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工业用丛生竹新种质创制与选育角度,较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在工业用大型丛生竹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共8章,分别为梁山慈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与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体细胞突变体植株遗传及株高、茎秆组成成分等相关经济性状变异;体细胞突变体早期世代耐寒能力评价;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生物学特性与理化特性研究;梁山慈竹新种质的转录组分析;梁山慈竹新种质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
本书可为林学和园林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林业科技工作者及学生提供理论参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工业用丛生竹新种质创制与选育研究--梁山慈竹新种质创制与选育 |
分类 | |
作者 | 胡尚连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从工业用丛生竹新种质创制与选育角度,较全面地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在工业用大型丛生竹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共8章,分别为梁山慈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与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体细胞突变体植株遗传及株高、茎秆组成成分等相关经济性状变异;体细胞突变体早期世代耐寒能力评价;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生物学特性与理化特性研究;梁山慈竹新种质的转录组分析;梁山慈竹新种质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 本书可为林学和园林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林业科技工作者及学生提供理论参考。 目录 第1章 梁山慈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与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1.1 梁山慈竹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研究 1.1.1 材料 1.1.2 方法 1.1.3 结果与分析 1.1.4 小结 1.1.5 结论 1.2 梁山慈竹农杆菌介导法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1.2.1 材料与方法 1.2.2 结果与分析 1.2.3 小结 第2章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1代和M2代植株遗传与相关经济性状变异的研究 2.1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1代植株遗传变异研究 2.1.1 材料 2.1.2 方法 2.1.3 结果与分析 2.1.4 小结 2.2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2代植株相关经济性状变异的研究 2.2.1 材料 2.2.2 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4 小结 第3章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1代至M3代植株茎秆组成成分分析 3.1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1代植株茎秆组成成分分析 3.1.1 材料与方法 3.1.2 结果与分析 3.1.3 小结 3.2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2代植株茎秆组成成分分析 3.2.1 材料与方法 3.2.2 结果与分析 3.2.3 小结 3.3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3代植株茎秆组成成分分析 3.3.1 材料与方法 3.3.2 结果与分析 3.3.3 小结 第4章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早期世代耐寒能力评价 4.1 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1代植株耐低温能力评价 4.1.1 材料 4.1.2 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小结 4.2 冷冻胁迫下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M3代植株耐受能力评价 4.2.1 材料与方法 4.2.2 冷冻胁迫对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植株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4.2.3 冷冻胁迫对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植株保护酶的影响 4.2.4 冷冻胁迫对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植株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4.2.5 冷冻胁迫对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植株生物膜系统的影响 4.2.6 冷冻胁迫后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植株MYB、WRKY和CBF1转录因子表达 4.2.7 不同梁山慈竹体细胞突变体植株耐寒力评价 第5章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生物学特性与理化特性研究 5.1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表型特征与分类 5.1.1 材料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小结 5.2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竹笋解剖学特征 5.2.1 材料与方法 5.2.2 结果与分析 5.2.3 小结 5.3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产量特征 5.3.1 材料与方法 5.3.2 结果与分析 5.3.3 小结 5.4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茎秆纤维形态分析 5.4.1 材料与方法 5.4.2 结果与分析 5.4.3 小结 5.5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茎秆组成成分分析 5.5.1 材料与方法 5.5.2 结果与分析 5.5.3 小结 5.6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竹浆特性分析 5.6.1 材料与方法 5.6.2 结果与分析 5.6.3 小结 5.7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原纤维特征 5.7.1 材料与方法 5.7.2 结果与分析 5.7.3 小结 5.8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纤维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5.8.1 材料与方法 5.8.2 结果与分析 5.8.3 小结 5.9 不同基因型梁山慈竹EST-SSR标记分析 5.9.1 材料与方法 5.9.2 结果与分析 5.9.3 小结 第6章 梁山慈竹新种质NO.29的转录组分析 6.1 测序质量评估与数据组装及分析 6.1.1 测序质量评估 6.1.2 数据组装 6.1.3 ALL-Unigene功能注释与分类 6.1.4 ALL-Unigene可读框的预测与代谢通路分析 6.1.5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1.6 小结 6.2 梁山慈竹生长关键途径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2.1 纤维素合成途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2.2 木质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分析 6.2.3 转录因子分析 6.2.4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6.2.5 结论与讨论 第7章 梁山慈竹新种质NO.30的转录组分析 7.1 测序质量评估与数据组装及分析 7.1.1 Illumina HiSeqTM 2000测序和序列拼接 7.1.2 梁山慈竹转录物ALL-Unigene的功能注释 7.1.3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 7.1.4 差异表达基因的COG分析 7.1.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分析 7.1.6 差异表达基因KEGG代谢通路功能注释 7.1.7 纤维素合成途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7.1.8 木质素合成途径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7.1.9 转录因子分析 7.1.10 纤维素和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7.1.11 小结 7.2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7.2.1 材料与方法 7.2.2 结果与分析 7.2.3 小结 第8章 梁山慈竹新种质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 8.1 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西科 1号’ 8.2 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西科 2号’ 8.3 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西科 3号’ 8.4 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西科 4号’ 8.5 国际竹类新品种登录‘西科 5号’ 8.6 国际竹类新 序言 造纸行业是我国经济中 的基础性产业,其与国民经 济中的其他产业密切相关。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对各类纸张的需求量越 来越大。造纸原料的严重质 乏成为限制我国造纸行业快 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开发优 质的植物纤维原料,是降低 我国对外纸浆进口依赖度和 提升纸浆产品质量的重要途 径。我国森林资源严重匮乏 ,木浆发展空间有限,发展 竹浆是促进我国造纸业发展 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竹林面 积600多万hm2,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且竹子易快繁 、再生能力强,创制、筛选 和培育优良浆用新竹种对解 决我国造纸原料短缺问题具 有重要意义。 应用基础研究是林业科 技工作的源头和根本。由于 竹子很难开花的特殊生物学 特性,采用传统育种方法很 难进行遗传改良,从而限制 了竹子遗传改良进程。随着 生物技术手段的长足发展,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拓宽竹子 遗传资源,创制高纤维/低 木质素浆用竹新种质,改良 和培育竹子新品种是当前研 究重点。梁山慈竹是我国重 要浆用竹种之一,但梁山慈 竹种质比较单一,缺少用于 不同类型竹浆生产的梁山慈 竹新种质。因此,西南科技 大学竹类植物研究所以梁山 慈竹种子成熟胚离体诱导的 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化学 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进行离 体诱变,获得梁山慈竹体细 胞突变体植株,从2010年 开始至2019年对其M1代至 M代植株的形态特征、生理 生化特性、茎组成成分、遗 传变异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目的在于从创制的体细胞 突变体中选育出新的种质, 为梁山慈竹遗传改良提供直 接或间接材料,并为其他竹 类植物遗传改良的研究提供 理论参考。 自2008年以来,西南科 技大学竹类植物研究所在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 金项目(31400257; 31400333)、四川省“十二 五”和“十三五”重点攻关项 目(2011YZGG-10: 2016NYZ0038)、四川省科 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 (2013JY0182; 18YYJC0920)等的资助下 ,开展了梁山慈竹离体培养 再生体系与遗传转化体系的 建立;体细胞突变体M,代 和M2代植株遗传与相关经 济性状变异;体细胞突变体 M,代至M3代植株茎秆组成 成分分析;体细胞突变体早 期世代耐寒能力评价;不同 基因型梁山慈竹生物学特性 与理化特性;梁山慈竹新种 质NO.29和NO.30的转录组 分析;梁山慈竹新种质国际 竹类新品种登录等方面的研 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将 相关研究结果总结在《工业 用丛生竹新种质创制与选育 研究——梁山慈竹新种质创 制与选育》一书中。本书的 出版得到了四川省“十三五” 和“十四五”育种攻关项目( 2016NYZ0038和 2021YFYZ0006)的支持。 全书共分8章。胡尚连负 责全书的统稿、前言和内容 简介的撰写。胡尚连、罗学 刚撰写第1章、第3章,胡尚 连撰写第2章,胡尚连、徐 刚撰写第4章,胡尚连、龙 治坚、孙昌法撰写第5章, 胡尚连、曹颖撰写第6章, 胡尚连、黄艳撰写第7章, 胡尚连、龙治坚、陈红春撰 写第8章,陈红春负责缩略 语编排和全书的整理工作。 感谢本研究所周建英、郭鹏 飞、李晓瑞、张丽、周振华 、王申昌、孙昌法硕士研究 生对本研究工作的支持。 西南科技大学竹类植物 研究所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 段,尚待深入系统开展工业 用丛生竹新种质创制与选育 方面的研究。由于作者水平 有限和经验不足,书中不妥 之处,敬请有关专家、学者 、科技和生产工作者及广大 读者批评指正。 在本书出版之际,谨向 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出版的 单位、领导、专家、朋友、 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