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天童寺金石录(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出版社 西泠印社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天童寺金石录》图文并茂,录考兼备,可以说是天童寺历史上第一次最细致和全面的金石资源普查和专项研究,是天童寺金石资料的总汇,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特别是编者透过千百年的烟雨,考证每一件金石的来龙去脉,掘发其蕴含的华彩,使读者对天童寺的历史文化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弥补了前贤的诸多不足。
目录
万松关
“万松关古迹”题名柱
吉祥亭
吉祥亭茶会田碑记
镇蟒塔
镇蟒塔铜钟
重造五佛镇蟒塔功德碑记并跋
太白庙
太白庙前施茶水记
古山门
榜书“龙飞凤舞”四字
景倩亭
梵文咒语碑
外万工池
榜书“庄严国土”等十二字
内万工池
万工池碑记
榜书“万工池”三字
榜书“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榜书“东南佛国”四字
天王殿
榜书“万法朝宗”四字
“琵琶石”题名碑
永禁题刻
不许摆摊告示
重禁青龙岗至玲珑岩下一带不准造塔碑文
清同治十年奉宪勒石永遵碑
清光绪十四年奉宪勒石永遵碑
佛殿
佛殿铜香炉
佛殿铜磬
重修佛殿碑记
“宏法泉”题名碑
弘法泉铭并序及跋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募修殿宇启
“宏法泉”题名碑
金鱼池禁放害鱼碑
法堂
重修法堂启
楞严泉铭并序
体净泉铭
体净泉、楞严泉石栏柱铭文
延寿堂
募置天童寺延寿堂盂兰会以及各项恒产总碑
玉佛殿
建(造)天童寺舍利塔记
钟楼
天童寺金刚大钟
东长廊
天童寺重修天王殿碑记
鄞县公署布告第九十六号
怀海祠置产缘起
天童寺募置药田记
如意寮
续募药田碑记
云水堂
道元禅师得法灵迹碑
御碑亭
清顺治敕书、诏书、御札碑
清顺治御书唐诗碑
清顺治御书“敬佛”碑
清顺治御书学经手札碑
清雍正赞释迦文佛、观音大士偈
返照楼
太白山十景诗碑
陶镛诗赋碑
祖师室
天童宏智老人像及东谷无尽灯碑
应供堂
应供堂铜云板
西长廊
民国元年奉宪勒石碑
“觉磬”题名碑
千僧锅房
千僧铜锅
铜锅
铁锅
禅堂
请藏经序
重修天童寺藏经阁碑铭
重修法堂兼浚二泉记
重修天童选佛场坐禅七记
禅堂铜钟
选佛场坐禅铭
戒堂
清咸丰三年永宪勒石永禁碑
“兴大饶益”四字碑
东桂堂
古天童密云悟禅师道行碑
感事二十一截句附题冷香塔并序
先觉堂
天童寺祖堂碑记
明州天童禅寺万佛庄涂田记
大鉴堂
大鉴堂云板
“天童禅寺”四字石刻
八指头陀(敬安)画像并自赞碑
天童中峰庵佛果应庵两祖法偈碑跋
方丈室
天童霞屋应禅师塔铭
西桂堂
寂圆禅师参学灵迹碑
先觉如净禅师崇恩碑
应真亭
清顺治御书“敬佛”碑
宋孝宗御书“太白名山”碑
大乘寺开山彻通义介禅师纪念碑
罗汉堂
十八罗汉画像碑
天童寺重修罗汉寮记
古松堂
“明泉石趣”四字碑
“钵盂泉”题名碑
库房
“罗汉沟”题名碑
古茶园
“古天童茶园”题名碑
冷香塔院
寄禅感事截句碑
寄禅禅师冷香塔铭
自题冷香塔二首并序碑
冷香塔院重建碑记
古天童
宋故宏智禅师妙光塔铭及碑阴
圆公塔院
圆瑛诗碑(一)
圆瑛诗碑(二)
圆公老法师塔院兴建落成功德芳名纪念碑
圆公师尊略传碑
赵朴初题词碑
圆公像赞碑
明公上人传略
圆瑛法师塔铭
放羊蓬
净心上人灵骨塔记
天童寺开垦放羊山记及后记
开辟放羊山种植森林记略
开垦放羊山种植森林续记
天童森林公园
天童森林公园坊额沙耆落款
天童玲珑岩甲寿径碑记
天童玲珑岩贞寿桥记
“甲寿泉”题名碑
“佛”字摩崖题刻
常荣清等记游摩崖题刻
“飞来峰”题名摩崖
王一亭诗刻摩崖
蔡雨潮诗刻摩崖
“如意”摩崖题刻
李根源记游摩崖题刻
“变化密移”摩崖题刻
重修爪发塔记
“崖洞天成”摩崖题刻
其他
唐许州香幢
明州天童山景德寺转轮藏记
小天童山吴宪施财米疏
大用庵铭
明州天童山景德寺新僧堂记
别山禅师塔铭
天童景德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原良祭十六代中兴宏智和尚文
菊窗恩璇禅师重竖义兴祖塔诗及重造祖塔记
附录
天童寺金石补遗
后记
序言
释诚信(浙江省佛教
协会副会长、宁波市佛教
协会会长、本山方丈)
自天童始祖义兴西晋
永康元年(300)云游至
东谷结茅开山,宁波天童
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二十
年历史,是全国首批开放
的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之一

灵山一会,二十八代
传至东土,中国禅宗至南
宋时达到鼎盛状态,天童
寺更是法门龙象辈出、圣
贤纷呈,成为闻名中外的
禅宗巨刹。先后有181代
高僧主席天童,整备伽蓝
,严饬清规,丕振宗风,
弘扬禅法。一花五叶中的
四支都曾在天童古道场举
扬光大,如:曹洞宗咸启
禅师、宏智禅师、如净禅
师;云门宗宝坚禅师、可
齐禅师、佛国禅师;法眼
宗清简禅师、子凝禅师、
瑞新禅师;临济宗昙华禅
师、咸杰禅师、怀敞禅师
、密云禅师、圆瑛禅师。
天童寺在宋代被评定
为“天下禅宗五山十刹”之
第三山,明洪武年间册封
为“天下禅宗五山”之第二
山,清代列为“禅宗四大
丛林”之一。唐肃宗、懿
宗,宋真宗、神宗、徽宗
、孝宗,元成宗、顺帝,
明太祖,清顺治、康熙、
雍正等,先后为天童寺和
住持僧赐名赐号、问道作
序、赐书赐物、册封褒奖
。其中有十位天童寺住持
僧受封为“国师”,使得天
童誉满天下。
天童寺自古就有“东南
佛国”之誉,禅意深邃,
宗风远播,被尊为日本临
济宗、曹洞宗、黄檗宗的
祖庭,同时也是海上丝绸
之路的重要策源地,伴随
求法僧的足迹,茶叶茶道
、书画陶瓷、建筑雕刻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技艺
自天童寺扬帆起航,影响
东南亚,对中国文化的传
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古时,凡有大事必
勒石以记。金石碑刻不仅
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
值,其文献和档案价值更
是弥足珍贵。因历史原因
,天童寺留存下来的寺志
仅能追溯至明末,这给寺
院历史研究、法脉传承、
佛法东传、文化交流造成
诸多不便。所幸漫步天童
寺,俨然一座金石碑刻博
物馆,寺内近百件饱经沧
桑的金石碑刻默默记录着
历史变迁,数量之广泛、
内容之丰富、史实之相对
可靠,历来为后人所重视
。然经岁月侵蚀,碑刻字
迹多难以辨识,急需系统
整理,通过研读,追素资
料,挖掘金石碑刻背后的
古人和史迹,使金石碑刻
“开口说话”,以补寺院志
书之缺,也为后人留下一
份极其宝贵的文献档案。
在鄞州区委统战部(
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
天童寺自2019年启动了
现存金石碑刻专项调查,
调查工作着力于全面覆盖
,侧重于研究解读。幸遇
李本侹老师,其在文博单
位工作多年,专注于地方
文史研究,又是宁波本地
传拓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性传承人,在其协
助下,此项工作推进顺利
,此书便是成果之一。
通过本次调查,重点
登记金石碑刻114处,理
清了天童寺及寺院周边的
金石碑刻资源,重新收录
已经毁失但拓片尚存的原
天童寺碑刻8件。通过研
究,基本理清了每处金石
的刊刻源起、流转经过,
以及其历史文献和艺术价
值。
两年来,调查过程中
亮点频现,如《宁波晚报
》报道在天童寺新发现西
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
的“钵盂泉”题名碑;征集
到已毁失的《唐许州香幢
》、北宋云门僧道潜书《
明州天童山景德寺转轮藏
记》、默成居士潘良贵书
宏智正觉禅师《大用庵铭
》、《菊窗恩璇禅师重竖
义兴祖塔诗及重造祖塔记
》拓片的图片资料;找到
散失在外的《小天童山吴
宪施财米疏》《天童景德
禅寺住持嗣祖比丘原良祭
十六代中兴宏智和尚文》
原碑;首次纠正了史籍中
御碑亭四通“顺治所赐御
碑”刊刻年代的错误;等
等。
值得一提的是,一批
对禅宗史、茶道产生深远
影响的重要碑刻价值被重
新解读和认识。如北宋末
到南宋初期曹洞宗著名禅
师、“默照禅”创始人、“
天童中兴之祖”宏智正觉
禅师圆寂后,由南宋状元
、著名爱国词人、书法家
张孝祥所书的《宋故宏智
禅师妙光塔铭》;绘有宏
智正觉禅师顶相画,并由
临济宗“看话禅”大宗师大
慧宗杲禅师题赞的《东谷
无尽灯碑》;明末著名临
济宗禅师、“天童重兴之
祖”密云圆悟禅师撰文并
书的《天童寺祖堂碑记》
;明代密云圆悟禅师复刻
的宋代临济宗高僧圆悟克
勤禅师的《佛果老人法语
》;宋代应庵昙华禅师亲
书给法子密庵咸杰禅师的
偈文《颂送杰侍者还乡》
;清雍正亲书、命地方官
员刻碑后送到天童寺的《
清雍正赞释迦文佛、观音
大士偈》;经寄禅和尚自
赞,太虚、大悲拜赞的《
八指头陀(敬安)画像并
自赞碑》等。这些碑刻,
每一件都与天童寺历史上
的禅宗高僧息息相关,传
递着天童寺一千七百多年
来崇祖尚法的宗风,是天
童禅风不坠的根源。它们
不仅是天童寺的重要文物
,也是禅宗史上的重要文
物和历史见证。
李本侹老师历时一年
多努力,广集碑刻,遍阅
史志,抄录碑文,编写说
明。将知识性、趣味性、
鉴赏性熔于一炉,使读者
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体
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
远流长与天童禅文化的博
大精深,增长中国人的文
化自信。值此出版之际,
是为序。
佛历二五六四年八月
廿二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