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守望秦岭(上下)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乐途 |
出版社 | 西安地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将大自然与人文历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辅以照片、速写、示意图等,以其深度及厚度面向广大喜爱户外探险和旅行的读者,开启了户外探险旅行的新内容。本书上篇主要内容包括秦岭的古道行记,如崤函古道行、子午古道行、蓝关古道行等,下篇主要内容包括徒步秦岭行记,如徒步穿越大寺等。 作者简介 乐途(李刚),工艺美术师,装饰技师,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国家级攀岩教练,热爱户外,崇尚自然,乐于分享。1998年涉足户外,组织户外活动四百余次。在几十年的徒步旅行中,踏遍了大半个中国,所到之处除了用详尽的文字记录走过的心路,还喜欢用镜头将旅途中的快乐与艰辛带回家,井且配以精美的速写。 本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的人生原则,停不下的脚步—— 矢志做一个快乐的,贪心的,时尚的,认真的旅行者。 目录 快乐在途中 老家的乐途和我景仰的那种旅行 自序 上册 由函谷关出发 ——崤函古道行 寻梦长亭问古道 ——子午古道支线行 蓝关落日映秦岭 ——蓝关古道行 秦岭独有终南远 ——秦楚古道行 青山一路到野村 ——西江古道行 夜半明月照天华 ——天华山古道行 在秦岭深处追寻古老的传说 ——佛坪古道行 寻找秦岭里的古老邮路 ——古道邮路行 古道新场说旧梦 ——宁陕西道行 长安回望绣成堆 ——子午古道单车行 别来汤峪梦中行 ——汤峪古道行 探寻神秘的鄠宁古道 ——高冠古道行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傥骆古道行·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傥骆古道行·下 下册 秦岭巅峰,太白山之吻 ——徒步穿越秦岭最高峰太白山 草链岭上风似刀,乱石坪下月如霜 ——徒步穿越秦岭东部最高峰草链岭 天上人间 ——徒步穿越西牛背梁 牛背梁情结的了断 ——徒步纵穿牛背梁 行走在秦岭最美的山脊上 ——徒步穿越鹿角梁 灿烂的春,辉煌的路 ——徒步穿越大寺 四十里水峡 ——徒步穿越田峪河 生死首阳山 ——徒步穿越首阳山 徒步者的天堂,美丽的秦岭山脊 ——徒步穿越黄桶梁、东梁 远去的凉风垭 ——徒步穿越凉风垭一三官庙一光头山一老县城一黄柏塬 走进旷野 ——徒步穿越鲁班寨一光头山 狂风暴雪过太白 ——徒步穿越厚畛子一跑马梁一都督门一老县城 大秦岭,我的神往之地 ——徒步穿越厚畛子一太白山一鹦鸽嘴 龙脊上的行走 ——徒步穿越秦岭主脊 秦岭之巅,穿行在花海之中 ——徒步穿越鳌山 探寻红军的足迹 ——徒步穿越华阳、二郎坝 南秦岭,光头山 ——徒步穿越南秦岭光头山 深度穿越秦岭南部最高峰紫柏山 ——徒步穿越紫柏山 百草千花三滩路 ——徒步穿越西秦岭的最后秘境三滩 大秦岭的优胜美地 ——徒步西秦岭最高峰措美峰 高天之下 ——徒步西秦岭池扎拉山 秦岭的告别之旅 ——徒步终结地西塬 后记 序言 快乐在途中 王安泉 他发微信,自称乐途。 朋友微信,呼他乐途。他的 网名,署的是乐途。驴友相 见,叫他乐途。于是,就这 么乐途、乐途地叫开了。乐 途眯起眼睛笑笑,乐意也享 受。一直叫下来,渐渐忘了 他的真姓名。 知己驴友组队出行,出 彩的要算乐途了。 乐途个子高,人瘦削。 挽起袖子,他的胳膊肉虽少 ,却像石雕般瓷实。摘了帽 子眼镜,他的眼窝深、鼻子 尖、颧骨高、腮肉少、额颅 宽。从鼻翼刻到唇边的线条 ,显出几分刚毅干练,透出 几分幽默慧心。这些面相特 点,衬托出他饱经高山峡谷 的风霜冰雪浸染的脸色,有 了铮铮铁骨的棱角,透着千 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 乐途瘦得特别。或许是 他酷爱爬山练成的,或许是 他做行前准备攻略操劳的, 或许是他途中跑前跑后照顾 驴友疲惫的,或许是生活磨 砺、工作重压形成的。乐途 徒步爬山起步早,是西安驴 友中爬出了大名堂的人。过 往的年月,穿越秦岭成了他 每天的正经事。聚会时,和 朋友聊的是爬山。有人提起 其他话头,他立马说跑题了 ,咱谝正经事。驴友谝山上 的奇遇和险境,探讨应当如 何沉着机智地果断应对。扯 起山上的美景和文化,说的 糗事好多好幽默。驴友议论 下一次爬山路线,你说这儿 ,他说那儿,一时没有个定 准。争论起来,总是搬出乐 途拿主意,说去哪儿就去哪 儿。三句话不离本行,乐途 的微信不是说人家爬山的经 验,就是谈装备用途的更新 ;不是晒爬山的关图和速写 ,就是写爬山的美文,忙忙 乎乎的。 上了路,乐途的重要事 情多着呢!运气好的时候, 风和日丽,驴友一路轻松畅 快。运气不好的时候,老天 不帮忙,走进大雾里、云彩 中、阴雨天、风搅雪、石海 畔、密林间、荒草丛,很容 易迷路,四面看不清,路面 看不准,下一步不知道该咋 走。这时,千万得沉住气, 可不敢凭一时冲动,拍脑袋 、拍胸口贸然抬脚,一旦走 错路,一步走错步步错。驴 友看地图路线的,用指南针 定方向的,凭经验选择路线 的,翻查手机导航图片的, 什么八脚爪谷歌地图、腾讯 地图挨个儿查。到底怎么走 ,各说各的,意见分歧,甚 至针锋相对,怎么办?大家 信谁呢?眼睛一起看着瘦削 的乐途斟酌定夺。乐途考量 驴友的意见,拿出他的见解 ,谁个不服气,也得保留意 见跟上驴队走。大家检查行 李,背起装备,抡起手杖, 跟上乐途开走了。徒步穿越 ,谁也不许拉单帮,惨痛亡 命的教训太多了。 谁敢拍胸口说不迷路? 除非神仙。那次走大寺,上 了大梁,大家心情超级好。 开心地照相啊!说啊!唱啊 !乐途一路思量,这条路是 他首开的,老是原路走来走 去,转个大弯没劲,咋不来 点创新的。这话提出来,驴 友响应,那就从大梁直切下 去,走个捷径,创条新路。 其实,乐途在地图上做 过功课,估摸捷径的风险系 数可以忽略。可是,预测的 路线和实际相差还是蛮大的 。乐途走过千山,经过万险 ,沉着冷静地说:“没有路 ,蹬出来!” 西安的户外爱好者谁不 梦想穿越秦岭。乐途践行这 个梦想,筹划穿越著名的秦 岭太白山与六条古道遗迹。 六条古道,乐途耳熟能详, 同是从关中到汉中,傥骆古 道的路途捷近,比其他古道 少了一二百里。路短,山大 ,崖陡;水深浪打流更急, 咋过啊?加上两地通了公路 、铁路,这条古道废弃了几 十年,桥塌路基垮,荆棘杂 树生,塌方乱石堆。前些年 ,几个贩牛人走过这条古道 ,乐途去找,没寻见贩牛人 。骆峪村的马支书热心,和 原先住在古道边的一位村民 说,去给乐途他们带路。时 间选在元旦,走骆峪到厚畛 子一段,春节走秦岭到傥峪 一段。 我的天,咋能选秦岭最 冷的天气呢?乐途说,寒冬 林子草丛落了叶,视野开阔 看得远,古道从荒草杂树中 露出身,驴友前后好照应。 乐途一行摸黑到中途的八斗 河。精疲力竭的乐途,看见 宝刚和我,高兴地扑过来握 手、拥抱、拍肩膀。宝刚驾 车和我进山,车子停在八斗 河,我俩安排了晚饭,又步 行了十来里,跨河攀山越岭 ,接上跋涉了几天的山中众 驴友。晚上吃了一顿热乎饭 ,喝酒解乏,歇在村民家里 。 宝刚好友热心肠,在一 家画报社当过摄影师,是驴 友乐途的铁杆粉丝,给驴友 照了一大堆关图。乐途一行 每次穿越秦岭,大都由他驾 车送迎。乐途组织穿越,攻 略总是做得详细扎实,如有 拿不定主意的地方,总会请 教喀什、豹子、同行、宝刚 等人,他们也都能给出一些 “金点子”。喀什、零三、同 行和宝刚一些山友又都做得 一手好菜,途中只要时间允 许,品尝他们的关食,是旅 途上大家的期望、乐趣和福 分。像他们这样的铁杆粉丝 ,乐途有一大群。 乐途是驴友中的驴头, 是驴头中的强驴。乐途有个 恒久不变的信念,识读、研 究沿途的文化遗迹,探索沿 途的历史地理人文,寻找社 会皱褶里的文明碎片,深掘 隐藏深处的人文信息。他走 过秦岭,走过国内的著名线 路,走过国外的一些线路。 乐途的智慧是在穿越仙境和 险境中显现的,每次遇到险 情和不测,镇定自若地处置 导语 《守望秦岭》用行走的特殊感悟和旅行者的诗意抒怀,用流浪者的脚步和探险者的勇气描绘了路途上的生活,讲述了秦岭中古道的故事。 本书的上册,就是集秦岭古道大成之系统呈现。下册可谓是一本秦岭探险的指南,在乐途兄娓娓道来的故事中,有极其丰富的一手的野外经验。 后记 没有结束的旅程,我仍 然在路上。 喜欢大自然是我与生俱 来的本能,并时常被美丽的 风景和壮丽的风光所感动, 震撼之余便喜欢写几句心得 体会,画几笔山石草木,用 于抒发对大自然那种似懂非 懂的情感。拜托比较早地遇 到了户外旅行这个概念传入 中国的时机,毫不犹豫地投 入之中。在二十多年的户外 旅行中,我依然习惯于揣着 小笔记本和背着画本不停地 写写画画,将旅途上的所见 所遇所感,用文字和线条记 录下来。 每次旅行回来,我都会 很认真地写一篇游记,发到 论坛里,与大家分享旅途中 的酸甜苦辣,奇闻异事。经 常会收到热心的读者让我出 一本书的建议。起初并没有 把这个建议当一回事儿,时 间长了,朋友们说的多了, 也会让我认真思考是不是应 该在我人生的旅途中留下一 点儿什么可以留存的东西? 近几年来我渐渐放缓了 徒步旅行的脚步,并开始着 手整理手中的文字。在缓慢 的整理过程中,等待着出版 发行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关心我的朋友们依然认 为我还在路上,不管脚步是 否停下,心一直在远行。我 喜欢“在路上”这三个字,更 喜欢老狼的《我依然在路上 》那首歌。我不是“行者”, 更不是“旅行家”,只是走过 了一些路,凭着一点儿经历 和一支笔,在我的梦境中书 写绘画,记录着我的户外生 活一次次谈不上传奇的平淡 故事。 当我在上百篇秦岭游记 中遴选出几十篇文字,组成 了此部《守望秦岭》的章节 时,距离整理初稿已经过去 了整整两年时间。敲完最后 一个字,我长出口气,窗外 早已经是寒风凛冽,雪花飞 舞的严冬季节。 整理文字犹如在旅途中 负重前行,既付出了精力与 艰辛,也在这个过程中享受 了快乐与幸福。本书分为上 下两大部分,上部为《古道 旅行》;下部为《徒步旅行 》。游记以大量图文真实的 展示了隐藏于浩大秦岭山脉 的千年历史。描绘了大秦岭 震撼人心的自然景观,并穿 插了我对行走秦岭过程中所 触发的思考与感想。 所有的文字一如我内心 深处的温暖,终于可以静静 地掩卷回顾一番,并将力穿 纸背的努力与真诚,毫无保 留地传递给同样热爱秦岭的 读者们。 对中国龙脉秦岭的热爱 ,促使我背负行囊,从秦岭 东走到秦岭西,长途跋涉中 完成对秦岭的亲密接触。 秦岭山脉到处遗留着丰 富的历史故事,为了厘清这 里蕴藏的悠久历史,我走过 一条条楚道与蜀道,在千里 寻觅中,我感悟着历史,眷 恋着山川,体验着人生,思 考着命运。 在一程程地行走中,我 听着当地人的讲述,又将这 些远方的故事,用文字传达 给热衷于秦岭文化的读者, 也许,这才是“在路上”的真 正内涵与真实意义。 秦岭山脉的自然景观如 同它所蕴含的历史故事一样 让人震撼,令人感动,使人 折服。于是我便不停歇地行 走在高山峡谷,森林河川, 在高山之巅寻找通往天堂的 路径,这样的过程往往非常 美妙令人难忘。 在这些探索自然的旅途 上,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新 鲜事,许多都是我平生第一 次遇到,他们不但丰富了我 的知识,也充实了我的生命 ,让我认识了这个奇幻的世 界。 岁月流逝,多少次我高 唱着《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的歌曲,背上行囊,踏上 旅途,寻找一种自我意识的 觉醒,在旅途中让生命之火 重新燃烧。 在路上,我会思考:我 们为什么去旅行,远方究竟 有什么东西在吸引我们的眼 睛?面对社会主流价值观, 我该如何坚持自我追求? 有了清晰的认识,漫漫 旅途便没有困惑和疑虑,当 我经历了最初的茫然后,便 是脚踏实地的去执着的攀登 。 人生没有来世,走好今 天的路,就是为自己而活, 为理想而活,才会不枉此生 。我希望把我在路上的遇见 分享给更多的人,这些经历 或故事犹如一盏盏明灯,照 亮你憧憬生命的心火。 为自己喜爱的事情奔忙 ,这应该是我们最渴望的人 生旅程,远方在向我们招手 ,前方是辽阔的天空。虽然 人生旅途漫长,我们怎么去 走,都走不完,但是只要认 定了目标,我们就绝不放弃 ,绝不动摇,直至攀登上人 生旅途的最高峰。 户外旅程是大家所共有 的经历,我们一起攀登,我 们一起行走,我们一起露营 ,我们一起追寻关好的梦想 。旅途中的人不会说客套话 ,你我有缘相逢在旅途,就 一定是秦岭的拥趸。 《守望秦岭》能够付梓 出版,我要真心地感谢您们 的无私支持与鼎力帮助,感 谢的话说的再多都不能表达 我心中对您们的感激之情, 在此特别感谢支持我的朋友 :十八、林夕、喀什、同行 、保刚、榕树、渔夫、张丽 、李进、邹憾、平虎、九姐 、刘琼、李延、红小兵、紫 苏、爆米花、方公子、李东 宁、云烟、君成、零三、袁 哥、十一哥、王领导…… 因为篇幅关系,不能把 帮助我的朋友们一一感谢, 再此,谨致于行走大秦岭旅 途上每一位同行的朋友和遇 到的每一位行者与路人。 感谢我的家人,因为如 果没有他们的支持、理解和 爱护,我是走不到今天的。 再次真挚的感谢所有为 本 精彩页 向往函谷关 因为喜欢历史,一直以来醉心于古道关隘的探究。这其中尤其向往充满传奇色彩的函谷关。二十年前曾经两次登临函谷关城楼,在城楼的碑文中读到这样一句话:桃林大路,东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号曰天险。 我站在城楼上眺望历史,被一条深深的沟壑小道吸引,不由得联想到曾经被漫漫黄沙尘封的函关古道,千年前的雷鸣战鼓、震天杀声似乎就在眼前。面对苍茫荒芜的函谷关古战场,我发誓,一定要亲自走一趟崤函古道。 城关门楼上有历代石碑,第一个便是一通唐太宗李世民的《入潼关》——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霜峰直临道,冰河曲绕城……弃需怀远志。封泥负壮情……唐太宗在隆冬季节走过崤函古道,被雄伟的函谷关和千里冰封的黄河所震撼,字里行间流露出称雄天下的豪盛气势,成就千古帝业的伟大抱负,尽显一代王者风范。 在众多碑刻中有一通石碑,尤其引起我的注意,这是元代官吏及诗人张养浩写的《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凝视之中,不觉心里寒凉,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然受苦。看罢,不由得长叹一声,赞叹他怜民爱国的情怀。 登罢城楼,北去黄河,跳进浑浊的大河,洗了个正宗的黄沙泥浴,然后坐在灵宝老城墙上,眺望大河对岸的中条山脉。 时光转换,谁曾料想,探秘秦岭古道的第一站就从函谷关开始。 约上同样热爱历史的方公子和王领导一同出发。 回望一眼留在身后的城市,这种没有仪式感的告别很特殊,有一种逃离或者挣脱的感觉,随之而来的便是内心深处释放出的轻松感。 豫西小城灵宝 长途车晃了三个多小时,下午五点我们到达河南省灵宝市。这里年味很浓,大街小巷各家门前张贴着对联,悬挂着灯笼。 我们背着大包、小包,寻找可以填饱肚子的地方。转了半天,才在街边找到一家四川饭馆。三个人围桌坐定,跑堂的端上茶水,问我们来些什么菜。王领导说:“简单点吧,就来三份罐罐面。” 我们拼了一盘凉菜,叫了一瓶双沟大曲,在豫西小城的黄昏中举杯碰盏,寻找过年的感觉。小城虽然寂寥,小店虽然空荡,但我们三人却是那样的快活,尽情享受着小城年夜的幸福时光。老板娘闲来无事,端杯热茶凑过来,问我们是不是要去老灵宝玩。 我没有听说过老灵宝,赶紧问老板娘:“老灵宝在哪里?” 老板娘拉个凳子过来,卸了围裙,点燃一支香烟,坐在炉子旁边对我们说:“灵宝老县城原来在黄河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建三门峡水电站,才将县城迁移到现在这个位置。”她弹去烟灰,继续说道:“其实,后来黄河水根本没有淹到老县城,老城拆了实在是可惜,你们知道灵宝原来叫啥吗?” 我摇摇头说:“不知道。” 老板娘说:“灵宝原来叫桃林县。你们知道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夸父逐日’吗?传说就是那个逐日的夸父把手杖撂到这里,这地方就变成了一片桃林。唐朝以前这里就叫桃林,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收到了老子托来的一个梦,说在当年他著经之地,也就是今天的函谷关,藏有灵符一枚,得此灵符者可永享江山。于是,唐玄宗赶紧命人去寻找,果然得到一个桃木简符。梦应验后唐玄宗随即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又将桃林县改为灵宝县。”她说完,脸上带着满意的微笑。 我对老板娘说:“我们想去走一趟函谷关古道。”老板娘笑着说:“那挺好啊,我们把那条古道叫‘崤函古道’,至少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时候从中原去关中,中间隔着一座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崤山,崤山是从秦岭山脉延续过来的一条支脉,横在陕西和河南之间,与黄河北岸的中条山遥相呼应,函谷关就位于崤山的一条最大的山谷里。函谷关是古时候人们进出关中唯一便捷的通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形容函谷关的。秦国之所以成就了霸业,也是因为据守函谷天险,可以虎视六国。” 老板娘看上去有五十多岁,穿着整洁,不像个生意人,倒像是个文化人。在好奇心驱使下,我忍不住问她:“您以前一直做餐饮吗?” “以前不做。”她笑笑,说道:“以前我在县委档案馆工作,现在档案馆升格了,改成了档案局。前年退休,闲了就来给儿媳妇帮帮忙,他们一家三口过年回她娘家去了,媳妇家在山西永济。” 临出门,她又叮嘱我们:“函谷关,你们一定要去,看看老子写《道德经》的地方。没有函谷关,也就没有你们关中的历史。” 突然,我对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老板娘有点儿刮目相看,心中暗暗佩服。我点点头说道:“我们一定会去的。这次来就是要从函谷关走到关中去,亲身体验寻找函谷关遗留下来的丰富历史。” 消失在古道上的王垛村 走出热乎乎的饭馆,去函谷关的9路车已经下班,无奈之下花二十五元拦下一辆出租车,赶夜路去函谷关。匆匆来又匆匆走,不由得回望一眼寒冬里的灵宝,夜幕下的豫西小城从我们的视线中渐渐隐去,化作暗夜中的淡淡雾气,随风飘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