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编写的《粤剧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材·表演》是我国第一套为推广、普及粤剧教育而编写的粤剧考级教材,共分为1-10级。 教材本着“传承开拓”的宗旨,集结广东粤剧院多名粤剧艺术专家选取该剧种中最有代表性的经典元素,结合戏曲的“四功五法”及多种粤剧艺术表演程式,从浅到深、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科学地进行编排。本教材致力于推动粤剧普及、传承、发展和满足各界对粤剧学习的需求。通过规范合理地学习本系列考级教材,学生能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按照标准化的粤剧表演衡量系统及科学的粤剧学习计划,增强身体动作协调能力,提升艺术审美水平及德、才、礼兼备的综合素养;还能通过对粤剧的了解,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使命惑,坚定文化自信。 目录 粤剧唱腔小知识 唱功训练要点 1.音准与节奏 2.呼吸与气息 3.位置与共鸣 4.吐字与行腔 身段训练要点 1.脚位、脚姿训练 2.手膀训练 3.步法训练 4.眼神训练 5.水袖功训练 6.扇子功训练 7.把子功训练 第五级 唱念部分 1.生角曲目 2.旦角曲目 身段部分 1.整冠理带(生、旦) 2.下楼梯(生、旦) 3.开门、出门(生、旦) 4.入门、关门(生、旦) 5.上楼梯(生、旦) 6.你(生、旦) 7.我(生、) 8.他(她)(生、旦) 9.来(生、) 10.去(生、旦) 11.天(生、旦) 12.地(生、旦) 13.日(生、旦) 14.月(生、旦) 15.夜(生、旦) 16.风(生、旦) 17.云(生、旦) 18.雷(生、旦) 19.雨(生、旦) 20.雪(生、旦) 第六级 唱念部分 1.生角曲目 2.旦角曲目 身段部分 水袖 1.端袖式(叠袖)(生、旦) 2.抖袖式(生、旦) 3.提袖式(生、旦) 4.翻袖式(生、旦) 5.覆袖式(生、旦) 6.托袖式(生、旦) 7.片花(生、旦) 8.扬袖(生、旦) 9.腕花袖(生) 10.拂履袖(生) 11.直摇袖(旦) 第七级 唱念部分 1.生角曲目 2.旦角曲目 身段部分 折扇 1.挽开扇(生、旦) 2.平闭扇(生、旦) 3.点肩扇(生、旦) 4.齐眉扇(生、旦) 5.攥鞭扇(生、旦) 6.窥扇(生、旦) 7.双举扇(生、旦) 8.指夹扇(生、旦) 9.直抛扇(生、旦) 10.平转扇(生) 11.平推扇(旦) 12.凤尾扇(生、旦) 第八级 唱念部分 1.生角曲目 2.旦角曲目 身段部分 把子 单枪姿态 1.戳枪式(生、旦) 2.拧枪式(生、旦) 3.举枪式(生、旦) 4.出枪式(生、旦) 5.斜垂式(生、 6.旁背式(生、旦) 7.拉枪式(生、旦) 枪花 1.提枪花(生、旦) 2.劈喉(生、旦) 3.迎面花(护面花)(生、旦) 4.掖花(生、 ) 单刀姿态 1.抱刀式(生、旦) 2.压刀式(生、旦) 3.举刀式(生、旦) 4.出刀式(生、旦) 5.护刀式(生、旦) 6.斜提式(生、旦) 7.托刀式(生、旦) 8.掖刀式(生、旦) 单刀花 1.剪腕(生、旦) 2.迎面花(生、旦) 3.掖花(生、旦) 4.劈花转身(生、旦) 5.缠头、裹脑(生、旦) 第九级 生 粤剧《白蛇传》之“仕林祭塔”(选段)简介 剧目造型照 旦 粤剧《牡丹亭》之“游园惊梦”(选段)简介 剧目造型照 第十级 生 粤剧《红鬃烈马》之“平贵别窑”(选段)简介 剧目造型照 旦 粤剧《白蛇传》之“盗草”(选段)简介 剧目造型照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