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与水电工程的情缘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陈京生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以自传体的方式,以水电工人为主线,以水利水电工地为场景,收集、整理、记录了奋战在水利水电战线上几代水电工人的平凡事迹,叙述了这个行业中的从业人员工作、学习、生活的普通经历,介绍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经验。本书语言真实含蓄、故事平凡生动、道理朴素深刻,具有可读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本书适用于水利水电行业的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及相同经历的人员阅读收藏。
目录
开卷语
第一章 古老的传说
第二章 现代的神话
第三章 大坝的基础
第四章 开挖的艰辛
第五章 改造的初探
第六章 渠村的稀泥
第七章 故县的坝肩
第八章 父亲的嘱咐
第九章 开端的事故
第十章 尖洼的述说
第十一章 资深的职工
第十二章 年青的钻工
第十三章 技术的神威
第十四章 设备的重组
第十五章 滚河的挑战
第十六章 无奈的应战
第十七章 母亲的指点
第十八章 青春的光彩
第十九章 同学的友情
第二十章 谨慎的洞挖
第二十一章 仰韶的灿烂
第二十二章 明媚的春天
第二十三章 灌输的力量
第二十四章 榜样的感召
第二十五章 调动的感想
第二十六章 岩锚的诱惑
第二十七章 失败的探索
第二十八章 应急的工程
第二十九章 美丽的风景
第三十章 灾害的侵袭
后记
序言
从18岁步入社会,到60
岁退休,除了有近3年的时
问是在农村上山下乡插队
时度过的,我的职业生涯
都是在水利水电行业中度
过的。在这近40年的岁月
中,我与开挖工的接触、
交往是终生难忘的。
开挖工是风钻工和炮工
的合称,因所属的单位叫
开挖分局或者开挖工程处
或者开挖队而得名。实际
上,风钻工的学名叫凿岩
机工,炮工的学名叫爆破
工。开挖工就是从事基础
处理工作的劳动者。
我与开挖工的情缘是在
《万里黄河第一坝》编辑
室的时候正式开始的。
1991年4月,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三门峡市委
员会和中国水利水电第十
一工程局联合编纂了一本
名叫《万里黄河第一坝》
的书,旨在宣传新中国治
理黄河的伟大成就和三门
峡建设者的光辉业绩,存
史资治,缅怀前人,激励
今人,启迪来者。我有幸
参加了这本书的编辑工作

从档案馆、图书馆、报
社所保存的资料中,从各
个不同时期的各类报告、
汇报、总结、新闻报道中
,从走访当年参加过工程
建设的老同志的口中,从
众多热情的回忆文稿中,
我不断地翻阅着、品味着
这些珍贵的史料信息。逐
渐摸索到了三门峡谷演变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
设、三门峡市这座新城诞
生的脉络;逐步还原出了
当年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开挖工作的许多场景。一
年多的编辑生活,使我对
水利水电这个行业中的开
挖工有了粗浅的认识,有
了无比崇敬的心境,有了
不吐不足以为快的愿望。
30年过去了,当年的编
辑已经年近古稀;60多年
过去了,当年的建设者也
已经所剩无几。但是前辈
们“不负使命、不图安逸、
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依然
闪耀着光芒,被后人弘扬
着;矗立在三门峡谷的巍
巍大坝依然熠熠生辉,为
人类造福着;由三门峡谷
命名的城市依然生机勃勃
,被人们赞誉着……
新中国开发利用治理黄
河的事业,是从建设三门
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的,
但是人类利用黄河、依赖
黄河繁衍生息则是从远古
时代就开始了。
在三门峡谷流传着大禹
劈三门治水患的传说,记
录着开凿娘娘河为民造福
的实例,传诵着“朝我来”冲
向中流砥柱的优秀艄公,
记载着为三门峡漕运通畅
而凿修栈道的遗迹,还歌
颂着当代建设者的智慧、
勤劳和勇敢。美好的神话
和生动的现实完美结合,
说起来真是令人钦佩不已

说说他们的事,是为了
让大家了解他们,理解他
们;也是为了让大家记住
他们,崇敬他们。普通人
的平凡事与英雄们的壮举
所表达、所体现的意义是
等同的,就像数轴上的绝
对值,都是离开原点的距
离。
展开这部画卷,让我们
仔细地欣赏当年建设者的
杰作,细心地品味他们的
后人在现代水利水电建设
事业中的各种创新;让我
们为奋斗者欢呼,让我们
向奋斗者致敬,让我们分
享奋斗者的艰辛和幸福……
导语
“古老的传说”“现代的神话”“大坝的基础”“开挖的艰辛”“改造的初探”“渠村的稀泥”“故县的坝肩”“父亲的嘱咐”“开端的事故”……这是一本有关水电工人的书,记录了几代水电工人的平凡事迹。
这些人是可亲可爱的人,是可敬可畏的人!
让我们为奋斗者欢呼!让我们向奋斗者致敬!
后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一百周年。我国全面建成
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
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肆虐
全球的新冠疫情得到了有
效的控制。神州大地回荡
着的是“伟大、光荣、正确
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伟大
、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
万岁!”的欢呼声……
在我家,今年是先父先
慈团聚3周年。我和新茹结
婚40周年,也就是俗称的
红宝石婚。就在我65岁生
日的那一天,公历1月30日
和农历腊月十八相逢在同
一天。这种现象除了出生
那一年,上一次发生在
2002年,下一次发生将是
2032年、2051年,百年内
能有5次,也实为罕见。
就在这一非凡之年,我
的第一部作品《我与水电
工程的情缘》出版发行了
。我真的有喜不自胜、怡
情悦性之痛快……
总以为人生一世,最终
能带走的东西是很少的,
少到可以忽略不计,故此
也就有了“赤条条来去无牵
挂”之说。既然带不走什么
东西,能否留下一些东西
呢?故此产生了写作的念
头,用文字把东西留下来
,传下去。我想过这样的
事情:用笔记录,比用脑
记录可靠;用字传播,比
用嘴传播长久。
说起缘来,真是神奇,
不可思议。缘是人与人之
间无形的联结,也是人和
人在社会关系中建立起的
一种亲密的关系。缘可以
是前世感情的延续,可以
是今生激情的融合,可以
是相遇时的美好和谐,可
以是别离后的苦涩回忆。
把这些有趣的、有味的
事迹记录下来的念头产生
于2015年5月。在工程局建
局60周年局庆前夕,新闻
中心的李爱领向我约稿,
让我写点回忆文章,2个月
之内交稿就可以了。接到
这单约稿后,我就开始思
考写什么?怎么写?我反
复琢磨、仔细思想,终于
从丰富的个人经历中筛选
出以三门峡、小浪底、石
漫滩、彭水等工地火热的
施工生活为基础,以与水
电工程结缘为主线,写一
写工程局几代开挖工的故
事,努力把开挖工的成长
经历报道出来。于是,我
写了一篇《说说我与水电
工程的情缘》的稿子,记
述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中的第一任炮工队长崔巨
盛的事迹,后来我又用了“
还说”“又说”“也说”“再说”等
为题目写了与水电工程有
关的一些故事。这些文稿
虽然没有发表过,但在写
作过程中,我逐渐品出其
中的甘甜、辛酸、幸福、
圆满;我还逐渐看到了这
些为水利水电建设冲锋在
前并做出贡献的职工身影
的高大、情怀的坦荡、功
绩的显赫。他们有不怕吃
苦、任劳任怨的尽职精神
;他们有不怕牺牲、敢打
敢拼的敬业精神;他们有
不怕吃亏、舍家为国的奉
献精神。这些精神真是无
价的传世之宝,始终激励
着我写作的全过程。他们
是可亲可爱的人,是可敬
可畏的人,是彪炳日月的
人……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孤
陋寡闻,仅是一己之见、
一偏之言,难免有小题大
做之嫌,敬请明人指点,
提升才华,共飨奇文。如
有疏漏或不周之处,敬请
谅解。
作者
2021年7月30日
精彩页
第一章 古老的传说
(一)
在《万里黄河第一坝》的编辑室工作期间,我认识了顾丰年老师。她在20世纪50年代曾收集整理了一本有关三门峡地区民间传说故事的集子——《三门峡民间故事》。书中收进26篇流传在三门峡黄河两岸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其中第一则就是《开三门》。
在很早的时候,三门峡一带是个很大的湖泊,名叫“马沟”,没有出口。如果站在高山上往下看,眼前是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一眼望不到边。当时弄船的人常说:“张店塬开船,魏德岭下船。”张店塬在山西省平陆县,魏德岭在河南省陕县的张茅乡。
再说北山的深潭里有一条老龙,看到马沟水深湖大,就挪到这里来住了。这条老龙来了以后,经常喷云吐水,兴风作浪,马沟的水越涨越高,淹没了不少村庄和土地。老百姓今天搬这里,明天挪那里,过不上安生日子。有时候洪水突然涨上来,家家户户被冲得妻离子散,不知道淹死了多少人。
那个时候是尧王坐天下,他看到老百姓受难,心里不好受,就派大禹去治水。大禹是个有本事的人。大禹来到马沟后,先跑到高山顶上察看地势,看到整个地形是西北高、东南低。他想: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的,我应该把水从西北引到东南。想罢,他就跑到湖边,用剑向东南划了几下,水就顺着剑划的道儿向东南流去。当水流到马沟峡谷的时候,一座大山拦住了水的去路,水又聚住了。大禹抡起开山斧,“啪啪啪”三斧子,把大山劈开了三个豁口,水就分为三股向下流去。三个豁口把大山分成了四座石岛;和南岸相连的一座半岛,临水的一端,像一只张着嘴的狮子,因此大家叫它“狮子头”,中间两座石岛叫“鬼门岛”和“神门岛”;和北岸相连的半岛叫“入门岛”。大禹开完三门,又抡起了斧子,开出一座砥柱岛,用它来定波镇澜。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叫“三门峡”。
大禹杀死了老龙以后,马沟湖就变成了黄河河道。原来的湖底都露出了地面,高处成了塬,低平处成了地。老百姓都回到三门峡,修房建屋,垦荒种地,日子比过去安稳得多了。老百姓为了纪念大禹,在黄河两岸建了两座禹王庙。
这就是在三门峡流传着的“禹开三门”的神话故事。
上古时期洪水肆虐,大禹接受帝舜的任命前去治水。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由于灾情紧急,大禹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其间,他有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但却都没有进去探望家人。这个“大禹治水”和他“三过家门而不人”的故事早已被大家所熟知。
大禹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负责治水。大禹治水成功,不仅体现出他带领民众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还表现出了古代人对自然界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这让我知道了,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有正确的思路,科学的方法,先进的利器,坚韧的毅力。
神话是把自然力拟人化的故事和传说,当人们对自然界真实面貌无可认知,对雷霆闪电、狂风暴雨等变幻莫测现象恐惧,于是就用神的力量来抒发自己的梦想和希望,希望通过对神的信仰和供奉来求得神的保护。但大禹治水的传说,是用人的形象来表现人们征服大自然的美好愿望和英雄气魄的,真是“中华开挖第一人”啊!
(二)
开凿娘娘河,是人类依靠自己的力量利用黄河的又一实例。
入门岛上的三门运渠又名石渠、天宝河、开元新渠、公主河、娘娘河。唐代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开凿的人工渠,全长280余米。
利用黄河漕运,是从秦汉时期开始的。黄河流至三门峡谷,由于河床突然狭窄,水流湍急,而且漩涡很多,成为黄河航行中最危险的地段。为了方便漕运,从汉代至唐代,不断地在三门峡谷开凿栈道,但还是不能改变行船的难度。朝廷曾在三门峡谷端修建粮库和连接粮库的道路,用陆路运输绕开三门峡谷的天险。开凿“娘娘河”这条新航道,也是改善三门峡谷漕运条件的措施之一。
当时工程的负责人是陕郡太守李齐物。P3-4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