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我缔造了新世界》完整还原了商业巨人亨利·福特的传奇一生。亨利·福特是一位机械天才,也是出其不意的商业奇才。 他自小就为机械而着迷,幸而富有天赋,年轻时对汽车的设想就受到爱迪生的赞誉与鼓励; 在北美汽车行业普遍生产高价汽车的时期,他力排众难,坚持发明“足够便宜,能让农民买得起”的汽车,从此让汽车驶入千万农户家,改变了全美国人的生活方式; 在塞尔登凭借狡猾得来的“专利权”向汽车生产商收取不正当费用,而多数汽车制造商屈服时,他选择孤军奋战,直至胜诉,并凭此名声大噪,以“斗士福特”的形象赢得国人尊敬; 他的“T型车”富有魅力,尽管有诸多不足,但人们非但不排斥它,关于T型车的故事与笑话反而走入了千家万户,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效的“营销策略”; 他领导下的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发明流水线,开启大批量汽车生产,不但革新了工业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掀起“20世纪的工业革命”; 他们的“5美元日薪”政策震惊美国,这也成为有史以来ZUI出色的汽车广告; …… 亨利·福特常被誉为“20 世纪ZUI伟大的企业家”,连比尔·盖茨也在自己办公室挂着亨利·福特的画像,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他凭借独到的眼光和一身孤勇,取得无数具有划时代、开创性意义的成就,而本书不仅对亨利·福特的创业历程及成就进行了鲜活、细致和有趣的描述,而且福特一生中的低谷、他所犯下的不可挽回的错误、他真实的个性都一一跃然之上,相信你我都会因读到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而心潮澎湃。" 作者简介 理查德·斯诺 历史研究学者,作家。知名历史杂志《美国遗产》(American Heritage)前总编。出版多部著作,包括《迪士尼乐园》(Disney Land)、《我缔造了新世界》等。他常为历史题材的电影担任学术顾问,如《光荣战役》(Glory),也十分热衷于撰写纪录片和电影剧本,包括《美国内战史》(The Civil War)、获奖电影《康尼岛》(Coney Island)。 目录 第1章 亨利·福特改变世界 拯救农庄,挽留逝去的时光 改变世界的T型车诞生 “福特制”重塑美国 第2章 年轻的福特,为机械而痴迷 也许能用更好的方式干农活 天生就是机械师 母亲去世令他伤痛 “这台发动机带我进入了汽车世界” 进入底特律,施展机械天赋 第3章第一台汽油发动机在厨房诞生 福特在热恋中 为了学习电的知识,必须搬到底特律 开启在爱迪生照明公司的工作 平安夜的发动机实验 第4章 从零开始,福特的第一辆车研发成功 做喜欢的工作绝不会感到辛苦 与福特同时代的发明家 在柴房中进行的神秘的汽车发明 塞尔登抢占汽车专利 美国第一场赛车活动拉开序幕 福特的第一辆车有 了生命 第5章 正是爱迪生激励他坚持到底 “我想再造一辆车” 来自发明天才爱迪生的认同 福特的第一家公司成立 遭遇无法攻克的瓶颈,公司解散 第6章 “福特的赛车”名声大噪 赛车成了唯一出路 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跑赢强大的亚历山大·温顿 亨利.福特离开亨利·福特公司 “福特的赛车”999问世 第7章 伟大的福特汽车公司成立 马尔科姆森的商业冒险 投资人纷至沓来 福特汽车公司正式营业 第一辆A型车上市 第8章 找到得力帮手卡曾斯099 敢于对老板发号施令 合力打造了不起的公司 建立可靠的经销商网络 地震给了A型车证明自己的机会 让投资人退出 第9章 决定将T型车推向市场 这辆车必须足够便宜,让农民买得起 搭建设计室 永远将驾驶位设在左边 新专家,新发动机,新材料,新车型 “毫无疑问,这是有史以来ZUI伟大的汽车发明” 第10章 “斗士福特”, 凭借专利战赢得尊敬 塞尔登专利战打响 法庭判决塞尔登胜诉 多数汽车制造商屈服了 福特拒绝支付“ 不正当费用” 孤军奋战,直至胜诉 第11章 T型车一战成名 纽约-西雅图赛事拉开帷幕 T型车大获全胜 农场主和T型车的故事 每辆T型车都有不同的“灵魂” 关于T型车的笑话走入千家万户 “我宁愿不吃不喝也要汽车” 第12章 批量生产,20世纪的工业革命 “弗兰德斯带领我们走向了批量生产” 将要干的活儿送到工人面前 加速,再加速 20世纪ZUI伟大的工业胜利 工人们厌恶流水线 第13章 5美元日薪政策震惊美国 卡曾斯的良心,让工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与福特讨价还价 直接将日薪定为5美元 “让所有工人都成为潜在顾客” 有史以来ZUI出色的汽车广告 福特在美丽路建起新家 第14章 福特渐渐走向孤立 工厂中的“家长式”管理 福特密友马奎斯加入公司 卡曾斯辞职 为阻止战争而努力 第15章 掌控公司所有股份 205 里弗鲁日工厂的崛起 道奇兄弟提起诉讼 设计收购股东手中的股份 令人挫败的《芝加哥论坛报》诉讼案 第16章 收购《迪尔伯恩独立报》,名声一落千丈 福特渴望登.上更大的舞台 “让我们来制造轰动吧” 福特道歉,但名声不可挽回 第17章 T型车走下历史舞台 新任总裁埃德塞尔有名无实 与伊万杰琳有关的神秘往事 高管相继受到驱逐 T型车改革阻挠重重 T型车的告别 后记 福特汽车公司迎来新的希望 序言 “战略企业家” 亨利·福特 的创业之道 徐中博士 领导力学者,高管教练 北京智学明德国际领导 力中心创始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管培训中心前常务副主任 2020年底,根据美国消 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 (CNBC)的报道,特斯拉公 司的市值超过了全球九大汽 车企业的市值之和,这九大 汽车企业包括大众、丰田、 日产、现代、通用汽车、福 特、本田、菲亚特克莱斯勒 和标致,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一跃成为世界首富 !在能源革命和技术革命的 推动下,电动汽车给燃油汽 车市场带来了日益加剧的颠 覆性影响。中国的比亚迪、 蔚来、宁德时代、华为等相 关生态链企业也一路高歌猛 进,加快了对中国汽车行业 ,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重塑 !展望未来10年,电动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等将彻底改 变未来的交通和社会生活。 如同 100多年前汽车的发明 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一样,今天,一个全新的时 代也正在到来! 丘吉尔曾说:“我们能看 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 远的未来。“要展望未来汽 车行业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变 革,我们首先需要回顾汽车 行业 10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 ,尤其要领悟历史上重要的 企业家和企业所发挥的关键 作用,其中亨利·福特和福 特汽车公司是首先需要研究 的。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 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企业 家座谈会时讲道:“创新是 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富 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 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美国 的爱迪生、福特,德国的西 门子,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 著名企业家都既是管理大师 ,又是创新大师。”比尔·盖 茨在自己办公室挂着亨利· 福特的画像,作为自己的学 习榜样。1999年,《财富 》杂志称福特为“20世纪最 伟大的企业家”。2005年, 《福布斯》评选的“有史以 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 ”中,亨利·福特名列榜首。 福特汽车公司是世界上 率先使用流水线进行大批量 汽车生产的。这种生产方式 使汽车成为一种大众产品, 不但革新了工业生产方式, 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发 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彻底改 变了美国人,甚至全世界人 的生活方式。1908年,福 特汽车公司研发的T型车正 式上市,在那个汽车价格动 辄两三千美元的时代,T型 车仅售850美元,上市之初 就掀起了一股风潮。1910 年T型车的售价降至780美 元,1911年降至690美元, 1916年更是大幅降至360美 元,它是一款普通民众能轻 松买得起的汽车。1908一 1927年,福特汽车公司生 产了1500多万辆T型车,使 美国得以成为“车轮上的国 家”,亨利·福特也因此被称 为“为世界装上轮子的人”。 关于享利·福特和福特汽 车公司的图书已有不少,包 括《把一个产品做到极致: 福特自传》(My Life and Work:An Autobiography of Henry Ford)、《统一行动 》(Americon lcon)等, 这本《我缔造了新世界》有 什么特别的新意,值得一读 呢? 提前拿到这本书之后, 我一口气花了5个多小时深 入阅读,几乎在每一页都划 出重点。这本书实在太精彩 了,值得企业家、管理者、 创业者和MBA同学学习。我 借此分享三点感受与大家共 勉。 第一,看一家企业的成 长,要有系统性思维。科技 创业成功有五大关键要素: 创业家、机会、资源、组织 能力、绩效。福特汽车作为 100多年前最具创新性的科 技产品,它的成功是亨利· 福特(创业家),欧美汽车 行业兴起(机会),人才、 技术、资本集聚(资源), 企业科学管理模式形成(组 织能力)和规模化绩效凸显 (绩效)五大要素的有机组 合,可谓“天时、地利、人 和”,缺一不可! 第二,福特是一位战略 企业家,是中国当下和未来 特别稀缺的企业家类型。在 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 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 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 科学家”。他提出战略科学 家的标准是“具有深厚科学 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 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 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 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 这个标准也同样适用于战略 企业家。本书生动描述了福 特的企业家精神和胜任力。 他在孩童时代就对机械产生 了兴趣,在青年时期接触到 蒸汽机并深受启发。他早年 明智地选择加入爱迪生照明 公司去学习新技术,之后两 度创业积累了经验,最后在 40岁时创办了福特汽车公司 ,这些都体现了他高瞻远瞩 、求知若渴、创新变革、务 实进取、领导有方的能力。 他深刻而超前地意识到汽车 的发展趋势是从“奢侈品”变 成“人人买得起的大众消费 品”,并因势利导地在福特 汽车公司提出了“生产让农 民也买得起的T型车”“流水 线大批量生产”“日薪5美元 让工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让 所有工人都成为潜在顾客” 等具有划时代、开创性意义 的理念和制度,建立和塑造 了美国的工业标准,影响了 全世界的企业生产方式。 第三,作者是美国知名 媒体人理查德·斯诺,他以 翔实的资料、热情敏锐的眼 光,对亨利·福特的创业历 程、“改变世界”的下 导语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商业巨人亨利·福特传,完整还原“20 世纪ZUI伟大的企业家”亨利·福特的传奇一生。 由美国知名媒体人理查德·斯诺所著,他以翔实的资料、热情敏锐的眼光,对亨利·福特的创业历程、“改变世界”的T型车的研发过程和美国汽车行业的早期发展进行了鲜活、细致和有趣的描述,让你有身临其境之感。 北京智学明德国际领导力中心创始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管培训中心前常务副主任徐中博士,“12个德鲁客”创始人康至军联袂推荐!" 后记 福特汽车公司迎来新的 希望 全新的A型车引爆美国 第1500万辆T型车并非是 最后一辆T型车。福特汽车 公司之后又生产了458 781 辆,然后T型车才彻底停产 。当然,1927年也并非是 福特汽车公司的最后一年, “我已经64岁了,却正面临 着人生中最艰巨的任务。” 它的主人说道。当时福特正 计划设计T型车的替代车型 。 整个美国都在关注着这 一切,在经济繁荣发展的时 期,各地的汽车销量反而在 下跌,所以美国人都等着看 福特的下一步棋。福特决定 将新车型命名为A型车,象 征着把此前的一切归零,从 头开始。8月,埃德塞尔宣 布新车将在年底上市,毫不 夸张地说,这引发了公众的 极大兴趣。在1927年,能 同样引起公众如此关注的也 只有查尔斯·奥古斯都·林都 伯格(charles Augustus Lindbergh)的跨大西洋飞行 了。各地民众聚集在一起, 期待见证这款新车揭开面纱 。 但A型车并没有很快出现 ,因为福特汽车公司没办法 做到这一点,里弗鲁日工厂 4万台机床不得不报废,这 些机床对于T型车的生产而 言是相当完美的,但对于其 他车型的生产来说就毫无用 处了。这些大型机器被连根 拔起时发出的金属撞击声在 全美各地回荡,美国的30家 装配厂和全球其他地区的十 几家装配厂都面临着同样残 酷的重生。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 车型值得人们期待,而且A 型车的确是一款出色的汽车 。正如T型车如今看起来仍 然很丑陋,而A型车看上去 依然很帅一样,A型车一面 世,人们就立刻开始称它为 “小林肯”。它拥有竞争对手 所拥有的变速杆和仪表,它 匆忙的孕育过程中闪现着年 轻福特的光芒。那年夏天, 他驾驶着样车一路颠簸地穿 过一片多石的田野。在结束 了颠簸的行程后,他说:“ 太难开了,得加上液压减震 器。”当时对中等价位的汽 车来说,液压减震器是闻所 未闻的,而福特的灵感让手 下的工程师们彻夜加班了很 久,也让他损失了数百万美 元的潜在利润。 在A型车上市两周后,福 特汽车公司就收到了40万份 订单。《底特律时报》的一 幅漫画上,福特开着一辆时 髦的新车微笑着离开,而“ 莉齐”悲伤地冒着热气,被 遗弃在他身后的一个弯道处 。 当然还有关于新车的歌 曲,其中一首相当火爆: 过去常在停车场, 每次缴费两毛五, 现在根本不用钱, 丽兹酒店就可以。 曾经轮胎咔嗒响, 现在性感把人迷, 犹如佳丽摄心魄, 身材曼妙眼迷离, 亨利莉齐变关女! A型车充分体现了埃德塞 尔出色的能力。它具有漂亮 的外观和精密的传动系统, 但价格与T型车几乎相当。 但它并不能改变汽车市场, 因为T型车已经做到了这一 点。到1927年底,福特汽 车公司生产了80万辆A型车 ,而克努森售出的雪佛兰汽 车已经超过了100万辆。 1933年,福特说:“里弗 鲁日工厂已经一点儿意思都 没有了。”这种情况已经持 续好几年了。索伦森写道: “在福特启动格林菲尔德镇 项目和迪尔伯恩博物馆项目 后,他极少来里弗鲁日工厂 ……实际上,他晚年把更多 的精力放在了博物馆上,而 非福特汽车公司上。” 赫伯特·莫顿(Herbert Morton)是福特在英国的代 理人,福特与他之间的沟通 充分体现了当时的情况。英 国是工业革命的摇篮,所以 福特问莫顿能否收集全系列 的蒸汽机,包括最初的蒸汽 机,也就是在17世纪用来从 矿井抽水的庞大而缓慢的纽 科门(Newcomens)蒸汽机。 莫顿表示应该可以做到。蒸 汽机的使用寿命很长,而且 英国并不像美国那样会迫切 地毁灭过时的手工制品。但 莫顿又说:“成本会非常高 昂。”福特考虑了一番说:“ 好,告诉你吧,我计划花 1000万美元。”于是他得到 了这些蒸汽机。 从一开始,人们就给予 迪尔伯恩博物馆和格林菲尔 德镇以极高的地位。福特早 期的传记作家基思·斯沃德 (Keith Sward)非常勤勉于写 作,但言辞中似乎又透露着 讽刺。他定下的基调被延续 了下来。“对于那些到迪尔 伯恩旅行的人来说,最喜欢 的地方莫过于福特的袖珍小 镇。微型社区里几乎堆满了 福特年轻时候的物品。平坦 的碎石路在小镇里蜿蜒,每 个街角都矗立着煤气路灯, 唯一的交通工具是几辆马拉 的车,一个仿造的新英格兰 小教堂完美地点缀在村庄的 原野上。一栋原始的科德角 风车房矗立在那里,据说是 现存最古老的风车房,福特 非常喜欢它的机械系统,他 在滚珠轴承上重新安装了轴 。在人工湖旁的码头上停泊 着一艘古老的明轮船,它早 已从‘苏瓦尼’上退役了。小 镇上最让人引以为豪的地方 就是一间古老药店和一间旧 式乡村杂货店,两间商店的 内部设置都非常完备,配套 齐全。其他古色古香的小店 散布在四处,年迈的手工艺 人在这里全天候地从事着他 们旧有的行业。这些工匠包 括一个吹玻璃匠、一个农村 铁匠和一个手工制鞋补鞋匠 ,还有一个干瘦的摄影师采 用锡版照相法在照相馆内工 作着。” …… 几年后,在完成了对这 家摇摇欲坠的公司的重建后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实在太精彩了, 值得企业家、管理者、创业 者和MBA同学学习。我借此 分享三点感受与大家共勉。 第一,看一家企业的成 长,要有系统性思维。科技 创业成功有五大关键要素: 创业家、机会、资源、组织 能力、绩效。福特汽车作为 100多年前最具创新性的科 技产品,它的成功是亨利· 福特(创业家),欧美汽车 行业兴起(机会),人才、 技术、资本集聚(资源), 企业科学管理模式形成(组 织能力)和规模化绩效凸显 (绩效)五大要素的有机组 合。 第二,福特是一位战略 企业家,是中国当下和未来 特别稀缺的企业家类型。 第三,作者是美国知名 媒体人理查德·斯诺,他以 翔实的资料、热情敏锐的眼 光,对亨利·福特的创业历 程、“改变世界”的T型车的 研发过程和美国汽车行业的 早期发展进行了鲜活、细致 和有趣的描述,让你有身临 其境之感。 ——徐中博士 领导力学者,高管教练 北京智学明德 国际领导力中心创始人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高管培训中心前常务副 主任 饶是堪称“缔造了新世界 ”的英雄亨利·福特,也因未 能闯过创业的最难一关而陨 落。如何从君主统治般的管 理方式,进化到打造和依靠 真正的高管团队,是摆在所 有创业家面前的挑战。传奇 故事,依然鲜活。 ——康至军,“12个德鲁 客”创始人 精彩页 第1章亨利·福特改变世界 拯救农庄,挽留逝去的时光 1919年夏日的一天,一位中年男子离开自己位于底特律的办公室,驱车前往16千米之外的迪尔伯恩市(Dearbom),想去看看自己当年出生时所在的那栋房子。房子坐落的农家小院,已经破败不堪。这位男子在院子周围徘徊着,他在那里干什么呢? 他并不张扬,但低调中透着高贵,身上那套整洁的灰色西装显示着他常年朴素的着装风格。中等偏上的身材、笔直的身板让他看起来高大许多。他的长相中规中矩,即便是高明的画家、记者,甚至是摄影师,也无法准确地刻画这张大众化的面庞。他体格健壮,喜欢找朋友们赛跑,但对团体运动丝毫不感兴趣。在这座农家小院里,他每迈出一步都相当迅捷,毫不拖泥带水,感觉像是听到了比赛发令枪声一样往前冲。尽管不是建筑师,但他知道这栋房子是如何修建起来的。他仔细地研究着窗框、烟囱和房顶的坡度。这也许是他最后一次凝视这里,因为这栋房子即将被拆除了。 这栋房子有着60年的历史,却逃不过被拆除的命运,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所致。在过去的10年里,车流量大幅增加,为此迪尔伯恩市的管理者决定拓宽房子周边的道路。这些来来往往的车辆上半数都印着这位男子的名字——福特。 面对城市道路的发展,福特将农庄整体往后搬迁到了距离新路约60米的位置。当时鲜有人有如此的设想和财力,但福特做到了。在房子安全保住之后,他并未就此罢手。最初他仅仅只是将房子重建,做一些木工活,然后再重新粉刷一下,但这样显然还不够。他想要将房子里的家具摆设恢复到19世纪70年代时的样子,当时他还只是一个对机械感兴趣的小男孩,常常在自己的房间里将手表拆得七零八落。 现在,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固执的完美主义者。在房子里摆上19世纪60年代的典型家具做做样子还不够,他要求新修的房子必须与过去的一模一样。在密歇根州的冬日里,他曾在前厅的“星光”牌炉子旁取暖。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寻找这种炉子,最后找到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只是这个炉子还是太小了,并不是25型的。还有楼梯上铺设的地毯,他清楚地记得地毯是褪色的铁锈红色。为了找一块完全一样的地毯,他的助手寻遍了古董店,起初在本地找,后来甚至找到了辛辛那提(cincinnati)。 至于家里的瓷器,虽然他能记住楼梯上的地毯是什么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曾经用过的盘子是什么样式。工人们在前院挖掘出一大块陶瓷碎片,足以让人推断出当时的盘子样式,福特便让人据此复制了整套餐具。床、椅子和沙发都找到了,并且翻新了一下。他的助手找到了合适的衣柜,福特还详细地说明了在其中一个抽屉内应该放置什么样的针线。但对于家里的手风琴,他却没有要求找到与原来一模一样的。手风琴本来是脚踏式气泵,但福特进行了一番电气化改造,没有人能看出其中的差别。每当回到这个童年的世界,他就会在键盘前坐上几个小时,用一两个手指笨拙地弹奏着此前最早学会的歌曲《稻草里的火鸡》和《轻轻地流淌,甜美的亚顿河》。 楼上的卧具都是用亚麻布做的。屋后面堆着柴火,与他儿时记忆中的完全一样。所有的煤油灯里都灌满了煤油,灯芯也已经修剪好,随时可以使用。 福特拥有的老物件远比装修农舍所需的多得多。他一直把这些东西放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直到1922年,他的一个拖拉机事业部搬走了,留下了一片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房子,共计107栋。这些房子的房龄比福特的年龄还要大,而且彼此也相隔甚远。有一栋是伊利诺伊州的法院,年轻的亚伯拉罕·林肯曾经在这里作为辩护律师与他人唇枪舌剑。有两栋是佐治亚州的奴隶小屋,其中一栋是砖砌的商店,莱特兄弟在进行自己伟大的实验时曾经在这里销售过自行车。有了这样巨大的空间,这位汽车制造商的野心更大了,已不仅仅局限于修整一栋有着自己儿时记忆的房子,他希望修建一座承载他记忆的小镇。 他的手下又一次出发了,这次有几百人。福特要求他们必须带回自第一批移民定居美洲到现在使用或制造过的各种各样的东西,不得有遗漏。物品开始被源源不断地运来:鸟笼、长靠椅、专利搓衣板、四轮马车、步枪、苹果削皮器、收割机、活页夹,还有午餐车。19世纪90年代,福特还在底特律爱迪生照明公司工作,那时他经常到午餐车买东西吃。事实证明,福特已经收集了足够多的东西用来全面装修这107栋房子,从风向标、避雷针到座钟和火炉等,应有尽有。福特收集的这些家居用品仍然散发着逝去岁月留下的丝丝温情,但它们散发的温情微弱、凌乱,且太过分散。福特觉得,将这些东西收集起来,放到曾经的环境中去,使它们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那么他就能重现逝去岁月的景象。 1926年,福特在迪尔伯恩市修建了一座机场。机场外面有一大块空地,他决定在上面修建一座致敬过去的“纪念碑”,让它们真正地纪念历史:用一个村庄,将“美国人过去的生活图景保存下来”,还原他所称的“更健康和更甜蜜的”年代。 他是这个计划的策划者,也是他所怀念的那种生活的毁灭者,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