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汪永晨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时光流转,又是一年光景。涌泉庄里“姨姨”(汪永晨女士)和“环保小卫士”们的故事还在继续。从2020年7月至今,那些有趣的故事、天马行空的想象、北方大地上的民俗传统都记录在了这本《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的续集中。形式上和上一本《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相仿,故事以类似随笔的形式从“姨姨”的视角和“环保小卫士”们的视角同时展开。“姨姨”这边记录的是与“小卫士”们的“斗智斗勇”,为了孩子们能多看一些书,能学会遵守诺言,“姨姨”费尽了心思,实施了一个又一个“妙招”,邀请了不少名校的教授来给孩子们授课。“姨姨”的苦心在孩子们的眼里,又是怎样的图景呢?是感激还是有着不同的想法?还请读者亲自在孩子们的随笔中找寻答案。
除了与孩子们的相处,汪永晨女士还记录了北方农村生活的见闻以及北方大地散落的古代遗址。
目录

编者的话
第一部分 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
(2020年)
7月26日 姨姨,你啥时候回来?
7月31日 让农村的孩子们与北京的教授近距离接触
8月2日 在妈妈的老家和孩子们一起过生日
8月5日 在妈妈的老家培养“环保小卫士”也需要斗智斗勇
8月22日 “小模特们”的小花园
8月27日 出发,捡石头铺路去
9月19日 “大宝”是一块石头
9月26日 一场由淘气孩子引起的“事件”
10月1日 在村子里过中秋要给月亮上供
10月3日 昨天和今天的对话
10月5日 以国字结构修建的古镇——暖泉
11月1日 在农村做垃圾分类
11月16日 村中水边的第一次观鸟
11月18日 农耕文明——金山银山
11月20日 婚礼前的“下营”
11月24日 堆雪人大赛
(2021年)
2月17日 回村过年
2月22日 灯会“大战”
2月25日 正月观鸟
3月1日 环保公益土壤的贫瘠
3月9日 一个晋剧团的魂
3月20日 涌泉庄的“能人”——赵勤
4月20日 代国的前世今生
4月22日 水神堂内圣母殿
4月23日 悬崖上的圣泉寺
4月26日 拒马河畔紫荆关
5月7日 “五一”劳动节的涌泉庄
5月8日 蔚县剪纸的由来
6月17日 端午节在涌泉庄
7月29日 农村孩子们的暑假生活
8月15日 老天爷的事,你要管就给你接走
9月11日 和孩子们一起过暑假
9月27日 在妈妈的老家开民宿
10月12日 中国故事在蔚县的壁画中
第二部分 蔚县涌泉庄“环保小卫士”随笔
(2020年)
8月7日 姨姨回来了
9月1日 相亲大会的故事
10月6日 国庆假期的故事
10月14日 “逼”出来的童年“宝藏”
12月1日 冬的气息
12月12日 月亮姐姐出来了
(2021年)
2月26日 鸟的游乐市场
3月3日 环保也是一种诚信
3月7日 在劳动中成长
6月18日 “小卫士”们的端午随笔
7月31日 孩子们走在家乡的博物馆里
8月3日 2021暑假生活开始了
8月14日 走进泥河湾
8月21日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8月26日 挑战地心引力
序言
80多年前,蔚县著名爱
国巨商王朴,用自己的勤
劳和智慧开商铺、办企业
,事业兴旺、富甲一方。
1937年,王朴面对国难当
头和抗日民族大义,一次
就慷慨地为晋察冀杨成武
部队捐出大量粮食和5万大
洋。“不吃不喝,赶不上王
朴”成为近百年来流传在蔚
县的一句俗语。如今,王
朴的后人汪永基、汪永晨
回到家乡,用自己的辛勤
和汗水为家乡的乡村振兴
做出了新的贡献。
汪永基老师退休前是新
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突
发事件高级主管。汪永晨
老师退休前是中央人民广
播电台记者,环保组织“绿
家园”召集人,1999年,获
国家环保局“地球奖”,将2
万元人民币奖金捐给中华
环保基金会;2004年,被
评为美国旅游杂志年度人
物,将2万美元捐给怒江小
学建阅览室;2007年,当
选由人大环资委、国家环
保总局、中宣部等七部委
评出的“2007绿色中国年度
人物”;2008年9月,当选
美国《时代/CNN》“2008
环境英雄”,2008年12月,
获得人民网“改革开放30年
环保贡献人物”荣誉称号。
两位从小在北京长大,
退休后回到妈妈的老家涌
泉庄,最初的想法只是修
缮王家祠堂,恢复王家老
宅的旧貌。在蔚县县委、
涌泉庄乡党委的诚挚邀请
下,兄妹二人回来以后,
不仅留了下来,而且付出
了巨大的努力。这其中包
括他们的财力、精力、人
脉、感情,不仅彻底改变
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
,改变了村里人的观念。
他们用自身的行动、无言
的引领影响着教育着村里
的大人们和孩子们,这是
一种潜移默化的带动,达
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017年以来,汪永基、
汪永晨兄妹二人以及王朴
后人王临虹、王临涛、王
洪钧、王玉平、汪小庆等
亲友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
,在涌泉庄修建修复了古
典牌楼2座、凉亭7座、古
庙5座;整治了官坑、亮化
全村各处景点、,种植各
种树木8万余株、栽植薰衣
草2万余株,绿化美化了村
庄;建设10个陈列馆;为
涌泉庄小学生捐赠膳食补
贴、棉服,搭建游泳池、
蹦床、帐篷等少儿娱乐设
施;捐献民国时期多种文
物、古典家具、个人珍藏
品、书籍、名人字画和图
书等;连续三年布置灯展
,修环村水渠;建民宿10
间,建成的涌泉主题餐厅
、村民食堂,为村民提供
就业岗位100多个;在村北
堆满垃圾的小菜沟,他们
对地形、场地进行阶梯式
平整,建成了帐篷营地,
并修建停车场、栈道,围
栏、帐篷周边草木葱茏,
鲜花盛开,石板小路环绕
,前沟种着荷花芦苇,后
沟是流水潺潺,横跨水面
的飞鸽养殖玻璃房,每次
去都有惊喜,都有新的景
观。
汪永晨老师带着村里的
孩子们捡垃圾、观察植物
,引导他们看书写作、参
观遗迹,在村里成立了“环
保小卫士”队伍,既让孩子
们有了环保意识,也使孩
子们开阔了眼界,对孩子
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远大目
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她
乐于助人,利用自己的人
脉,邀请全国知名学者亲
临蔚县,给全县干部开直
播课堂,为家庭孩子成长
解疑答惑。她利用自己的
媒体专业特长首创“壶流河
家事”新媒体直播节目,聚
焦百姓家事,倾吐人生苦
乐,宣传民俗文化,弘扬
蔚县精神。
汪永晨老师笔耕不辍,
2020年出版了第一本《涌
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
家种树》,今年,又推出
了第二本《涌泉庄的故事
——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
》,继续用自己的笔记录
涌泉庄的故事,传承蔚县
的文化传统。孩子们在她
的带领下改变着习惯,改
变着观念,健康的成长,
也引导着整个村庄的改变
;书里也记录着她对乡亲
们的深厚感情,重返乡村
后感受到的浓浓亲情。
从他们身上深切地感受
到王氏家族的“舍得”精神,
这种精神是蔚县精神中“甘
于奉献”的生动诠释,也是
整个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精
神的体现。王朴的民族大
义和拳拳爱心成为蔚州儿
女永远学习的榜样。在新
时代建设家园的进程中,
涌现出一大批心系家乡、
关心蔚县的爱心组织和人
士,成为投身改革发展的
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这
种精神及行动,蔚州人定
会重建一个新蔚州。
当前,蔚县在摆脱经济
困境的特殊时期,比任何
时候都更迫切地需要全社
会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扬大
公无私、甘于奉献的精神
。要在全社会教育全党、
全民树立起家国情怀,让
多些大我,少些小我;多
些付出,少些索取;多些
理解,少些抱怨;多些正
能量,少些负能量;多些
比奉献,少些比获得成为
一种觉悟、一种境界和自
觉行动。树立“团结就是力
量”的意识,全党、全民、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
起,就能形成浓厚的社会
氛围和发展的磅礴力量,
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
,就能加快建成创新发展
、绿色崛起、蓝绿相映的
京西区域中心城市,更好
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
是为序。
中共蔚县县委书记刘瑞

2022年4月
导语
本书是汪永晨老师继《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后又推出的第二本作品,继续用自己的笔记录涌泉庄的故事,传承蔚县的文化传统。孩子们在她的带领下改变着习惯,改变着观念,健康的成长,也引导着整个村庄的改变;书里也记录着她对乡亲们的深厚感情,重返乡村后感受到的浓浓亲情。
在这本小小的随笔集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感人的故事。
精彩页
第一部分 在妈妈的老家种树随笔
(2020年)
姨姨,你啥时候回来?
“姨姨,你啥时候回来呀?我想死你了。”这是我6月3日离开涌泉庄以后到7月25日收到的孩子们发来最多的一句话,北京第二波的疫情让我又困在北京的家中。孩子们放暑假已经一个多月了,他们想我,其实我想可能我更想他们。想我们那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想我们在一起种树,一起捡垃圾,一起读书,一起在墙上画画,一起在小菜沟给孩子们过生日。当然还有在这儿又可以吃到舅母做的真好吃的饭菜,在这儿越发觉得人以食为天呀。
昨天,终于又能回到孩子们的身边。在北京“遥控”他们的时候,孩子们不听话,很少去图书馆读书。谁想到,昨天一回村儿,我问孩子们最想干什么,他们竟然说想到图书馆。
进图书馆要洗手的规矩他们记着呢。每人挑了一本书后安安静静地在那看。那认真劲儿,看来他们离开图书是有点久了,心里或许是痒痒了。
昨天我回到村子的时候,孩子们在路口站了一大排等着我。今天我们说好了2:30开始活动,才2点,孩子们就来了。
从今年4月到现在,朋友们看到我写的《涌泉庄的故事——在妈妈的老家种树》的文章和拍的照片后说,这些孩子真幸福。其实在我的心里,能够结识这帮孩子,那感觉才真是一种幸福生活的开始。
1个多月不见,今天我们活动的内容真多。先是去看了我们一直观察的那四颗植物,两棵樱花,一棵丁香和一棵连翘。
孩子们对3个月前我和北京朋友李红对这些树的描绘,记忆犹新。连丁香那一排是多少棵,也记得清清楚楚。有些遗憾的是,这些丁香树中有二十二棵没能长出叶子,孩子们为此感到有些惋惜。
有意思的是,男孩和女孩对这些树的未来感觉截然不同。女孩子们说,到现在还没有长出叶子的树就死了,不会再活过来了。男孩子们却说,一定会活的,还能再长叶子。这样的男女思想差别是怎么回事呢?
从北京请来的大专家刘树坤先生给孩子们设计的快乐渠,开始时孩子们在里面玩儿的别提多高兴了,刚没膝盖的水,他们也能在里面扑腾着游泳。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没有看见孩子们再在池子里玩儿。今天一看,水都是黑的。孩子们下到水里挖了一把,抓上来的是一把黑泥,散发着臭味儿。这儿虽然是活水,但是沉淀在水里的杂质太多了。
孩子们没嫌脏,赵昌更是从家里拿来铁锹,带着几个孩子,一铲一铲的,把3个池子中的一个池子里的泥,全都挖出来放在了旁边的庄稼地里。我告诉他们这些底泥是很肥沃的。
男孩子们在清理水池的时候,女孩子们到了芦塘观鸟的那片小水渠边。6月,刚刚捡干净了的小水渠,现在岸上,水里又尽是垃圾。
穿着漂漂亮亮的裙子的女孩子们,看到这份脏有点畏难情绪。可是在我的鼓励下,他们一个个用手捡,用手捧,用手拉,硬是把岸边的垃圾捡干净了。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6:2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