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碳市场透视(2021框架进展及趋势)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企业管理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构建了碳市场的基础理论框架,梳理了全球碳市场2021年的最新进展,并对当前国际影响力最大的欧盟碳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我国开展碳市场建设的历程、地方试点碳市场以及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最新进展进行梳理分析;最后,结合当前国际应对气候变化与我国“双碳”工作部署形势,对我国碳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各相关方了解、参与碳市场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中节能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双碳院),系中国节能环保集团(中国节能)旗下专业从事“双碳”研究的高端智库。中国节能是国内最早一批参与自愿减排项目开发的中央企业,是香港国际碳市场委员会首批成员。双碳院在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双碳”相关政策研究的同时,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承担中央企业碳交易机制研究、中央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问题研究等多项课题,还为地方提供碳核查、碳管理等第三方服务,并联合国内外顶尖机构组织开展碳市场培训,拥有丰富的碳市场研究与实践经验。 目录 第一部分 基础研究 第一章 碳市场的基本概念 一、碳市场的定义 二、碳市场的主客体 三、碳市场的分类 第二章 碳市场的基本框架 一、碳排放权确定与分配机制 二、监测、报告、核查(MRV)机制 三、市场交易机制 四、清缴履约机制 五、注册登记机制 六、制度与监管保障 七、能力建设 第二部分 全球碳市场 第三章 全球碳市场的起步发展 第四章 强制碳排放交易市场 一、整体概况 二、主要碳市场进展 三、市场交易情况 第五章 碳信用交易市场 一、全球碳信用机制概况 二、国际强制碳抵销机制概况 三、市场情况 第六章 典型碳市场研究——欧盟碳市场 一、欧盟碳市场分阶段部署情况 二、欧盟碳市场实际运行情况 三、其他相关碳价机制近况 四、经验总结 第三部分 我国碳市场 第七章 我国碳市场发展历程 一、2001年至2012年:单边参与CDM及能力培育期 二、2013年至2017年:国内碳市场试点期 三、2018年至2020年:全国碳市场建设期 四、2021年起:全国碳市场正式运行期 第八章 试点碳市场情况 一、制度体系 二、基本框架 三、交易情况 四、经验总结 第九章 全国碳市场情况 一、制度体系 二、时间安排 三、覆盖范围 四、基本框架 五、交易情况 第十章 我国碳市场未来趋势展望 一、全国碳市场:多措并举,逐步形成千亿乃至万亿级市场 二、地方碳试点:纵深发展,区域协同格局逐渐形成 三、碳信用开发:潜力巨大,方式与领域不断丰富 四、与国际接轨:长期趋同,国际化与碳壁垒趋势已显现 附录一 碳金融产品名词解释 附录二 全球主要碳信用机制概况 附录三 我国企业级温室气体排放与项目级自愿减排核算方法 附录四 我国地方碳信用机制探索进展情况 缩略词 参考文献 序言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 虐全球,至今全球疫情形势 依然严峻复杂。与此同时, 2021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 业化前(1850-1900年)水 平高出1.11℃,且最暖的七 个年份都出现在2015年以 后,其中2016年、2019年 和2020年位列前三,极端 天气等气候变化问题在全球 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实现 绿色低碳的经济复苏逐渐成 为国际共识。能源与气候智 库(ECIU)统计,截至 2021年年底,已经有136个 国家做出净零排放承诺,覆 盖全球约88%的碳排放、 90%的GDP以及85%的人口 ;在其统计的2000个全球 大型企业中已经有682家提 出净零排放目标。在此背景 下,碳排放权交易作为国际 公认的气候战略重要机制之 一,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 关注,各界也对碳市场发挥 的作用予以厚望。世界银行 统计,截至2021年,全球 共有29个强制碳排放交易市 场运行,覆盖全球超16%的 碳排放。同时,至2021年 全球有超过30个碳信用机制 运行。2021年,国际民航 组织(ICAO)还启动了首 个世界级行业强制碳减排市 场——国际航空碳抵销和减 排计划(CORSIA)。2021 年11月结束的格拉斯哥气候 大会(COP26)也已就《巴 黎协定》第六条实施细则达 成初步框架,确保为后《京 都议定书》时代全球实现“ 确保将较工业化前水平的温 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 努力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的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提供新 的市场机制。 从《京都议定书》的积 极参与者、追随者到《巴黎 协定》的积极推动者、引领 者,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 化中的角色发生了鲜明转变 ,这一转变在我国碳市场实 践中也可见一斑。从21世纪 初作为东道国开发清洁发展 机制(CDM)项目单边参与 国际碳市场,到2011年起 逐步在国内开展八个试点碳 市场建设与中国温室气体自 愿减排交易机制建设工作, 再到2021年1月1日正式启 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 期并于同年7月16日启动上 线交易,我国对碳市场的探 索实践已走过20年,积累了 丰富的实践经验。2020年9 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 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 平主席向世界郑重宣布,“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 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 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 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 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 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二 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 和愿景的重要抓手。2021 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 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明确提出“依托公共资源交 易平台,加快建设完善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扩 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 品种和交易方式,完善配额 分配管理”。在此背景下, 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相 关方纷纷将目光投向碳市场 ,希望加强相应能力,抓住 碳市场带来的新机遇并做好 风险识别与应对。但由于碳 市场专业性较强,且经过多 年的发展,碳市场的理念与 实践也在不断丰富、深化, 对碳市场缺少了解的人士常 常难以理解相关信息,更无 从下手。 因此,中节能碳达峰碳 中和研究院基于对碳市场长 期的研究与实践,编制形成 本书,旨在通过系统搭建碳 市场基础理论框架、梳理分 析全球碳市场与国内碳市场 2021年的最新进展并对我 国碳市场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为各相关方了解、参与碳 市场提供参考。 编者尽最大努力精心研 究编制本书,但碳市场知识 体系庞大,有关内容日新月 异,且编者知识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 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2年4月29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