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间歌曲来源于吴歌。据顾颉刚先生考证,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吴吟”的记载,南朝《乐府诗集》中收集的“无名氏”所作《吴声歌曲》已达三百四十余首。到明清年间,苏州民间歌曲以其丰富的语言,优美的曲调,典雅的风格,鲜明的特色,被各种戏曲、说唱艺术广泛地吸收和运用。如南方的昆曲、评弹、苏剧等,都把它当作加工、提高、发展唱腔的音乐材料和重要来源。
千姿百态的苏州小调、民歌、山歌、号子、儿歌、丝竹音乐、吹打乐、叫卖音乐等,组成了苏州民间歌曲的基础,广泛扎根在生活的沃土中,世代相传,生动地反映了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当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受到历史和时代的局限,它还常被蒙上一层封建的,甚至是庸俗、黄色的灰尘,这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在编辑工作中,既不能用现在衡量艺术的尺度去要求它,也不能夸大它的历史作用,而是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全面了解它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给予实事求是的系统的评价,并有选择地加以整理和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