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家之链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苏芸 |
出版社 | 成都时代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作者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时间”和”足迹”为轴线,总结而出的一本关于生活、关于生命的散文集。全书以时间为序,从童年、青春、十年、又十年……十部分组成。记录了作者从年幼到如今的生活轨迹,记录了至真、至善、至美的生活给心灵带来的悸动与感悟。 作者简介 苏芸,“70后”。无高深学历、光鲜履历及骄人资历,流落民间的“草根作者”,“生活及社会大学”磨砺下的家庭教育事业的探索者、学习者和传播者。 笔者用十余年时间走遍全国,培训家长逾数十万。2007年创办家庭教育培训公司,2014年创办亲子学校。之后的事业,是陪伴双亲。这本书完成于49岁生日那天,算是“50知天命”前的人生结语。 看清自己,才能看清世界。反正我是要活到老,学到老。你呢?一起吧。 目录 第一章 惶惶童年 人之初 那时的家 父亲的规矩 温暖的记忆 好邻居 沉默的餐桌 亲爱的老师 馋嘴哥哥 硝烟弥漫 家是战场 哥哥也许是个发明家 画眉事件 迷惑 初中 被搬家 第二章 青春无伴 你,失望了吗? 胸衣 耳光 秘密 爸爸的盘边和 盆边 遥远的妈妈 亲爱的婶婶 放飞 爸爸的温度 处女作 达紫香 无奈回家 高墙 父亲的爱 第三章 那十年 决定结婚 无法逃离的家 下岗 黑色1999 赔本的买卖 跌落的宝贝 想过跳楼 十年一梦 第四章 又十年 又十年 第五章 宝贝,对不起 小小哲学家 孩子,你比他懂事 沙拉的故事 天使变形记 你能考? 偷钱 检讨 儿子的初中 寻找父亲 妈妈,你听我说 红色 第六章 海边的家 搬家 赶集 种地瓜 斗地主 礼物 我没有家 小哥俩的战争 孩子,你比我们宽容 第七章 那些被称作校长的日子 从未忘怀 考试不肯写字的孩子 不会笑的鹭鹭 亲爱的“不小姐” 母女情仇 讨厌 我不爱她 善良的小天使 选择无悔 第八章 陪伴 豆浆事件 俺是小偷? 你是谁? 迟到的手术 水火不容 爱的,亏欠 可恨的阿尔兹海默症 寻找母亲 行囊 悼母亲 那年春节 马桶事件 家的味道 第九章 海风吹,海浪涌 流放孤岛 困兽之斗 那个夜,那轮月 放过自己 被住院 不一样的风景 倔强的少年 找孩子 他成了孤儿 听,海哭的声音 第十章 心安即归处 记忆的碎片 秀才何时遇到兵 破茧成蝶 亲爱的孩子 我的“好人经” 醒悟,迟 还好是个梦 你幸福吗? 养儿防老? 孤独原本寻常 现在,刚刚好 后记 序言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 书 只是你有没有把它变成 文字 此前的,已成宿命 此后的,可能不同 我深信这世间,有一条 无形的链 从婴儿初生的脐带开始 链接到身边的人、社会 ,乃至世界 正是这条链,成就或拴 束了你我的一生 愿此书为镜 写的是我,映射出的是 你 新的生命,只缘于一个 唤醒 感恩遇见。 谨以此文,与“60后”“70 后”朋友共勉。我们有相似 的成长背景,却有不同的未 来,你现在所触碰到的,正 是为你而来的机缘。人活着 的意义,是为了活出真正的 自己,若你的前半生是存为 别人而活,后半生,请不要 再辜负自己。原生家庭是承 袭命运的摇篮,没有谁的生 命不带伤,除了自愈,我们 别无选择。今天开始的每一 天,都是你生命中最年轻、 最美丽、最珍贵的一天,当 你选择自省与改变,整个世 界都会为你让路。 谨以此文,与“80后”“90 后”朋友共勉。本人从事家 庭教育工作十几年,在子女 教育和父母成长方面,我会 用心帮到你。请相信,此生 唯有三三件事不能等,一是 自我成长,二是子女教育, 三是对父母的责任。能做受 孩子尊重的父母,自然懂得 如何尊重自己的父母,最重 要的,你自己也冈此成了一 个值得尊重的人。尊,来自 你的一言一行;重,来自一 颗谦卑自律的成长之心。为 了明天更好,让我们从现在 开始! 导语 每个人生,都是一本书,每本书,都可能在某个时段,因某种邂逅,而精彩比如现在。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只是你有没有把它变成文字,此前的,已成宿命,此后的,可能不同。 本书包含了,那时的家;馋嘴哥哥;现在,刚刚好等内容。 后记 原以为这大半生会很厚 重,停笔后才发现,它竟如 此的单薄。 这是一本迟早要写的书 ,无论最终它以什么样的形 式存在,都要写。这是个心 愿,有关一个普通人的平凡 一生。之所以写写停停,心 怀忐忑,是因为带着淡淡的 畏惧。一来畏惧于自己的实 力,毕竟才疏学浅,此前也 从未有过类似的尝试;二来 畏惧于自己的一些观点,会 不会因为过于“叛逆”而引来 诸多非议;三来畏惧于遵从 “真实”可能产生的“负作用” 。家人,是这世上最亲近也 最容易伤到彼此的人,如何 把握亲情的界限、尺度与分 寸,是你我一生的功课。常 见的文字里的“家”,大多是 讴歌,是颂扬,是无尽的感 动与感恩。而真实的家,也 可能是复杂的、波折的、难 言的,磨炼你的身心,迫使 你不得不成长的,不是吗? 纠结过后,我想清楚了一件 事:面对自已,不必戴着而 具;而对诚意想帮的人,不 能戴着面具。别人说什么不 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知 道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 所以,即便文中的某些“真 实”被视为某种“不敬”,我 也会坦然接受,因为,此心 光明。 再说句真话:如果患了 流行感冒,自己赶紧找药吃 就是了,不必追究病毒是怎 么来的,又是经何人传染给 了我们。生活,就是由一连 串变幻多端、层出不穷的问 题组成,逃是逃不掉的,只 能一个个地去面对、去拆解 。家,就是每个人的生命之 根赖以生存的那块初始土壤 ,它有养分,有糟粕;有欢 喜,有忧伤;有阳光,有阴 暗;有包容,有碰撞。无论 如何,它终归成就了今天这 个还算身体健康、品行端正 的你。如果你热爱自己的生 命,自然会感念孕育它、养 育它的出处;如果你热爱当 下的生活,就一定懂得活着 不易、谁都不易,且行且珍 惜;如果你热爱更美好多彩 的生活,大可远离故土,到 更广阔的天地去发展自己。 如果这几样都不爱,活着, 也就失去了意义。请相信, 这个世界上看似最幸福、最 通透、最豁达的人,一定是 经历得最多,并有能力把过 往经历转化成精神财富的人 。你我,都在路上。 我的家庭只是众多普通 家庭的一个缩影,想写写那 个年代,写写我们不容易的 父母,和他们一路艰辛的孩 子们。我是一个没有什么学 历、资历和背景的普通人, 只想作为女儿,作为母亲, 作为一名虽不年轻却乐于成 长的女性,作为一个心存希 望的家庭教育探索者,向这 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发声。我 的目的很简单——让那个不 停奔波的你,放慢脚步,或 偶尔驻足,看一看沿途的风 景,听一听内心的声音,找 寻一下曾经最想成为的那个 自己。 真心希望,此次邂逅能 让你的人生,从此不同。 苏芸 2020年7月3日 干山东威海 精彩页 第一章惶惶童年 人之初 你所能记住的,最初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儿子说,他记得吃奶时,我穿的衣服的样式。我同他,胡说。 他再说,我穿的是一件红色的、镶着黑色条纹的睡裙。 居然对。想了想,我最早的记忆也和他差不多。 东北的土炕,很热乎,炕上有个刚会坐着的小女孩,胖乎乎的。那天家里好像来了客人,否则不年不节的,肯定不会包饺子。炕上有个面板,旁边有两个盖帘,上面摆满了刚包好的饺子。女孩应该是馋了或是饿了,于是一边看着大人的脸色,一边试图伸手去抓。有个大人说,吃吧,好吃。女孩想了想,便下手去抓,然后塞进嘴里。大人们忍不住地放声大笑。那女孩,攥着手中那坨软软的东西,呆呆地望着他们:骗人,不好吃。直到现在她都能感觉到,嘴巴里那种黏糊糊的、咸涩的、生面的味道。 如果说,这是最初的记忆,那么,印象最深刻的事,还记得吗? 那个吃生饺子的女孩,应该有两三岁了。一个晚上,照例是一家四口挤在一个炕上睡觉,屋子里有鼾声,他们睡得都很沉。女孩莫名地醒了,夜很黑,很静,她突然感到很怕,便摸索着寻找旁边的妈妈,小手怯怯地伸向妈妈的乳房。为什么每次想接触妈妈时,心里都会很怕呢,她一直也想不明白。只记得,当她的小胖手刚摸到妈妈胸口的时候,毫无征兆地,猝不及防地,被那只大手,啪的一声,不耐烦地打落到一边,像在拍打一只扰人睡眠的、讨厌的苍蝇。然后妈妈翻个身,背对着她,睡了。 一切都来得太快,女孩能听到自己小小的心脏咚咚地跳,那个词,那时她还不会说。恐慌,来自心底的,颤抖着的恐慌。她不知该把自己擎着的小手放在哪儿,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天棚,好黑好黑,看不到一点光亮。女孩应该是和妈妈盖一个被子,但妈妈翻身带走了她的那一半,她便光着小小的身子被晾在那,很冷,很怕,但一动也不敢动。记忆中的那个夜,很长,很黑,久久不能入睡。以至于几十年后,闭上眼睛她依旧能感觉到,那种无尽的冰冷和黑暗。 小女孩应该学乖啊,为什么不呢?接连又发生过几次类似的经历。心里虽然很怕,她却总是控制不住地想去触碰她的妈妈,想被妈妈搂抱在温暖的怀里,想摸着妈妈的乳房入睡。可每次都是一样的结果——被嫌弃地一把推开。一次,两次,三次,终于女孩学乖了,再也不去碰她的妈妈了,一下都不碰,后来也就再不想碰了。那时的女孩还不懂,可能妈妈干了一天活太累了,可能是她打扰到妈妈的睡眠了,她只是隐隐地感觉到,连着她跟妈妈之间的,似乎有一根看不见的、细细的线,倏地,断了。 后来,女孩长大了点,听到妈妈和来家串门的婶婶闲谈时说: “我那个儿子啊从小就淘气,整天得抱着,一眼看不住就说不定跑哪去了。姑娘省事,根本不用管,从小就不哭不闹。刚会坐着的时候,我就把她自己放在炕头上,前面夹一个枕头,后面夹一个枕头,然后带着他哥出去玩。回来时一看,这丫头要不是撅着小屁股趴着睡着了,要不就是露着肚皮睡着了,一点也不乱爬,就老老实实地待存那不动地方,哈哈哈哈!” 女孩远远地看着妈妈开心的表情,听妈妈大声地、肆意地笑着,小脑瓜里快速勾勒着那个小女孩的形象:那个小小的,胖乎乎的,撅着的,仰着的,一个人蜷缩在炕上的小孩,妈妈说的是自己吗?那个被夹在两个枕头中间的孩子,你怎么那么乖呢?你就不难受、不害怕吗? 长大后的女孩无数次回想,使劲地想,有关自己和妈妈肌肤接触的记忆,比如牵手,比如抚摸,比如拥抱。她很努力很努力地存脑子里搜寻,保证一个角落都没落下,但真的找不到,哪怕是一丁。C#L。女孩唯一能想起的是妈妈给她梳头,梳得很疼,但不敢说。女孩还记得那时一直梳那种先用皮筋扎得紧紧的,再分出两个小辫子的发式,这是离妈妈最近的记忆,但她站在自己的背后。每当看到邻居家的小孩子存妈妈怀里撒娇哭闹,看着他们的妈妈亲昵地牵着他们的小手,女孩就会躲得远远的,不想看,也怕看到。那些说不清的东西像一根根无形的刺,会刺痛女孩小小的心脏。 很多年后女孩无意中发现,自己从不碰妈妈的东西,比如衣服、鞋子、包包,哪怕是女孩钟爱的胭脂香粉。总之,所有跟妈妈有关的东西,她都不碰,一下也不碰。 成年后,女孩经常会重复同一个梦:自己一个人在很空旷、漆黑的夜里行走,没有星星、没有月亮,也没有灯。她很冷,很怕,很无助,也很孤单。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