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百科学人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苏永利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哲学基本原理:阴阳之道》运用阴阳之道,对中国哲学的主要议题、学术流派、思维方式和历史变化进行划分和归类,形成了一套较新的中国哲学理论研究体系。作者将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概括和总结为阴阳之道,特别是将鬼神和命运等纳入神道,使之与人道和天道并列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深入分析灵感与现象,提出了感悟、类象与推理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的思维模式;将中国哲学理论的变迁归纳为阴阳思想的聚散、交融,揭示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别样脉络。全书思想明晰,体系完整,简洁明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作者简介
苏永利(苏庸例),1963年出生于湖北武汉。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获中国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起,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现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哲学研究》和《周易研究》等书刊发表文章数篇,著作《易学思维研究》。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哲学含义
第一节 哲学概念
第二节 哲学内容
第三节 哲学名称
第四节 哲学研究
第五节 哲学精神

第二章 哲学问题
第一节 人道
第二节 天道
第三节 神道

第三章 哲学流派
第一节 儒家
第二节 道家
第三节 佛家

第四章 哲学方法
第一节 推理
第二节 类象
第三节 感悟
第四节 阴阳之道

第五章 哲学历史
第一节 先秦诸子
第二节 秦相一统
第三节 汉武独尊
第四节 魏晋玄风
第五节 隋唐佛教
第六节 宋明义理
第七节 明清求实
第八节 现代西学
结语

精彩书摘

2.情和欲在有关人性问题的各种思想当中,较为通俗的说法是“七情六欲”:喜、怒、忧、思、悲、恐、惊,色、声、香、味、触、法。人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七情和六欲所展开,人生的成与败也都会反映为情和欲的得与失,情和欲的表现就是人性。
关于七情六欲的具体内容,学者们有不同的说法。比如《礼记·礼运》说:“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又如高诱注《吕氏春秋·贵生》说:“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不同的说法自有不同的道理①。简单地说,所谓七情六欲就是泛指人生各种各样的自然而然的需求。其中,七情基本上侧重于心理或精神方面,六欲则主要是指生理或物质方面。比如六欲分别对应人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肌肤和大脑。
人们在从七情六欲的角度谈论人性的时候,通常只是从整体角度泛泛而言。具体落实到某个或某类情或欲时,大家的态度和观点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区别。有的人认为,生理上的物质欲望是更加本质的人性,而精神上的情感需求则可以适当约束。有的人将不同的情欲分成不同的等级,认为越基础的东西越能反映人性。
不同的情和欲都是人类的需求。由于七情六欲的人性观是从自然需求的角度看待人性,因此也可以称之为需求人性论。
1943年,一位名为马斯洛的美国人发表了一篇《人类激励理论》的文章,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求: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所谓基本需求也就是基本人性。我们也可以参照马斯洛的思路直接地从基本需求的角度来对人性进行归纳。马斯洛是心理学家,他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看问题,内容比较繁杂,比如他的安全需求,既包括人生安全,又包括健康保障、资源所有、财产所有、道德保障、工作保障、家庭安全等。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事物的基本规律,需要从本质人手,要求简练。我们就运用更加哲学的方式来对人类的基本需求进行分类。
人类的基本需求或许可以分为五种:安全、温饱、情感、成就、超越。安全是指身体不受伤害,不死亡;温饱是指有吃有穿,不挨冻受饿;情感的内容很多,有爱情、亲情和友情等,主要表现为爱与被爱;成就就是出人头地、功成名就;超越是指永恒,想得道成仙或者进天堂等。在这五种需求之中,安全和温饱是生理上的需求,情感和成就是心理需求,超越既是对身心两者的极端追求,也是对身心两者的绝对否定。
一般来说,这五种需求之间存在着轻重缓急的前后顺序。第一位是安全,只要不受伤、不死亡,其他什么事都好说。一听说要被砍掉手脚、被处死,很多人就会成为叛徒。第二位是温饱,活着就要吃要穿,吃饱穿暖。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并不是明知道会死还要去取财,而是求财没有求好,结果丢了性命,或者通过舍身取财而达到其他的目的。第三位是情感,人只要冻不死,饿不死,就会生出这样或那样的情感来。温饱思淫欲,男女之情是人类情感的突出代表。第四位是成就,人都有显示心,想做点引人注目的事情,想比别人强,当领导,拿冠军,站得高,看得远等。即使宅在家里上网打游戏,也要努力提高积分,在虚拟世界里为王。第五位是超越。即使人世间的一切都得到了,你还是会不满足,想腾云驾雾,遨游东海,去西方极乐。
这五种需求的前后顺序是就人类的整体情况而言,并不是每一个人在所有的情况下都会按照这样的逻辑行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温饱而思淫欲者随处可见。为了理想,为了感情,一些人也可以不要生命。“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①。精神的力量时常强过物质。人们对于超越的追求也可能是因为前四种需求都得不到满足。四川峨眉山上有一处“金顶”,有缘人站在峰巅,当阳光从背后照射过来的时候,在你前方的雾气中会出现一道彩虹,万道霞光之中会突然出现你的身影。影随人动,如梦如幻。据说,一些善男信女会激动地怀着美好的希望纵身一跃,永远地消失在那通往“彼岸”的“佛光”之中。他们想完全忘却人世间的一切烦恼,希望能够或者自信已经踏上超越的旅程。
人们的情欲需求很多,我们可以从思维的角度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类别等级,这样确实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问题,也便于从理论上建立逻辑体系,但是不能因此就在认识上得出孰高孰低的绝对性的结论。从现实的角度而言,我们很难在不同的情欲需求之间进行不同程度的本质与非本质的评判。既不能说吃饱比吃好更加本质,也不能说吃饱穿暖比谈情说爱更加本质。只能说,在不同的主客观条件之下,不同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欲需求,不管哪一种情欲需求都是人性。
现代人在谈论人性问题的时候,似乎都不再轻易涉及善与恶。人类似乎已经进入一个纵欲的时代,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在既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各种欲望。凡是能够满足的欲望就被视为现实的、合情合理的,暂时没有条件满足的欲望就被视为幻想的或者不理智的。能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也即人性化,已经成为人们评判社会是非的一项重要标准。

前言序言

苏永利同志是汤一介先生的博士后,于2005年至2008年在北京大学从事中国哲学博士后研究。2013年,在博士后出站报告的基础上,他出版了专著《易学思维研究》,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易学研究理论方法。
汤先生一直希望小苏对中国哲学进行宏观研究。现在,《中国哲学基本原理》终于完成了。关于这本书的新,至少有以下几点:
一、用阴阳之道来归纳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不仅用阴阳之道来概括和总结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而且还用阴阳之道来对中国哲学的主要议题、学术流派、思维方式和历史变化进行划分和归类。思想明确,体系完整。
二、将神道与人道和天道并列,使之成为中国哲学的一大主要议题。鬼神和命运是中国人普遍的内心信仰和精神寄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不研究鬼神和命运,很难全面地触及中华民族的深层灵魂。
三、从思维的角度正视人的感悟。中国文化特别重视灵感、悟性。他过去所写的《易学思维研究》曾将象思维认定为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中国哲学基本原理》进一步提出了推理、类象和感悟三位一体的思维结构,初步概括了中国哲学的基本思维形态。
四、在研究对象上,既深入地分析古往今来的各种主要思想理论,又广泛地审视历代史实、观察当下社会生活。在学术态度上,能够客观地看待所有的学术流派和思想观点,没有常见的价值选择。在写作方式上,将学术语言与生活语言结合起来,通俗易懂,雅俗共赏。
五、《中国哲学基本原理》是一部知识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著作。作为知识,它全面完整地介绍了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简洁系统,方便阅读,容易掌握。作为思想,它对中国哲学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认识,既有对传统思想理论的重新解释和评价,又有对现实问题的独到分析和理解,是一部有价值的理论著作。
汤先生经常说,我们这一代人只是哲学工作者,不是哲学家。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真正拥有自己的思想。看到小苏同志的这部著作,他会感到欣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29 15: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