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城市为当代中国的主要生产、生活空间,由机关、企业、学校等众多的团体构成。本辑主要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进行当代中国城市习惯法的事实描述,在理论分析方面较为薄弱,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对当代中国城市习惯法的发展、变化,需要更深入的观察和探讨。 作者简介 高其才,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浙江省慈溪市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独著有《中国习惯法论》(湖南出版社,1995年;修订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瑶族习惯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多元司法——中国社会的纠纷解决方式及其变革》(法律出版社,2009年)、《国家政权对瑶族的法律治理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桂瑶头人盘振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 合著有《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瑶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司法公正观念源流》(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基层司法——社会转型时期的三十二个先进人民法庭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乡土司法——社会变迁中的杨村人民法庭实证分析》(法律出版社,2009年)、《政治司法——1949—1961年的华县人民法院》(法律出版社,2009年)、《当代中国法律对习惯的认可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年)、《洞庭乡人何培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等。 编著教材有独著《法理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法社会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司法制度与法律职业道德(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目录 总序 导言 事实描述 一份企业制订的用户行为规范 民营企业的内部反腐制度 团伙关系、公司规定和国家法律:公司秩序的差序结构 ——以合量公司一起劳动纠纷的解决为对象 制度分析 城市中的理论宣讲方案及其实施 ——以江南区理论宣讲工作为考察对象 城市社区消防自治规约的形成及运行 ——以武汉市汉水区河湾街道为例 论法治框架下的高等学校学生处分制度 互联网行业加班习惯规范初探 现代公司的员工行为规范:制度安排与实践运作 ——以海尔集团为对象 大型企业纠纷解决的管理制度 ——以震宇公司一起管道建设纠纷为对象 商业银行的零售授信风险管理制度初探 ——基于某商业银行某分行的调查 学理探讨 城市习惯法的秩序功能 ——基于医院就诊秩序的个案研究 习惯法视野下的微信群群主踢人权 ——以山东省莱西市人民法院柳某某诉刘某某名誉权纠纷案为对象 自我卫护:习惯法视野下非常时期的城市社区管控规范 ——以2020年初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对象 习惯法视角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组织和运行规范 ——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为对象 学术综述 当代中国城市习惯法研究综述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