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是基于历史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视域,对四川师范大学实施“国培计划”与“省培计划”历史学科教师培训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和总结。全书分为培训理念与实践探索、培训专题与讲座荟萃、培训获奖与成果分享以及二〇二〇年教育部“国培计划”十周年典型案例征集入选案例四个模块。其中,培训理念与实践探索模块,探讨了作为历史教师培训者的角色定位、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论述了历史教师培训的培训需求调研、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培训案例资源的采集与利用、培训课堂观察的听评课策略、培训模式与方法创新、培训效果的考核与评价、“同课异构”培训模式实践探索等,旨在提升历史教师培训者的培训方案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活动设计能力。培训专题与讲座荟萃模块,是根据部分培训专家讲座内容整理成文,主要涉及历史教师教育研究若干专题,如中学历史教育研究前沿、中学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中学历史统编教材分析与教学实施、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中学历史教学评价、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研发、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等,这些专题内容既是历史教师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历史学专业(师范类)建设和师范类专业认证之“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标准部分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培训获奖与成果分享模块,主要用表格的方式罗列了四川师范大学实施“国培计划”与“省培计划”十余年间的培训项目、获奖成果、荣誉称号、部分培训专家的讲座主题,旨在全面反映历史教师培训所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过程,其中列举的175位培训专家的讲座主题,可作为历史学科教师培训讲座的参考题目。二〇二〇年教育部“国培计划”十周年典型案例征集入选案例模块,收入《历史学科培训构建“七环节三结合”同课异构模式的探索》,是理论思想的具体实践。 作者简介 陈辉,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优秀教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主要从事历史教育学、专门史(历史教育史)、历史教师培训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兼任的学术职务主要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全国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暨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四川师范大学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等。曾应邀赴全国各地举办有关基础历史教育改革的专题讲座达300余场。 目录 培训理念与实践探索 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 作为培训者的高校历史教师的基本素养及其专业发展 作为培训者的中学历史教研员的角色定位 基于胜任特征的历史教师培训开发与设计 历史教师培训课程方案设计与案例分析 历史教师培训模式与方法创新 历史教师培训效果的考核与评价 历史教师培训案例资源的采集与利用 “同课异构”在历史教师培训工作中的实践尝试 基于培训者的历史课堂观察的听评课策略 借历史新课改培训东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培训专题与讲座荟萃 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的研究历程及其主要课题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继承与发展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和实践 开发与利用中学历史课程资源的实践 统编历史教材观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时代下我国中学历史教育改革发展趋势 新中考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师的对策 培训获奖与成果分享 表1 四川师范大学2009—2020年历史教师培训获奖情况与培训成果统计表 表2 四川师范大学2008—2020年承担的国家级和省(市)级历史教师培训项目表 表3 四川师范大学2008—2020年历史教师培训专题讲座统计表 二〇二〇年教育部“国培计划”十周年典型案例征集入选案例 历史学科培训构建“七环节三结合”同课异构模式的探索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