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激荡江海五千年(精)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金伟忻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绵延千里的江苏黄海岸线,是一片丰厚多元的“文化时空”存在:这里既有远古的传说,也有丰沛的历史遗存;既汇聚过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也流传着震撼心灵的生命传奇。
作者独辟蹊径,寻古探幽,在“江海文化带”的宏远时空中,审视海洋文化和长江文化互为交融、生长、兴衰与传播的历史,以其开阔的文化视野,独特的叙事视角,优美的散文笔触,打开折叠千年的丰厚文脉,点亮历史深处的关联“碎片”,生动呈现出一曲激荡五千年的“江海交响乐”。
作者简介
金伟忻,1958年3月生,江苏盐城人。历任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中国江苏网总编辑、《新华日报》副总编辑、江苏省副刊协会会长、江苏文化记者协会理事长。高级记者、江苏省高校新闻院系特聘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
办报、办网、撰写大型专题片解说词。是江苏新闻界的“三栖”人。发表文化散文、诗歌及各类新闻作品1600多篇,达260多万字。策划、主持制作的大型网络专题《祭·忆》、网络评论《拒绝空谈:需从学会“不念稿子”做起》、《中美科普国际连线之极端天气》分别荣获中国新闻奖一、二、三等奖。先后有近30篇文章获得全国党报、党刊、江苏省报纸优秀新闻奖和江苏省网络好新闻奖一、二等奖;主持中国江苏网改版转型,创建中其江苏省委新闻网、江苏国际在线、江苏文明网、江苏省纪委政风热线、紫金文创平台等20多个政务网站及频道。
目录
海岸线,生长的自然史诗
羽山,千古叩问
始皇的海洋迷思与方士们的局
孔子望海与千年文化奇山
黄海文化带寻望
激荡江海五千年
范仲淹的“海陵朋友圈”
江南湖海
堤越千年
运河时代,一座都城的兴衰
伯渎河:悠远的交响
走向海洋的都城回声
浦东之东
“海洋基因”:孙悟空的性格密码
序言
时空折叠中的江海文脉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
虚无缥缈间。”宏阔博大的
黄海,常常令我梦魂牵绕。
我自知,那是一种源自
家乡地域的深沉依恋,一种
挥之不去的文化心结,更是
一种探索未知的内心向往。
江河湖海,纵横奔流,
万川朝宗。千万年来,在江
苏大地上,无论是奔腾不息
的长江,还是肆虐不羁的淮
水,抑或是黄河决堤一泻千
里的滚滚泥沙,无不带着人
们的悲情与欢乐、苦难与辉
煌、现实与希冀,恒久地汇
入到那片深广的海洋之中。
海纳百川,不只昭示了江苏
的开放与博大,更造就了江
苏文化深沉兼容的精神与品
质。
在江苏文化的悠远叙事
中,常常会有不同的表达:
如以水为形态来呈现的,有
运河文化、太湖文化、长江
文化、里下河文化;如以地
域特质形态来表达的,有淮
扬文化、吴越文化、楚汉文
化;还有以特定的自然资源
与人文现象来叙事的,如盐
文化、园林文化、吴歌文化
等。唯独缺少以漫长的海岸
线为流域视点的黄海文化研
究,因此也常常被人们习惯
性地遮蔽,这不能不说是一
种认知上的局限。
从自然史的视角看,黄
海是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
海,位于我国与朝鲜半岛之
间。黄海从胶东半岛成山角
到朝鲜的长山串之间海面最
窄,习惯上以此线将黄海分
为北黄海和南黄海两部分。
北黄海面积约8.1万平方千
米,南黄海面积约40.9万平
方千米。
我国濒临黄海的主要行
政区有辽宁、山东和江苏三
省,主要沿海城市有大连、
丹东、日照、青岛、烟台、
威海、连云港、盐城、南通
。在江苏境内的黄海岸线,
从连云港到南通达千余千米
。再从纵向的历史维度审视
,东夷文化、辽海文化、齐
鲁文化、吴越文化、运河文
化、江南文化,都与黄海海
岸线特有的地理涵养有着密
不可分的内在关联。俯察古
今,这里都是一个丰厚多元
的“文化时空”存在:既有远
古的传说,也有丰沛的历史
遗存;既汇聚过无数惊心动
魄的历史风云,也流传着绵
延久远的时代传奇。
相传五帝时期,这里发
生了一场巨大的洪水,《尚
书·尧典》载:“汤汤洪水方
割,荡荡怀山襄陵。”大禹
的父亲鲧奉命治水失败,最
后舜“殛鲧于羽山”(《山海
经·海内经》)。专家们考
证,史书记载的羽山,就是
今天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
海县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
交界处的羽山。
连云港将军崖上刻有人
类最早仰望星空的崖画遗存
,专家推测在距今6000年
至4500年。秦始皇四次巡
游东海,直接下令徐巿出海
求仙,并使得此风绵延千年
不绝。孔子登临过的文化名
山孔望山,早于敦煌两百多
年就刻凿了佛道合一的摩崖
石刻群。
1973年8月,海安出土了
距今约5800年至5000年的“
青墩文化遗址”,呈现出五
千多年前那些“青墩人”在这
片原野上的生存状态以及融
入江海之间的烟火气息。
二十世纪末,在泰州兴
化市林湖乡,又先后发现了
“南荡文化遗址”和“影山头
遗址”,从中又一次发掘出
许多陶鼎、壶、瓮、盆等生
活器皿和石刀、锛、凿、骨
锥等生产用具,其年代为距
今约6000年至5500年。
春秋五霸中最早建立水
军的吴王夫差,为实现北伐
齐国称霸中原的目标,以举
国之力在扬州建邗城、挖邗
沟,催生了此后流经千年的
大运河伟大工程。汉文帝和
景帝期间,吴王刘濞为实现
其篡国上位的野心,开凿了
沿海最早的人工运盐河,使
泰州、盐城、南通的盐业开
发持久勃兴。唐代扬州鉴真
和尚先后五次失败、第六次
东渡日本成功,把大唐的佛
教和文化艺术传播到日本。
北宋名相范仲淹早年在东台
西溪(今江苏省盐城市东台
市西溪,当时属泰州)任盐
官时,看到海堤年久失修海
潮泛滥,百姓屋毁人亡,不
惜越职上书朝廷获得支持,
带领数万民工修筑了历经千
年的捍海堰——“范公堤”。
这些都是沿海文化带被载入
史册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引人
瞩目的文化现象。
这里孕育了一批批胸怀
天下的杰出人才。如东吴时
期从海陵走出去的名将吕岱
,泰州宋代著名教育家胡瑗
、平民哲学家王艮,盐城身
背宋代小皇帝壮烈蹈海的陆
秀夫、带领十八盐民在草堰
举旗反元的张士诚,开创士
商新时代的南通状元张謇,
等等。
这里还孕育了敢于标新
立异的“文学圈”。如横空出
世的神魔小说《西游记》,
风靡民间书肆的《水浒传》
,金陵一时纸贵的《红楼梦
》,与道教传播兴盛关联的
《封神演义》,还有引领画
坛的扬州八怪,写有“盐场
今乐府”的平民诗人吴嘉纪
……这些作品、这些文人成
为矗立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
一座座令人仰望的峰峦峻岭

如果从海洋经济的视角
审视,我们同样可以感知到
江苏自古以来,日渐兴盛的
“海商”“盐商”经济中的海洋
基因。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
霸争雄,到唐、宋、元、明
、清的政权迭代,不同朝代
的经济勃兴与朝廷兴衰,也
或多或少与其对长江和海洋
的认知深度密切相关。毫无
疑问,确立“江海文化带”的
视野与理念,有助于我们从
当下狭小的行政地域单元提
升到黄海与长江流域的层面
去思考
导语
以黄海岸线为轴,洞察江海文脉;从地域流变著力,钩沉历史传奇。
一部另辟蹊径的自然史诗,一场纵横千年的文化激荡。
作者认为,历史应该在现代思维的深度解读下,成为开阔眼界的一场思想盛宴,成为启迪思考的一种心灵慰藉。穿越多维时空,用轻灵优美的散文笔触,打开折叠千年的江海文脉,钩沉淹没在岁月深处的历史传奇,再现其悠远的城市兴衰、地域变迁和人文现象,这是一种应有的文化自觉。
书评(媒体评论)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穿越
这片独有的江河湖海、灵山
名丘,锻造了世界文明史上
那颗耀眼的明珠,所有这些
辉煌流淌在作者的笔端,汇
集于此书的字里行间,大气
磅礴,汹涌澎湃,卷起千堆
雪,激荡五千年,面朝大海
,奔向未来。作品虽不是字
字珠玑、鬼斧神工,却也有
惊天地、泣鬼神之气魄。
——丁帆
江海的奔涌,历史的痕
印,组成了文字的盛宴——
《激荡江海五千年》值得一
读。
——范小青
一本关于海洋文化的精
心之作,读了让人增加知识

——叶兆言
以文字折叠江海,以空
间凝固时间,纵横捭阖于悠
悠天地间。在苍茫辽阔的时
空中,或叙述,或描写,或
抒情,或议论,或对话,或
沉吟,融山水、自然、人文
、历史、现实、社会、人性
于一体,打开了文化散文的
新境界。
——王尧
精彩页
我的思绪,飞扬在苏北那一片逶迤的海陆岸线之间。
行走在苏北沿海,蜿蜒的海堤是一条通途,更是一道风景。信步海堤之上,面朝大海,迎风而立,远望迅即而过的飞鸟群阵,聆听滩涂深处的潮汐回声,你能体悟到大海澎湃的心跳与悠长的呼吸。
在中国蓝色版图上,黄海无疑是最具独特禀赋的一片海域。它没有南海清澈宜人的湛蓝,没有东海嶙峋山石的厚重,却有吐纳江河的气度,浩瀚博大的雄浑,丰富共生的包容,孕育着不断生长的空间,滋养了绵延千年的沿海文明。
千万年来,黄海海岸线留给我们的是一个渐行渐退的身姿,它的身后却是绵延生长的万顷田畴,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繁华喧嚣的城市。
穿越遥远的时空,审视黄海漫长逶迤的海岸线,它曾经离我们很近。
在浩瀚的黄海与广袤的苏北陆地之间,有着一道道穿越时空自然进退的古滨线,古地理学家们称之为“贝壳砂堤”。它是大自然生态系统变迁的历史见证,也是海洋潮汐滋养人类的自然记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专家们先后在涟水陈家沟、连云港与阜宁等地的考古中发现,在苏北海陆之间分布着四条“贝壳砂堤”:他们从小牡蛎和其他沉积物的提取物的检测结果中,揭示了历经万年海陆架演变的自然信息。
在距今15 000年左右的末次冰盛期,黄海的古岸线即已退却到现在的陆架边缘。距今7000年至6500年,随着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从渤海湾西部到苏北中部,再到上海地区一带,一场蓄积已久的全新世大海侵终于爆发了。
我们可以遥想那场惊天动地的历史场景:烟波浩渺的黄海显露出逆天的狂野,以其不可阻挡的洪荒之力荡涤着一切。天地之间,海啸狂涌似狼奔豕突,浊浪滔天如万雷轰鸣,一切鲜活的生物瞬间都葬身于漫天浑浊的泥沙之中。一次次冲击,一波波坚守,在斗转星移中大海与陆地的拼杀终于渐趋平静,而浪潮退后留下的各种贝壳,则沉积为第一道贝壳砂堤。正是这次海洋深处的怦然悸动,苏北沿海的岸线由此大致发育成形:自赣榆绕过中云台,经灌云,再过灌南、涟水,从建湖的西岗至海安、泰州、扬州一线。
黄海有其自我的生命和生长律动。在距今5500年至3100年,海平面频繁升降,使得海侵事件频发,此后在不同时序中沉积的另外三道贝壳砂堤,也分别给我们勾画出海洋与大陆架渐次演变的进程。其中,里下河地区就是在大海侵中沉没为一片浅海,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更替,它又蜕变为河汊密布的一汪淡水湿地。
布封在他著名的《自然史》中说:“大自然是与物质、空间和时间共存的,所以它的历史也就是所有物质、所有地点、所有时期的历史。”是的,这其中有多少激变在人类有记忆之前就已发生了,又有多少变迁被我们完全遗忘了!
如果说3000多年前黄海的岸线迁移,更多的是靠着海河之间内在的运行力量,那么人类“无序”行为所造成的破坏性“蝴蝶效应”,则要远甚于大自然的“海侵”事件。其中,最大的人祸莫过于三次“以水代兵”的战争,即1128年的人为黄河决堤、1194年的黄河阳武决口夺淮和1938年的花园口炸堤。
《尚书·禹贡》记载:“导淮自桐柏,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纵观中国古代的水系,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的淮河,流经安徽北部,在盱眙以下,与来自北面的沂、泗水汇合,经淮阴、涟水到云梯关外人海。而当时扬州的“贡道”,则“沿于江、海,达于淮、泗”。另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秋,吴筑邗沟,“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人湖”。周敬王三十八年(前482),吴王夫差北上黄池会盟时,越军曾从沿海北上驶入淮水,出其不意地断了吴王归路,这是一次智慧而又成功的军事奇袭。
进入十二世纪,频繁的战争终于打破了黄河与淮河之间的水系平衡。南宋建炎二年(1128),东京留守杜充曾借黄河决堤,企图以黄河之水阻遏金人南下,结果未能阻挡住金人,却开启了人为借力黄河决口的恶例。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黄河在阳武决口。当时的金人统治者也以水代兵,利用黄河的洪水肆意杀人,侵扰南宋,致使暴虐的黄河之水挟带着高原的泥沙,在千里淮北大平原倾泻而下。一时间,泽地千里,满目疮痍,无数的支流和湖泊或被淤浅,或被荒废。在黄淮合流的冲击下,洪水四处泛滥,苏北淮阴以下人海河道被夷为平地。让金人统治者料想不到的是,他们残暴的权力“任性”,却引发了一场绵延千年的“蝴蝶效应”:由此次黄河决口引发的水系和生态环境的重大变迁,使千里淮河开始了长达七百多年的无穷水患,一万多亿吨黄沙的倾泻淤积,直接改变了淮河水道的走势,也使黄海海岸线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向大海深处推进。
P2-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