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礼以玉成(早期玉器与用玉制度研究)/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作者 | 孙庆伟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玉器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身份标志,玉器的使用则是当时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对史前和夏商周三代玉器及用玉制度的研究成果,分“玉之辨”“玉之用”“玉之埋”和“玉之史”四个主题,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三个维度,对当时的玉器和玉文化等诸方面做出了具有深度的综合考察,希望由此揭示中国早期玉器所蕴含的礼制传统和政治文化内涵。 作者简介 孙庆伟,江西上饶人。1988年入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夏商周考古研究和教学工作,多次参加山西晋侯墓地、陕西周原和周公庙遗址的发掘,主讲过“历史文献”“早期玉器研究”“考古学通论”“《左传》与周代社会”等课程。出版《周代用玉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追迹三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等专著,并编著有《西周玉器》(震旦艺术博物馆,2005)、《战国玉器》(震旦艺术博物馆,2007)等图录。曾获评“北京大学十佳教师”称号,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目录 绪言 巫玉、史玉与德玉:中国早期玉器传统的损益 第一章 玉之辨 从《说文·玉部》看先秦两汉时期的相玉 释“珏”——兼论商周时期玉器的计量单位 两周“佩玉”考 第二章 玉之用 《考工记·玉人》的考古学研究 《左传》所见用玉事例研究 周代祭祀及其用玉三题 周代金文所见用玉事例研究 尚盂铭文与周代的聘礼 从葛陵楚简看楚地的祭祷用玉 第三章 玉之埋 西周“葬玉”的若干认识——以虢国墓地M2001为中心 晋侯墓地出土玉器研究札记 □(特殊字体)国墓地玉器及其用玉制度 东周楚系贵族墓葬用玉制度研究 俘玉与分器——周代墓葬中前代玉器的 来源与流传 第四章 玉之史 由物见人:芮国玉器折射出的芮国史事 礼失求诸野——试论“牙璋”的源流与名称 再论“牙璋”为夏代的“玄圭” 重与句芒:石家河遗址几种玉器的 属性及历史内涵 附录 中国古玉研究的新工具——介绍赵朝洪主编的《中国古玉研究文献指南》 认识古玉的必备工具——介绍吴棠海《中国古代玉器》 后记 序言 和历史学、哲学、文学 等学科相比,考古学在人文 学科中是个年轻的学科。在 西方,考古学自诞生以来到 今天仅一百五六十年。在中 国,新文化运动启发了中国 学术界对传统上古史体系深 深的怀疑,从而提出重建上 古史的任务。于是,考古学 这门产生于西方的学问始为 中国学术界接受,并被视为 摆脱重建历史时缺少材料的 窘境的主要办法,被寄予厚 望。从那个时候始算,中国 考古学发展至今刚刚接近百 年。 当人们还在四处寻觅重 建历史的办法时,常领风气 之先的北京大学在1922年 就在国学门下成立了考古学 研究室。这是中国第一个考 古学研究机构。自此,北大 考古学人在动荡时局中,尽 其所能地开展考古活动,择 其要者,如1927年与斯文 赫定博士共组“中瑞西北科 学考察团”,在新疆开展了 深入的考古历史考察。又如 1944年与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等四单位共组西 北科学考察团,于甘肃各地 开展史前和诸历史时期的田 野考古,收获甚丰。如此等 等。1946年起,北大史学 系由裴文中先生首开考古学 课程,招收研究生,建立博 物馆,志在建设一个完备的 考古学大学教育研究机构。 然而,真正系统的学科 建设则是晚至1952年才开 始的。是年,北大历史系成 立了考古专业。著名考古学 者苏秉琦先生出任专业第一 任主任,宿白先生担任副主 任,延揽群贤,筚路蓝缕, 开启山林。前途虽然远非平 坦,但几代学人风雨同舟, 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终于 将考古专业发展成为学科门 类齐全、专业领域覆盖完整 的考古文博学院。一时之间 ,北大考古学名师荟萃,人 才济济,学术拔群,为全国 高校之牛耳,中国考古之重 镇,在国际上也有极大的影 响力。 北大考古学的历史和中 国考古学的历史一样长,中 国考古学的每次重大进展, 都有北大考古人的贡献.北 大考古学的发展可谓是中国 考古学术发展的代表和缩影 。1954年起,北大考古人 陆续编写出各时段的中国考 古学教材,广为传播,被国 内其他高校采用或摹写,教 材架构的中国历史的考古体 系,也深植学界之中,成为 共识。邹衡先生构建的三代 考古学文化的基本体系,以 及严文明先生有关新石器的 分期和区系体系等,皆为该 时段历史文化的基本框架, 沿用至今,并由苏秉琦先生 集大成为中国考古学区系类 型学说。根据这个学说,考 古学首次总括提出上古中国 文化发展为多元或多元一体 式格局的认识,从根本上改 变了中国历史以黄河流域为 中心的传统认识。1973年 ,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北 大继社科院考古所之后建立 起全国高校中第一座第四纪 地质与考古年代学实验室, 立即在考古资料的年代学研 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以 实验室为依托.开展了多项 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应用于考 古学的尝试,为日后自然科 学技术大量引入考古学研究 做了前瞻性积累。上个世纪 80年代初.北大考古学人即 敏锐洞察到学科即将发生的 从物质文化史研究向全面复 原古代社会研究的深刻转型 ,持续开展聚落考古。到今 天,北大考古学人通过聚落 形态研究古代社会,取得一 系列重要成绩。其在长期聚 落考古实践中摸索形成的田 野考古技术方法和理念,业 已转化为国家文物局指导新 时期全国考古工作的规范标 准。 根植于深厚的学术传统 ,当前的北大考古学研究欣 欣向荣,在传统领域不断深 耕细作,在前沿领域不断开 拓创新,在现代人及其文化 的产生、新石器至青铜时代 早期的精确年代测定、植物 考古和农业起源及其发展、 聚落演变和早期文明、新石 器和青铜时代欧亚草原上的 文化交流、冶金技术的起源 和中国冶金技术体系的形成 与发展、周原聚落与西周国 家形态、基于材料分析的古 代手工业体系分布和产品流 通研究、丝绸之路上的文化 与社会、考古所见汉唐制度 、古代瓷业及产品的海外贸 易等一系列前沿课题上取得 和正在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凭借这些厚重的学术成果. 北大考古学继续扮演着学术 引领者的角色。 2016年,北京大学人文 学部筹划了“北京大学人文 学科文库”建设计划,“北大 考古学研究丛书”是这个文 库的一个组成部分。丛书为 刊布北大考古研究成果提供 了一个极好的平台,尤其得 到当前活跃在学术一线的北 大考古学人的重视,以把自 己最得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 这个平台上为荣。所以,“ 北大考古学研究丛书”势将 成为一个引起国内外学术界 广为关注、高质量的学术园 地。对此,我满怀信心! 2017年6月25日于桂林榕 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