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方志学通论(增订本)/仓修良文集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仓修良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我国方志学大家仓修良先生毕其一生研究方志学所作的通论。主要论及中国方志性质和特点,涉及魏晋南北朝的地记、隋唐五代的图经、宋元方志、明代方志、清代方志、章学诚和方志学、民国时期方志编修与方志学研究、新中国修志事业概述、旧方志的价值和整理、新方志的编纂、新一轮志书的编纂等。该书1990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后,2003年由方志出版社出版过修订本,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在修订本基础上增订,并增补了“胡乔木的方志理论”一章,使内容更为完整和系统。本次出版以2013年版本为底本再版,并收入《仓修良文集》。 作者简介 仓修良(1933-2021),男,汉族,,生于江苏泗阳,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一直在杭州大学历史系任教。1998年国务院决定四校合并,现为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社会兼职: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方志协会学术委员,中国谱牒学会理事,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宁波大学、温州大学兼职教授等。主要研究成果:已出版专著有《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章学诚和<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方志学通论》(齐鲁书社1990年出版)、《章学诚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章学诚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史家史籍史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出版)、《方志学通论》修订本(方志出版社2003年出版)、《仓修良探方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古籍整理有《爝火录》(合作,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出版)、《文史通义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出版)、《文史通义新编新注》(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出版);主编有《中国史学名著评介》上、中、下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990年出版,台湾里仁书局1993年出版)、《史记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汉书辞典》(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二十五史警句妙语辞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等。主持“二十五史辞典丛书”的编纂工作,还曾参加《中国历史大辞典》的编写,并任《史学史》分卷编委,主编和参与编写高校文科教材多种。毕生致力于中国史学史、历史文献学、方志学和谱牒学等方面教学与研究,并在这些方面部有所建树。另发表上述诸方面论文近两百篇。科研成果多次受到国家和省级的奖励。事迹已被收入中外名人辞典三十多种,治学经历已被收入朝华出版社出版的《学林春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殊津贴。 目录 第一章 方志的性质和特点 第一节 方志的性质 第二节 方志的特点 第二章 方志的起源 第一节 关于方志起源的几种看法 第二节 方志应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第三节 方志起源于两汉之地记 第三章 方志发展的第一个阶段——魏晋南北朝的地记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地记发达的原因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记概述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记的内容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记简评 第四章 方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隋唐五代的图经 第一节 隋唐五代图经发达的原因 第二节 图经是一种什么样的著作 第三节 隋唐五代图经发展概况 第四节 隋唐图经的内容 第五节 敦煌图经残卷简介 第六节 《沙州伊州地志》残卷的名称和《沙州都督府图经》残卷版本问题 第七节 敦煌图经残卷的价值和启示 第五章 方志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体例趋于定型的宋元方志 第一节 记人述地再度汇合一体 第二节 宋代方志编修概述 第三节 方志体例趋于定型 第四节 宋代方志述评 第五节 稳步发展的元代方志 第六章 迅速发展的明代方志 第一节 明代方志发展概况 第二节 明代方志编修的特点 第三节 明代方志述评 第七章 进入全盛时期的清代方志 第一节 清代方志编修概况 第二节 清代方志编修的体例 第三节 清代修志中的流派 第八章 民国时期的方志编修与方志学研究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方志编修概况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方志评述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方志学研究概述 第九章 新中国的修志事业概述 第一节 马鞍形的新中国修志事业的发展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第一届志书述评 第十章 章学诚和方志学 第一节 坎坷的一生 第二节 章学诚的方志理论 第三节 章学诚方志理论的三大来源 第十一章 旧方志的价值和整理 第一节 旧方志的价值 第二节 旧方志的整理 第十二章 新方志的编纂 第一节 建立修志机构 第二节 资料的搜集、整理和鉴别 第三节 关于新志编修的几点意见 第十三章 新一轮志书的编纂 第一节 上一轮修志的巨大成就 第二节 上一轮修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上一轮修志中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 第四节 新一轮修志的精品意识 第十四章 胡乔木的方志理论 第一节 胡乔木的生平简述 第二节 明确阐述修志工作和地方志书的性质 第三节 针对志书弊病,提出编纂要求 第四节 确保志书质量的关键在于把好人选关 后记 序言 拙著《方志学通论》 1990年出版,已经13年了 。由于早已脱销,所以学术 界许多朋友都迫切希望我能 够再版。当然,对朋友们的 美意我是很感谢的、但再版 我必须进行修订,并且要作 大的改动。因为此书从撰写 开始至今己经20多年了。 1981年我将《中国古代史 学史简编》书稿交出版社以 后,在给高年级讲授方志学 课的同时,就进行了《方志 学通论》的撰写工作。 1984年完成初稿,经过一 年的修改,1986年初就将 书稿寄给齐鲁书社,这是他 们向我所约之稿。由于当时 出版事业处于低谷,于是这 部书稿在齐鲁书社一下子就 “睡”了五年,直到1990年底 才得以问世。 20年来,学术发展都在 突飞猛进,方志学领域变化 也非常之大,而许多内容我 在研究上也都有了新的进展 。特别是隋唐五代的图经, 这是方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 的阶段,通过对敦煌图经残 卷的研究,完全可以肯定图 经是一种什么著作。此前许 多学者一直认为,图经是以 图为主,亦有人说图经就是 地图加文字说明。虽然我觉 得这些说法都不妥当,但是 反驳的理由并不充分。尽管 当时通过友人帮助,我已经 得到敦煌图经残卷,但还没 有时间进行深入研究。从那 时起,我就将此内容作为研 究课题提出,终因教课任务 重、应酬文章多而一直提不 上议事日程。我也曾和研究 生商量,只要他们愿意研究 撰写,我可以为之提供资料 ,帮助修改,成果是他们的 ,但他们大多也以太难而谢 绝。直到2000年上半年, 我去美国住了半年,去前带 足了有关资料,集中精力总 算将此问题搞清楚了。看到 了图经的庐山真面目,修改 过程中,自然要明明白白地 告诉读者图经是一种什么样 的著作。 拙著既然重点在讲述方 志发展的历史,那么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修志事 业自然也应当有所反映。对 此,大家知道得较多的自然 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 修志事业。这次修志工作不 仅开展的面相当广,而且成 书的品种和数量都创造了奇 迹,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无 法与之相比拟,理所当然应 当大书特书,这是毫无疑义 的。然而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那次修志,自然也不应当忘 记,因为它毕竟是新中国成 立后第一次修志。虽然,后 为政治运动所迫而中断,但 我们在撰写方志发展的历史 时,还是应当给它应有的地 位。它代表方志发展一个特 定的历史阶段,这是任何人 也无法否定的。况且当时同 样是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 怀和指导下开展起来,而各 地也同样是在有关政府组织 下进行工作的,有方志小组 制定的《新方志编修体例草 案》和有关条例,真可谓一 应俱全。虽然时间很短,其 实已初见成效,修出了数以 百计的县市志初稿。今天所 能见到的有些志书,内容、 体例也还相当不错,但一直 不被人们所重视。所以这次 修改过程中,我着意搜集了 相关的资料,将当时的修志 过程写入其中,让更多的人 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修 志工作的概况,以便将来人 们研究新中国修志事业时, 不再将这一段修志历史遗忘 ! 修志界同仁都已知道, 全国地方志第三次工作会议 已经开过,这次会议实际上 是动员并部署新一轮修志工 作,这就是说新一轮修志工 作已经开始。那么新一轮志 书究竟应当如何修法呢?实 际上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原 副组长王忍之同志已经提出 了具体要求,认为新一轮修 志有两大任务,一个是“续” ,一个是“修”,“这次修志 应该做到既修又续,不能偏 废”。按照我的理解,就是 在上一部志书的基础上,加 以修正、补充和续修,而不 是摆脱上一部志书,紧接下 去搞续修。他指出,“修”也 是新一轮修志重要的、不应 该忽视的任务,不能只讲“ 续”,不讲“修”。他提出新 一轮修志的全过程是在上一 部志书的基础上,“好的保 留,错的纠正,漏的补上, 长的精简,如果这些工作做 好了,再加上时间上把它延 伸,新的续上,新一轮的修 志工作就完成得更全面。摆 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部新 的、更好的志书,既有最近 一段历史的新史料,又有对 上一部志书的提高、修正。 这次修志应做到既修又续, 不能偏废”①。我觉得王忍 之同志所提出的要求是非常 切合实际的。因为第一轮所 修志书中有许多应当写而没 有写的内容,漏得实在太多 了,这些漏并不是某个小问 题的遗漏,而是整段的历史 丢了。不少志书对民国时期 的内容基本上未记载,是不 是整段的历史丢了?“文革” 十年不记载,是不是成片的 历史丢了?“大跃进”、人民 公社所产生的负面效应略而 不载,是不是没有全面地、 完整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 ?诸如此类,这些内容有谁 能说它不重要呢?就连获得 全国一等奖的《绍兴市志》 主编任桂全同志也不得不承 认,他们的《绍兴市志》在 这些方面也确实还存在着缺 陷。按理讲,在新一轮修志 中对其加以补写乃是名正言 顺之事,否则,难道要留给 子孙后代再去补吗?作为指 导小组负责人的王忍之,在 新一轮修志开始之前提出这 个要求是有针对性的。所以 在我看来,这个要求提得非 常及时,非常切合实际。上 一届修志中没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