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杨巨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理应发挥国企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对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进行动态跟踪和效果评估。
基于利润初次分配和利润再分配的双重视角,我们对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详细的动态跟踪。追踪剩余价值的运动轨迹,可以将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划分为利润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和利润再分配制度改革,进而详细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的长期变迁。
基于国企自身发展和利润全民共享的动态平衡,我们对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综合效果评估。国企利润初次分配制度改革和再分配制度改革能够较好地解释国企的长期效率变化,因此要推动国企发展以促进共同富裕,就需要深化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改革和支出预算改革。
作者简介
杨巨,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洛威尔分校访问学者,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其他项目多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和重点项目2项,在《政治经济学评论》和《教学与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数篇论文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争议焦点: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如何影响效率与公平
1.2 争议缘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域下的利润分配研究
1.3 争议再续:西方经济学视域下的国企利润分配研究
1.4 争议解读:研判思路与分析方法
1.5 争议认知:结构安排与边际贡献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下的利润分配分析框架
2.1 企业利润分配的相关概念
2.2 马克思主义关于利润分配的相关论述
2.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效果评估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润分配制度演进与大国生产力变迁
3.1 利润分配制度的马克思主义分析与扩展
3.2 英国、美国与日本经验
3.3 中国经验
3.4 中国启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与长期积累效率(1952~2012年)
4.1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动态跟踪
4.2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效果评估假说
4.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效果评估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
5.1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动态跟踪
5.2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效果评估假说
5.3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的效果评估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央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改革研究
6.1 现有相关文献的简要回顾
6.2 马克思利润分配思想对银行利润分配的启示
6.3 进行中央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
6.4 能够继续提高四大行的现金分红率吗?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国外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研究
7.1 国外国企利润分配文献的简要回顾
7.2 国外国企利润分配制度
7.3 国外国企利润分配制度评述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8.1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8.2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政策重点
8.3 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改革的保障措施
8.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序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
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但
是关于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
度改革及其成效的争论没有
消减。当前争论的焦点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如何
影响企业效率与社会公平。
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没
有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
进行全过程跟踪,理论上缺
乏包容性较强的综合分析范
式,实证上没有对改革过程
进行系统的效果评估。深化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关
系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
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指示
,关系到国有企业的健康发
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
功和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有
必要对此进行详细的研究。
本书按照“理论框架构建
—大国历史跟踪—国企长期
历史—中央非金融企业—中
央金融企业—国外经验借鉴
—提出改革建议”的研究思
路展开分析。首先借鉴马克
思的利润分配思想,将利润
分配制度分为利润初次分配
制度和利润再分配制度,按
照“社会目标/社会关系—利
润分配制度—积累的动态”
的基本思路,构建了国有企
业和中央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改革的动态跟踪与效果评估
框架;重新梳理第一次工业
革命以来英美日中四国的发
展历史,追踪利润分配制度
演进与工业生产力变迁过程
,明确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
革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重要作用;接着定位国有资
本经营预算改革的历史坐标
,并将其放在国企利润分配
制度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从
利润初次分配和利润再分配
两个维度,对新中国成立以
来国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重
新进行阶段划分,以较好地
解释国有企业的长期积累效
率变迁情况;然后从收入预
算和支出预算两个方面,对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改革
进行详细的动态跟踪与多维
效果评估;之后结合2020
年发布的文件,以四大行作
为研究对象,分析我国进行
中央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算
的必要性,并分析继续提高
四大行现金分红率的可行性
;此后考察挪成和法国等七
个国家的国企利润分配制度
,明确我国国有企业利润分
配制度的阶段性特点与可能
的改革方向;最后结合之前
的研究结论,从总体思路、
政策重点和保障措施三个方
面,提出国有企业利润分配
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基于该研究思路,本书
得到了以下五个主要观点。
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
企利润分配制度改革是国企
积累效率变迁的重要原因,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较长时间
里,国企积累效率之所以不
断下降,重要原因是国企社
会性负担较重,国企创造的
利润被大量用于进行福利房
、医院和学校建设等非生产
性投资方面。第二,中央非
金融企业的利润上缴已经开
始抑制企业利润率提升,接
下来需要加强对中央企业的
民主管理,以更好地实现生
产资料所有权和利润控制权
相匹配,实现更大程度的生
产资料节约,同时尝试改变
利润上缴的方式,为此可以
先评估企业的长期回报,再
确定长期利润的上缴比例。
第三,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
出主要用于中央非金融企业
自身的改革与发展,这些生
产性支出在一定范围内表现
出较高的经济效率,但是部
分支出的经济效率较低,接
下来要提高生产性支出的效
率,以将更多的收益用于民
生领域。第四,中央金融企
业实际上已经将部分利润上
缴中央财政,但是我国针对
现有利润上缴缺乏统一的预
算管理框架,因此有必要进
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相较
于中央非金融企业,中央金
融企业现有利润上缴比例更
高,上缴的利润主要进入公
共财政,并且现行“汇金模
式”较为成熟,因此需要进
行相对独立的中央国有金融
资本经营预算。第五,国外
国有企业的利润上缴比例普
遍较高,但是上缴的利润并
非全部用于国家公共开支,
较多的国家已经形成或者正
在探索不同的利润再分配方
式,以更好地支持国家创新
发展和为国民提供长远的福
利。
有别于其他研究,本书
主要有五个创新点。第一,
基于利润初次分配制度、利
润再分配制度、积累的动态
、生产资料所有权、社会目
标和社会关系等核心概念,
构建国有企业和中央企业利
润分配制度改革的马克思主
义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第
二,从利润初次分配和利润
再分配两个维度,对新中国
成立以来的国企利润分配制
度改革重新进行阶段划分,
并以此解释国有企业的长期
积累效率变迁情况。第三,
从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个
方面,对中央国有资本经营
预算改革进行详细的动态跟
踪,同时评估其商业性效应
和社会性效应。第四,结合
2020年发布的文件分析进
行中央国有金融资本经营预
算的必要性,探讨四大行现
金分红率变动的内在逻辑以
及进一步提高现金分红率的
前提条件。第五,从利润初
次分配和利润再分配两个方
面,对挪威、法国、英国、
瑞典、芬兰、新西兰和新加
坡七个国家的国企利润分配
制度进行详细的研究与横向
比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