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修订译本)/现象学原典译丛/中国现象学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逻辑学
作者 (德)海德格尔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德国著名思想家马丁·海德格尔1927年在马堡大学开讲座课时的讲义。全书详细研究了《存在与时间》第一部第三篇的中心问题、通过提出作为一切存在领悟之境域的“时间”,来回答引导着此在分析论的、对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式的追问、使读者真正了解到现象学之基本问题的实事内涵与内在体系。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对若干传统存在论题现象学的-批判的讨论。第二部分:对于存在一般之意义的基础存在论追问。存在的基本结构与基本方式。
作者简介
马丁·海德格尔(Heidegger,1889-1976),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作为胡塞尔的学生,他深受价值哲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他的代表性著作包括:《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的问题》《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对哲学的贡献》《林中路》《理性的原则》等。
目录
导论
§1.主题的阐明与大体划分
§2.哲学之概念。哲学与世界观
§3.哲学作为关于存在的科学
§4.关于存在的四个论题以及现象学的基本问题
§5.存在论的方法特性。现象学方法的三个基本环节
§6.讲座提纲
第一部分 对若干传统存在论题现象学的-批判的讨论
第一章 康德的论题:存在不是实在的谓词
§7.康德论题的内涵
§8.对存在或者实存概念的康德式阐释的现象学分析
a)存在(实存、实有、现成存在)、绝对肯定与知觉
b)行知觉、被知觉者、被知觉性。被知觉性与现成者之现成性的差别
§9.对论题所涵问题更为根本的把握与更为彻底的论证之必要性
a)作为实证科学的心理学不足以在存在论上阐明知觉
b)知觉一般之存在建制;意向性与超越性
c)意向性与存在领悟;存在者之被发现性(被知觉性)与存在之被展示性
第二章 源于亚里士多德的中世纪存在论论题:何所是(essentia)与现成存在(existentia)属于存在者之存在建制
§10.该论题的内涵及其传统讨论
a)预先勾勒区分essentia[本质]与existentia[实有、实存]的传统问题情境
b)古代与经院派领悟境域中对esse[存在、是](ens[存在者]),essentia[本质]与existentia[实有]的先行界定
c)经院哲学(托马斯·阿奎那、邓·司各特、苏阿雷茨)对essentia与existentia所做的区别
α)托马斯主义关于entecreato[被造的存在者]中essentia与existentia之间distinctiorealis的学说
β)司各特主义关于entecreato中essentia与existentia之间的distinctiomodalis(formalis)[模态的(形式的)区别]的学说
γ)苏阿雷茨关于entecreato中essentia与existentia之间的distinctiosolarationis的学说
§11.现象学地澄清为第二论题奠基的问题
a)追问essentia与existentia之本源
b)回溯到作为essentia与existentia之隐涵领悟境域的此在对存在者之制作性施为
§12.处理问题的传统方式之不充分奠基的证明
a)制作性施为的意向结构与存在领悟
b)古代的([以及]中世纪的)存在论与康德存在论之间的内在关联
c)限制与转换第二命题的必要性。对存在的基本分说与存在论差异
第三章 近代存在论论题:存在的基本方式是自然之存在(resextensa)与精神之存在(rescogitans)
§13.借助康德对问题的阐释来刻画resextensa与rescogitans之间的存在论差别
a)近代的主体取向,它的非基本存在论动机以及它对传统存在论的依赖
b)康德对自我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看法及其对主体之主体性的规定
α)personalitas transcendentalis[先验的人格性]
β)personalitas psychologica[心理学的人格性]
γ)personalitas moralis[道德的人格性]
c)康德对人(Person)与物(Sache)的存在论划分。作为自在目的自身的人(Person)之存在建制
§14.对康德式解决的批判;证明从原则上提问之必要性
a)对康德阐释personalitas moralis的批判性考察。在回避对其存在方式做存在论基本追问的情形下从存在论上规定道德人格
b)对康德阐释personalitas transcendentalis的批判性考察。康德对我-思之存在论阐释之不可能性之否证
c)“被制作存在”意义上的存在作为(作为有限精神实体的)人格之领悟境域
§15.原则性问题:存在方式之杂多与存在概念一般之统一
a)对此在之生存建制的初步预览;从主体-客体-关系(rescogitansres extensa之间)出发;主体-客体-关系是对“领会存在之存在者”之存在之生存建制之误解
b)以领会存在的方式白行指向存在者;在这种自行指向中吾身之“随同被揭示存在”。实际的-日常的吾身领悟就是从所关切的东西反映回来
c)为了阐明日常的自身领悟而彻底阐释意向性;作为意向性之基础的“在-世界-之中-存在”
α)器具、器具关联脉络与世界;在世与世内性
γ)为何之故;作为非本真的与本真的存在领悟之根据的向来我属性
d)主导问题是存在方式之杂多性与存在概念之统一性;参照该问题所做的分析之成就
第四章 逻辑学之论题:一切存在者,无论其各自的存在方式如何,都可以通过“是”来称谓与谈论。系词之存在
§16.参照逻辑史进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讨论标明系词这个存在论问题
a)亚里士多德那里的、在行联结思维中的陈述之“是”这个意义上的存在
b)霍布斯那里何所是(essentia)境域中的系词之存在
c)J.st.穆勒那里在何所是(essentia)与现实存在(existentia)境域中的系词存在
d)洛采那里的系词之存在与双重判断学说
e)对系词之存在的各种阐释;需要彻底地提出问题
§17.作为系词的存在与现象学的陈述问题
a)对陈述现象的不充分确认与界定
序言
《中国现象学文库》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现象学在汉语学术界引发了
广泛的兴趣,渐成一门显学
。1994年10月在南京成立
中国现象学专业委员会,此
后基本上保持着每年一会一
刊的运作节奏。稍后香港的
现象学学者们在香港独立成
立学会,与设在大陆的中国
现象学专业委员会常有友好
合作,共同推进汉语现象学
哲学事业的发展。
中国现象学学者这些年
来对域外现象学著作的翻译
、对现象学哲学的介绍和研
究著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
质量上均值得称道,在我国
当代西学研究中占据着重要
地位。然而,我们也不能不
看到,中国的现象学事业才
刚刚起步,即便与东亚邻国
日本和韩国相比,我们的译
介和研究也还差了一大截。
又由于缺乏统筹规划,此间
出版的翻译和著述成果散见
于多家出版社,选题杂乱,
不成系统,致使我国现象学
翻译和研究事业未显示整体
推进的全部效应和影响。
有鉴于此,中国现象学
专业委员会与香港中文大学
现象学与当代哲学资料中心
合作,编辑出版《中国现象
学文库》丛书。《文库》分
为“现象学原典译丛”与“现
象学研究丛书”两个系列,
前者收译作,包括现象学经
典与国外现象学研究著作的
汉译;后者收中国学者的现
象学著述。《文库》初期以
整理旧译和旧作为主,逐步
过渡到出版首版作品,希望
汉语学术界现象学方面的主
要成果能以《文库》统一格
式集中推出。
我们期待着学界同人和
广大读者的关心和支持,藉
《文库》这个园地,共同促
进中国的现象学哲学事业的
发展。
《中国现象学文库》编
委会
2007年1月26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3: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