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传统艺术史为基础,以中国古代艺术文献为材料,以古代艺术理论形态的话语为对象,结合现代哲学本体论的有关内容寻绎出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核心范畴及观念。本体论范畴是道、气和象范畴。道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蕲向,气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命哲学,象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特性。中国传统艺术不是这三者的简单相加,而是这三者的有机融合,形成了道气象三元一体格局,这就区别于西方主客二分的艺术哲学。中国艺术认识论范畴是由情志、虚实、形神所构成。这种情志合一、虚实相生、形神一体的观念也是中国艺术认识论的独特之处。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范畴是由明道和乐心、雅俗、善美与品格所构成。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注重对道、雅、善的强调,也十分注重对心、俗、美的关注,这样中国传统艺术就形成了明道和乐心、雅俗、善美与品格的价值构成。 作者简介 李韬,河南方城人。东南大学艺术学理论专业博土,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史学理论专业在读博士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土生导9币,河南大学宋代艺术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艺术观念史。近年来主要主持两项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参与一项国家社科艺术学项目,参编教材一部,在《中州学刊》《中国美术研究》《民族艺术研究》《文艺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二、概念厘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生成语境 一、文化要素——天人关系、心性学说、宗法制度 二、历史语境——时间性、空间性、想象性 三、生命精神——生生谓易、希言自然、人者仁也 第二章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第一节 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 一、艺术本体观念和艺术本体论阐释 二、中国古代艺术本体及其本体论范畴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本体论范畴 一、艺范畴的三个维度 二、道范畴——艺术之灵魂 三、气范畴——艺术之主体 四、象范畴——艺术之形象 第三节 道、气、象范畴的本体地位及其说明 一、道、气、象的统一性和本质特征 二、道、气、象与其他艺术范畴的关系 第三章 中国古代艺术认识论范畴 第一节 情与志:中国古代艺术表达的中心观念 一、情范畴的历史性展开:“缘情”说的诸阶段 二、志范畴的历史溯源:“言志”说的考索 三、情志合论:言志缘于情,缘情根于志的艺术论 四、情与志交织下的审美时空:门类艺术中的情志范畴 第二节 形与神:中国古代艺术认识活动的二维结构 一、艺术形神观念解诂 二、艺术理论中的代表性形神观念 三、门类艺术中的形神范畴 第三节 虚与实:中国古代艺术活动的辩证特性 一、艺术虚实观的哲学渊源 二、艺术活动中的虚实范畴 三、门类艺术中的虚实观念 第四章 中国古代艺术价值论范畴 第一节 明道与乐心: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价值 一、明道与乐心的基本内涵 二、明道把世界照亮,乐心把自我澄明 第二节 雅与俗:中国古代艺术品评的基本标准 一、雅俗观念考辨 二、雅俗观的具体展开和雅俗之辨 第三节 善美与品格:中国古代艺术的稳定价值结构 一、艺术中的善美 二、艺术中的品格 第五章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的特性 第一节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的衍化性 一、元生型艺术范畴 二、次生型艺术范畴 三、衍生型艺术范畴 第二节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的政治性 一、艺术范畴的政治性根源 二、艺术范畴的政治性矛盾 第三节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的人本性 一、艺术创造中的才性观 二、艺术传承中的师资传授模式 三、艺术批评中的身体符号 第四节 中国古代艺术范畴的体系性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