成:一个编年史的论纲 美国证据法的百年改革史:塞耶的胜利 比较法中的“米兰达规则” 第五编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 庭审实质化报告: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主要以“三项规程”为中心 探索庭审证明实质化是诉讼制度改革重中之重 庭审实质化改革的核心争议及后续完善 ——主要以“三项规程”及其适用报告为分析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