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主要的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包括静态路由、RIP、OSPF、EIGRP、BGP、PPP、PPPoE、MPLS、NAT、ACL、STP、PVST、MSTP、HSRP、VRRP、IPSec、VPN、GRE、IPv6网络设计、高可用网络设计等,阐述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多层交换技术(链路聚合、生成树协议、冗余网关协议)、IP路由原理、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各种路由协议及重分布、广域网协议、VPN协议等。全书按照园区网多层交换技术、网络互联中的路由技术、远程访问Internet技术等3个层次组织各种应用案例,以园区网为应用重点,提供大量能在思科模拟器Cisco Packet Tracer 6.22以上实现的网络配置案例,给出网络拓扑结构、实验目的和要求、主要配置步骤、知识点验证说明和网络功能效果检测等。通过这些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本书参考了大量CCNA、CCNP中有关路由协议和交换技术,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国家计算机技术与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中级)”的知识点和配置案例,集理论知识与实践于一体,使读者可以边看边练,不但容易加深理解,而且还能给初学者信心和成就感。 本书可作为网络工程及计算机相关专业应用型本科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考证及自学指导书。 目录 第1章 交换机与路由器基础 1.1 交换机和路由器概述 1.1.1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组成 1.1.2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1.1.3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1.1.4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模式 1.2 二层交换机与虚拟局域网 1.2.1 交换机的工作机制 1.2.2 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1.2.3 VLAN的工作机制 1.2.4 VLAN的划分方法 1.2.5 同一VLAN不同交换机之间的数据转发 1.3 三层交换机 1.3.1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机制 1.3.2 用三层交换机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转发 1.4 交换机的端口类型 1.4.1 交换机端口分类 1.4.2 二层端口分类 1.4.3 三层端口分类 1.4.4 Access端口 1.4.5 Trunk端口 1.4.6 Trunk端口与Access端口之间的转换 1.4.7 交换机虚拟端口 1.4.8 路由端口 1.5 路由器基础知识 1.5.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5.2 路由表 1.5.3 路由决策原则 1.5.4 用单臂路由实现不同VLAN之间的数据转发 1.6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2章 静态路由技术 2.1 IP路由选择协议 2.1.1 内部网关协议和外部网关协议 2.1.2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和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2.1.3 有类路由协议和无类路由协议 2.2 静态路由 2.2.1 直连路由 2.2.2 ip route命令 2.2.3 默认路由 2.2.4 无类路由 2.3 静态路由应用举例 2.3.1 ip route配置举例 2.3.2 默认路由的配置举例 2.4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3章 多层交换网络 3.1 Trunk链路 3.2 以太网链路聚合 3.2.1 PAgP 3.2.2 LACP 3.2.3 聚合链路的配置步骤 3.2.4 聚合链路应用举例 3.3 虚拟主干协议VTP 3.3.1 VTP基础 3.3.2 VTP的配置 3.4 交换机的端口安全性 3.4.1 端口安全概述 3.4.2 端口安全应用举例 3.5 多层交换结构 3.5.1 交换机、路由器之间的互连 3.5.2 多层交换结构配置举例 3.6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4章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 4.1 RIP理论基础 4.1.1 RIP综述 4.1.2 RIP的工作过程 4.1.3 路由环路 4.1.4 RIP中的计时器 4.2 RIP的配置 4.2.1 RIP的配置步骤和常用命令 4.2.2 RIP基本配置实例 4.3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5章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OSPF 5.1 OSPF的基本概念 5.2 OSPF的工作过程 5.2.1 建立路由器的邻居关系 5.2.2 选举DR和BDR 5.2.3 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 5.2.4 路由表的产生 5.2.5 维护路由信息 5.2.6 OSPF运行状态和协议包 5.3 OSPF中的计时器 5.4 单区域OSPF的配置 5.4.1 单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 5.4.2 广播多路访问链路上DR和BDR的选举 5.5 多区域OSPF的配置 5.5.1 多区域OSPF概述 5.5.2 多区域OSPF的基本配置 5.6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6章 混合型路由协议EIGRP 6.1 EIGRP概述 6.1.1 EIGRP的基本概念 6.1.2 EIGRP的工作过程 6.1.3 DUAL算法 6.1.4 EIGRP度量值的计算方法 6.2 EIGRP的基本配置 6.3 EIGRP的汇总和认证 6.4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7章 多种路由协议重分布 7.1 路由重分布概述 7.1.1 路由重分布的基本概念 7.1.2 路由重分布的命令 7.1.3 在多路由协议中选择最佳路由 7.2 路由重分布举例 7.3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8章 广域网连接技术 8.1 广域网概述 8.1.1 广域网基础 8.1.2 广域网连接类型 8.1.3 HDLC协议 8.2 PPP协议 8.2.1 PPP协议概述 8.2.2 PPP协议配置案例 8.2.3 PPPoE协议概述 8.3 MPLS 8.3.1 什么是MPLS 8.3.2 MPLS的标签结构 8.3.3 MPLS中的路由器 8.3.4 MPLS中的3张表 8.3.5 MPLS的架构层次 8.3.6 标签分发协议 8.3.7 MPLS的工作过程 8.3.8 MPLS配置举例 8.4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9章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NAT 9.1 NAT概述 9.1.1 NAT的基本概念 9.1.2 NAT的分类 9.2 NAT的配置 9.2.1 NAT的配置步骤 9.2.2 NAT的配置案例 9.2.3 园区网NAT综合配置案例 9.3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10章 访问控制列表技术ACL 10.1 ACL概述 10.1.1 什么是ACL 10.1.2 ACL的访问顺序 10.1.3 ACL的分类 10.2 ACL的基本配置举例 10.2.1 标准ACL配置举例 10.2.2 扩展ACL配置举例 10.3 本章命令汇总 习题与实验 第11章 边缘网关协议BGP 11.1 BGP概述 11.1.1 BGP术语 11.1.2 BGP消息类型 11.1.3 BGP的3张表 11.1.4 与BGP邻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