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选集(浙江汉画像砖卷)(精)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选集》主要搜集、整理、甄别、编辑、出版民间非官方收藏机构和个人收藏的具有思想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和重大文化积累价值的汉画像砖石经典图像。通过搜集、整理、甄别、编辑、出版,进一步丰富中国汉画宝库,弘扬汉文化的博大精深、恢弘大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书按出土地域分册,每册按题材分类,每册收录汉画像砖石经典图像200余幅,尽可能地收录民间收藏的汉画像砖石精品。全书收录的汉画像砖石,品类繁多,内容丰富,图文相应,检索方便,囊括了汉代各种丧葬建筑的图像砖石和画像题材,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状况的图像选集。
《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选集·浙江汉画像砖卷》共收录民间收藏的浙江汉画像砖原砖照片和拓片860余幅。所收图像主题突出、题材丰富多样,图文组合样式多变,既有四灵、兽面、饕餮、轺车、门阙、佛莲花像、星象、道家符箓、奇人异兽、神灵鬼怪等图像,又有其他地区不具的有吴越时期鸟虫篆形态的特征,折射出中原文化和巴蜀文化及先秦吴越文化的对浙江文化影响,展现了浙江汉画像砖独特的魅力。
目录
序言
浙江汉画像砖概述
永元二年·泉纹·
几何纹
永元七年·泉纹·
几何纹
永元八年·泉纹·
几何纹
永元九年‘泉纹·
几何纹
湿刻戈纹
永元九年·泉纹·
几何纹
永元九年八月甘二日
叶脉纹
永元十年·泉纹·
几何纹
永元十年大吉·
鱼‘蟹
永元十一年·泉纹·
几何纹
永元十一年·
泉纹
永元十一年·泉纹·
几何纹
永元十二年‘泉纹
永元十二年·泉纹
永元十三年‘泉纹
永元十四年。几何纹
叶脉纹
永元十四年五月作壁
叶脉纹
永元十五年冢宜子孙
叶脉纹
永元十五年三月作冢
宜子孙
叶脉纹
延平元年四月昭师作
泉纹
延平元年六月·
几何纹·泉纹·五字纹
叶脉纹
延平元年七月作·泉纹
泉纹·叶脉纹
延平元年七月作
泉纹
叶脉纹·泉纹
永延元年中作直三
泉纹
叶脉纹
……
大吉翔宜公卿
家有五马千头羊
泉纹·叶脉纹
顿首等字
泉纹·梳纹·饕餮纹
泉纹·龙
富贵·几何纹
富贵阳遂宜子孙。

五字纹
异形纹
皇大口口·席纹

饕餮纹
钮氏
鹊子文·星象
鹊子文·星象
周公文王
四口
叶脉纹
双鱼·龙

后记
序言
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的《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
砖石选集》经过五年多的
甄选编辑,终于杀青付梓
,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
问世了。本来全书计划于
2016年出版发行,因编辑
人员的工作调动,特别是
资料的收集、甄选、鉴定
极为繁杂,以致编辑工作
至今方告完成。书名根据
国家出版基金办公室的意
见,由《中国民间收藏汉
画像砖石全集》改定为《
中国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
选集》。
所谓汉画像砖,就是用
戳印和模印制成的图像砖
,几乎全部是汉代墓室用
砖。所谓汉画像石,实际
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
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
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
因此,本质意义上汉画像
砖石是一种丧葬礼制艺术
。古代中国,“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社会上最优秀
的物质和艺术成果,都首
先用于祭祀和战争。就这
点来说,汉画像砖石无疑
是汉代美术艺术的精华和
伟大丰碑。
汉承秦制,在中央集权
统一政权的长期强大影响
下,经过汉初五六十年的
发展,至汉武帝时期,在
汉帝国统治的广阔领土上
形成了统一的汉文化和稳
固的民族认同心理,包括
丧葬礼仪在内的礼制和风
俗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越
来越强的一致性和同一性
。其中,从汉武帝时期掀
起的厚葬风潮和墓葬形制
、丧葬礼仪的巨大变化为
汉画像砖、汉画像石艺术
的出现、发展和繁荣奠定
了基础。西汉初年,由于
受到秦末战乱严重破坏的
社会经济尚未得到恢复,“
民无盖藏,白天子不能具
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景帝,
都大力提倡薄葬。特别是
汉文帝刘恒,起自外藩,
深知民间疾苦,处处事事
以身作则,“以示敦朴,为
天下先。治霸陵(文帝陵墓)
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
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
,毋烦民”。临终还留下遗
诏,强调“当今之时,世成
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
,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命令丧事从简。近年陕
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霸陵陵
园的大规模调查和发掘,
证明了文帝主张并践行薄
葬完全真实可信。霸陵不
仅没有高大的陵丘封土,
陵园内的礼制建筑也极为
简约,甚至连陵园围垣都
没有,仅用鹅卵石在陵墓
周围地面上铺成一个方形
表示区域范围。汉文帝霸
陵的薄葬,在中国两千多
年的帝王陵寝史上,可以
称为绝无仅有的孤例。到
汉武帝时期,西汉前期的
薄葬风俗为之一变。在最
高统治阶层的倡导和支持
下,厚葬风潮愈演愈烈,
风靡了整个社会。导致这
种巨变的原因,一是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
条件。经过汉初七十余年
的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
期,社会经济不仅得到全
面恢复,而且出现了历史
上从未有过的繁荣富足景
象。据《汉书.食货志》
记载,从汉高祖刘邦建国“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问,国
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
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
,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
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
。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
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正是这种史无前例的社
会富足,为汉武帝推行厚
葬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条件
。二是儒家学说为汉代厚
葬风潮提供了思想上和礼
制上的依据。西汉前期,
在意识形态方面对整个社
会影响最大的一直是黄老
的“无为”学说。汉武帝即位
后,排斥黄老,独尊儒术
,使孔孟的儒家学说第一
次在中国历史上成为占统
治地位的思想。儒家学说
的核心内容是“仁孝”,而对
死去的先祖,特别是对父
母的厚葬和祭祀被视为最
主要的“孝行”。儒家学说这
一历史的抬首,使社会上
的厚葬被高度礼制化,对
汉代厚葬风潮的形成和泛
滥起了不可估量的推波助
澜作用。
……
按照项目计划,《中国
民间收藏汉画像砖石选集
》共16卷,收录了全国近
80位收藏家的汉画像砖石
3500余件。其中汉画像石
凡7卷,收录1500余件汉
画像石的资料,拓片达
2120幅,其中河南汉画像
石4卷,山东汉画像石1卷
,江苏安徽汉画像石2卷。
由于陕北、晋西的汉画像
石多为官方收藏,找不到
沧海遗珠般的私人收藏,
只能付之阙如。四川、重
庆的汉画像石棺多为官方
收藏,只收录了少部分汉
画像石,与四川汉画像砖
卷三合编在一起。汉画像
砖凡9卷,收录近2000件
汉画像砖的资料,拓片
2134幅,其中河南汉画像
砖4卷,四川汉画像砖3卷
,浙江汉画像砖1卷,陕西
、山西、江西、山东的汉
画像砖合编为1卷。所收录
的每件砖石既有拓片也有
实物的照片。全书巨量的
拓片,多由收藏家提供,
少部分是由我们聘请的拓
工拓制的,藏品照片也是
由我们聘请的专业摄影师
摄制。他们的精湛作品,
为全书增色多多,在此仅
向他们几年来的辛勤工作
表示感谢。全书收录的汉
画像砖石,品类繁多,内
容丰富,图文相应,检索
方便,囊括了汉代各种丧
葬建筑的图像砖石和画像
题材,是我国第一部全面
反映全国民间收藏汉画像
砖石状况的资料总集。
习近平总书记对历史文
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极为
重视,多次强调保护好、
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
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呼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
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
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
文字都活起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