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为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提供一种体裁相对完备、颇具代表性的“西游”说唱文献辑校本。主要以国家图书馆、国内各高校图书馆、海外藏书机构等馆藏善本以及收藏家、民间艺人等藏、抄本为底本,进行录入、校勘。
最大限度尊重底本原貌,原文中有不可辨识、费解处,照录原貌以存疑。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西游说唱集(精)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旨在为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提供一种体裁相对完备、颇具代表性的“西游”说唱文献辑校本。主要以国家图书馆、国内各高校图书馆、海外藏书机构等馆藏善本以及收藏家、民间艺人等藏、抄本为底本,进行录入、校勘。 最大限度尊重底本原貌,原文中有不可辨识、费解处,照录原貌以存疑。 作者简介 赵毓龙,男,1984年生,辽宁丹东人。文学博士,现为辽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于《文献》《求是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篇。承担、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等5项,著有《古典小说》,校理《西游记戏曲集》。博士论文获上海市优秀毕业论文。研究成果曾获得辽宁省政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目录 前言 凡例 话本 唐太宗人冥记 宝卷 销释真空宝卷(节选) 佛门请经科 二郎宝卷(节选) 唐僧宝卷 三官宝卷 唐王游地狱宝卷 翠莲宝卷 真经宝卷 江淮神书 袁天罡卖卦斩老龙 陈子春 唐僧取经 萨满神书 李翠莲盘道 鼓词 大闹天宫说唱全本 石猴演寿图说唱鼓儿词(节选) 子弟书 高老庄 撞天婚 火云洞 观雪乍冰 子母河 芭蕉扇 狐狸思春 盘丝洞 快书 反天宫 石韵书 通天河(前四本) 岔曲 悟空探路 十八公 孤直公 凌空子 拂云叟 杏仙 牌子曲 收沙悟净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自20世纪初胡适、鲁迅 等将《西游记》纳入现代学 术体系起,专门而系统的“ 西游学”得以逐步确立,并 形成以百回本为“靶心”的研 究框架。围绕“靶心”,现代 “西游学”的研究框架又可分 成由内而外的三个层次:一 是对百回本的审美阐释与文 化解读;二是作家、版本考 证;三是成书、影响研究。 可以说,如果要书写一百多 年来的“西游学案”,我们必 然以这三个层次为基础展开 。近年来,前两个层次的研 究瓶颈日益突出,可堪腾挪 空间也日渐狭窄,学界目光 向外围转移,越来越多的学 者开始以蒐集与整理更多的 戏曲、说唱、图像资料为主 要着力点。 而伴随着力点的转移, 一个新的问题浮现出来:我 们以文献学方法搜罗各种戏 曲、说唱、图像资料的逻辑 前提是什么?更具体地说, 是用以补充、完善有关百回 本《西游记》“成书一影响” 的线性轨迹,还是回归具体 文本系统的艺术传统与媒介 成规,建立新的研究框架或 体系?第一种选择当然是简 便易行的,早在20世纪初学 科形成伊始,胡适等人便已 基于有限的文献资料,梳理 出百回本“成书一影响”的简 单轨迹,后来学者只需将更 多文本坐标纳入该轨迹,并 适当调整个别文本坐标的位 置。这是“标准动作”,也是 安全操作,因为百回本作为 “绝对”中心的时空位置是确 定的,由其分割而成的“成 书”与“影响”块面也就是稳 定的,只要以扎实的文献学 方法为基础,对文本坐标进 行“历史编年”,使已有的线 性描述越来越逼真丰满,也 就可以了。 但今天看来,这一“标准 动作”的逻辑前提是存在问 题的:它脱离了“西游故事” 演化传播的根本语境,预设 并放大了百回本《西游记》 的能动作用。千余年的《西 游记》形成与传播史,归根 到底是“西游故事”的演化与 传播史。无论小说,还是戏 曲、说唱、图像,都只不过 是参与重述、再现故事的文 本系统。在小说系统中,横 空出世的百回本《西游记》 具有绝高的艺术品位,以及 无限的文化阐释空间,它的 “干预能力”也确实超出了小 说文本系统,甚至不限于文 学艺术领域。但归根到底, 它也只是故事演化传播史上 的一个坐标(尽管是最关键 的坐标)。打个比方,如果 我们将“西游故事”的演化传 播史看作一部乐章,百回本 《西游记》便是乐章中的一 个音符,尽管它是最强音, 它的震颤可以扰动整篇乐章 ,影响其他音符的位序,但 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音符 属性。 更进一步说,各种“西游 ”戏曲、说唱、图像资料有 属于自身文本系统的艺术传 统和媒介成规,也有其特定 的传播时空。而在广义的通 俗文化语境内,它们分享素 材,分享渠道,并进行着频 繁而密切的艺术经验交流。 不是所有的艺术经验都必然 指向百回本小说,也不是所 有的艺术经验都必然从百回 本小说流出。 这一点,在“西游”说唱 系统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如 果我们放下成见,放下身段 ,注目于散落在民间、散落 在故纸堆中的“西游”说唱文 献,会惊喜地发现,这是一 个别有洞天的所在。仅从形 式上看,“西游”说唱就令人 目不暇给:话本、宝卷、神 书、鼓词、子弟书、快书、 牌子曲……应有尽有。它们 基于各自的艺术成规,结合 特定条件(风格的、地域的 、时代的、信仰基础的), 对故事进行了独具匠心的阐 释,呈现出故事讲述的各种 可能。让我们知道,原来“ 西游故事”的面貌也如孙悟 空一般,是有七十二般变化 的,绝不止百回本小说呈现 给我们的一副脸孔。 而从艺术品位看,“西游 ”说唱又是原汁原味的。它 们活跃在民间百姓的口头, 根植于他们的心灵深处,体 现了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 演绎出封闭时空中的西游故 事。这类故事深刻反映了民 问话语体系的自闭性、自足 性,以及强大的生命力。它 们较之文人话语体系,显得 更加古朴、稚拙,映衬着后 者的精工、雅致,反而更大 程度保存了接近“真相”的本 来面目。 这种封闭时空中的“西游 故事”的传播自成一体,与 百回本《西游记》的成书轨 迹并行,当然其中不乏碰撞 、交融,但民间叙事的“惰 性”,使得故事传播多出了 几分稳定性和连续性,故事 核心的恒定性历久不变。有 赖于此,我们借助这些近乎 俚俗,带着些须“土昧儿”的 民间说唱,得到了管窥百回 本《西游记》成书的另一个 视角。 以大量存世的“西游宝卷 ”为例,它们既近于百回本 ,又异于百回本。其关键情 节几乎涵盖了小说的主要版 块(魏徵斩龙、太宗人冥、 刘全进瓜、江流故事),但 细节处每每有出人意表的变 化。这些宝卷中,既有专门 讲述唐僧出身的江流儿故事 ,名为《唐僧宝卷》者,也 不乏旁枝斜出讲述其父陈光 蕊的遭际者如《陈子春恩怨 记》《三元宝卷》,也有讲 述李翠莲施钗、刘全进瓜故 事者,如《唐僧化金钗》《 李翠莲宝卷》。这其中有关 唐僧出身的《唐僧宝卷》与 《陈子春恩怨记》及《三元 宝卷》《三官宝卷》本来同 是演述唐僧出身故事,但却 “同中见异”。细察其差异处 ,事关区域神灵(三官大帝) 信仰, 导语 本书第一次全面、详尽地整理与小说《西游记》相关的民间说唱文本,诸如宝卷、鼓词、子弟书、岔曲等,进行系统辑录、整理,发掘出大量未曾被人关注的、可以利用的说唱文学文献资料,为《西游记》研究构筑覆盖面更为广阔的厚实的文献资料基础。 后记 当年博士论文《明清神 魔小说研究》如期完成,我 却留下了心魔一关涉“西游” ,而未精研。为了这个心结 ,用东北话说:我开始和《 西游记》“杠上了”!这一“杠” 就是二十多年。随着时光的 推移,我搜罗《西游记》相 关材料的兴趣越来越浓,手 里的资料也越积越多,每每 有些新的发现。在“穷人乍 富”般的欣悦之后,平复心 情,开始慢慢的整理。 2018年《西游戏曲集》 交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反响还算不错。之后,便是 这部《西游说唱集》的辑校 。搜集材料难,整理材料更 难。许多手抄本的辨识难度 ,非亲历者难以想象,真的 是一件“磨人”的活儿。说起 来要感谢的人很多,特别要 提的是上海师范大学的侯冲 教授。他是当下一位真正的 “素心”学者,他的“仪式研 究”给了我很多启发。蒙他 相邀,参加了2019年在上 海师范大学举行的“仪式文 献与明清小说工作坊”,受 益良多。书中所选《佛门请 经科》,即参考了先生的藏 本。我的同事赵毓龙博士承 担了原本属于我的许多教学 工作量,我的博士生李黎, 硕士生罗兵、张智禹、曹智 健、王伟、蒋慧想、宋震、 王野、吕行、钟子恺、徐硕 、冯伟、刘茂雷等则承担了 大量的录人工作,没有他们 的鼎力相助,如期交稿是不 可想象的。最后要感谢上海 古籍出版社刘赛先生、杨晶 蕾女士。谢谢大家的无私帮 助! 在我的“西游”途中,有 你们相伴真好! 2020年7月于秋省堂 精彩页 中国古代说唱技艺——说话的底本,一般称为“话”或“话本”。作为口头讲唱文学的说话,隋唐已有之(敦煌遗书即存在少量话本,如《庐山远公话》《韩擒虎话本》等),至宋元大盛,有“说话四家”之说。说话艺术在中国说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白话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太宗入冥记 【解题】唐人话本小说。敦煌写卷S2630号,题目为鲁迅所拟。应为武则天以周代唐之时作品(参见王昊《敦煌本(唐太宗入冥记>的拟题、年代及其叙事艺术》,《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这是现存最早的说唱体“西游故事”。讲述唐太宗李世民因建成、元吉在阴司告状,生魂被勾入幽冥对质事。带有浓厚的政治隐喻色彩,“是在佛教果报掩护下,谴责唐太宗的政治小说”(参见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记>与“玄武门之变”》,《敦煌学辑刊》2000年第2期)。后来成为小说《西游记》挽结“大闹天宫”与“西天取经”两个故事板块的黏合剂,是百回本情节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故事在后世民间说唱体系中被不断演绎,然而却与政治渐行渐远,成为单纯宣扬因果报应,渲染阴司恐怖,鼓吹民间信仰的热门素材。从这一题材故事的衍变可以窥视到民间话语体系与文人话语体系微妙的互动。因原本为残卷,蒋礼鸿、王庆菽、徐震塄、潘重规、郭在贻、项楚、黄征、张涌泉、陈毓罴、刘瑞明等诸多名家皆加以点校,今择善而从。 (前缺)间,使人奏曰:“只为口名口口人至,为今受罪未了。”帝闻语惊而言曰:“忆得武德三年至五年,收六十四头目之日,朕自亲征,无阵不经,无阵不历,煞人数广。昔日口口,今受罪犹自未了,朕即如何归得生路?”忧心若醉。使人即引行,帝乃随逐,入得朝门萧墙立定。通事舍人云:“口唐天子太宗皇帝李厶乙生魂!”使人唱喏,引至殿口口设拜,皇帝不施拜礼。殿上有高品一人喝云:“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何不拜舞?”皇帝未喝之时犹校可,亦见被喝,便(即高)声而言:“索朕拜舞者,是何人也?朕在长安之日,只是受人拜,不惯拜人。殿上索朕拜舞者,应莫不是人?朕是大唐天子,阎罗王是鬼团头,因何索朕拜舞?”阎罗王被骂,当下羞见地狱,有耻于群臣。遂乃作色动容,处分左右口口判官,口口口推勘领过。口口口使人唱喏,便引(帝日):“口口口口。”(中缺)归长安去也。今问口口口判官名甚?使人曰:“判官躁恶,不敢道名字。”帝曰:“卿近前来轻道。”使人曰:“姓崔名子玉。”“朕当识。”才言讫,使人引皇帝至口口口院门,使人奏曰:“伏惟陛下,且立在此,容臣入报判官,口口口速来。”言讫,使者到厅前拜了,启判官:“奉大王处分,将太宗皇帝生魂到,领判官推勘,见在门外,未敢引入。”崔子玉闻语,惊忙起立,惟言“祸事”。兼云:“子玉是人臣,不曾远迎皇帝,却交人君向门外祗候,微臣子玉口口乖礼,又复见任辅杨县尉,当家伍百馀口,跃马肉食,口是皇帝所司。今到冥司,全无主领之分,事将口怠。若勘皇帝命尽,即万事绝言;或若有寿,口口长安,伍百馀口,则须变为鱼肉。岂不缘子玉冥司口乖!”此时崔子玉忧惶不已。皇帝见使人久不出来,心思惟:“应莫被使者于崔判官说朕恶事?”皇帝此时,未免忧惶。于是崔子玉忙然索公服执槐笏,口口下厅,安定神思。须臾,自通名衔,唱喏走出,至皇帝前拜舞,叫呼万岁,匐面在地,专候进旨。 皇帝问曰:“朕前拜舞者,不是辅阳县尉崔子玉否?”子玉称臣,“赐卿无畏,平身祗对朕。”此时皇帝缘心忧惶,便问崔子玉:“卿与李淳风为知己朝廷否?”崔子玉答曰:“臣与李淳风为朝廷。”帝日“卿既与李淳风为知己朝庭,情分如何?”子玉曰:“臣与李淳风为朝廷已来,情同管鲍。”帝曰:“甚浓厚!李淳风有书与卿,见在口口。”崔子玉闻道有书,情似不悦。皇帝遂取书,分付崔子玉跪而授之。拜舞谢帝讫,收在怀中。皇帝问崔子玉,“何不读书?”崔子玉奏曰:“臣缘官卑,不合对陛下读朝廷书,有失朝仪。”帝曰:“赐卿无畏,与朕读之。”崔子玉既奉帝命,拜了,对帝前坼书便读。子玉读书已了,情意不悦,更无君臣之礼。对帝前遥望长安便言:“李淳风,口口真共你是朝庭,岂合将书嘱这个事来!”皇帝一闻此语,无地自容。遂低心下意,软语问崔子玉曰:“卿既知书中事意,可否之间,速奏一言,与宽朕怀。”崔子玉答曰:“得则得,在事实校难。”皇帝又闻道“校难”之语,情意惨然。遂即告子玉曰:“朕被卿追来,束手口至,且缘太子年幼,国计事大,不忘归生多时。如口口朕三、五日间,与卿却到长安,嘱付社稷与太子了,口来对会非晚。”皇帝此时论着太子,涕泪交流。崔子玉见君王惆怅,遂即奏曰:“伏维陛下,且赐宽怀。过口口臣商量。”皇帝遂依崔子玉所请,进步而行。崔子玉在前,皇帝随后,人得屏墙内。东面见有廿所已来,皇帝问从者:“第六曹司内有两人哭,为何事得尔许哀伤?”崔子玉奏曰:“不是馀人,建成、元吉二太子。”皇帝闻之,口口语崔子玉曰:“朕不因卿追来到此,凭何得见兄弟?”崔子玉奏曰:“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