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是怎样设计赛车的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英)艾德里安·纽维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世界知名的F1工程师艾德里安·纽维的回忆录,记录了他三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书中不但记录了纽维设计的赛车、合作过的车手、参加过的比赛,还有很多他从小到大的有趣经历,更有珍贵的照片和设计图。众多耳熟能详的赛车界著名车手与设计师也在书中悉数登场。纽维的职业生涯虽然辉煌,但也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经起落。但这项富有魅力的竞技运动始终吸引着他,他对于赛车的热爱从未减退。透过本书的讲述,你将了解一位名副其实的天才赛车设计师的传奇经历。
作者简介
艾德里安·纽维,世界知名F1工程师,少年时代就对赛车运动和赛车设计表现出了极高的热忱和天赋。他是唯一—名在三支不同的F1车队都获得过F1车队总冠军的工程师。纽维以能有效提升赛车竞争力的设计而广受赞誉,而一系列的比赛纪录也表明,他拥有能够在规则范围内找出关键的超凡能力。作为F1赛车空气动力学近十几年来的领航人,他被尊称为“F1赛坛的传奇赛车设计大师。”
目录
前言
起跑线就位
第一回合
怎样创造马切83G
第二回合
怎样创造马切86C
第三回合
怎样创造881
第四回合
怎样创造FW14
第五回合
怎样创造FW16
第六回合
怎样创造FW18
第七回合
怎样创造MP4 13
第八回合
怎样创造MP4 20
第九回合
怎样创造RB5
第十回合
怎样创造RB6
第十一回合
怎样创造RB8
后记
术语表
致谢
序言
记得那天乌云密布,天
气预报显示会下雨。在众人
注视下,我吃力地钻进
FW15的驾驶舱。当时我35
岁,入行10年,已赢得两个
一级方程式设计师冠军。那
天不仅是我人生第一次驾驶
F1赛车,还是第一次在赛道
上驾驶。
那是1993年,当时我是
威廉姆斯车队的首席设计师
。有人向车队的老板弗兰克
·威廉姆斯(Frank Williams
)建议,让记者试驾车队赛
车。大概是为了宣传推广。
在创始人同意了媒体试驾的
请求后,公司的联合创始人
、技术总监帕特里克·赫德
(Patrick Head)认为也应
该邀请一些资深工程师进行
试驾,所以帕特里克、我,
还有在雷诺(Renault)负
责引擎开发的伯纳德·杜多
特(Bernad Dudot)也参
与了进来。
试驾赛道保罗·里卡多赛
道(Paul Richard circuit)
位于法国南部。过程中,我
体验到很多身为工程师平日
注意不到的细节:赛车点火
的步骤、引擎的轰鸣声——
试驾完后整个人骨头都快散
架,靠着引擎的音浪,把自
己摁在车座上,不至于飞出
去;坐在驾驶舱里,感觉瞬
间患上密闭恐惧症。
试驾之前,有人提醒我
:“踩离合一定要及时,不
然车会熄火。”
我当然不想让车停半路
上。这关乎一位设计师的尊
严:毕竟是自己设计出来的
赛车,总不可能自己开熄火
?有点和自己较劲的意思。
然后就熄火了。那些碳
纤维离合非常粗暴。发动机
5500转的时候才踩离合,
普通汽车的发动机到这个转
数早就爆缸了。这还是在没
怎么踩油门的前提下。
他们都比我先到达终点
,但是最终我也开了过去,
虽然有点犹豫,但是我还想
再开一会儿,好歹给自己一
个交待。这次我直接开到直
道上,我调高了牵引力控制
,这样开起来更稳一些。就
算这样,在驾驶时,我仍感
觉自己不是在开车,而是在
和赛车搏斗。驾驶时我戴的
是自己的摩托车头盔,感觉
头盔随时都有脱落的危险。
原本系在下巴的带子勒得我
喘不过气。之前赛车还未跑
时,我就觉得引擎声就已经
很吵了,但当自己坐上驾驶
座时,才发现驾驶舱里像是
在打二战。气箱就在头顶,
开起来感觉像是赛车的V10
发动机在耳边怒吼。加速时
,推背感相当明显,感觉赛
车想要挣脱我的控制,体验
非常刺激。大家都习惯驾驶
自己的座驾,但是FW15这
只怪兽却完全不受我控制:
车重500千克,却拥有将近
780匹的制动马力。加上我
的体重,整车估计有580千
克重,即便如此,整体的功
重比也非常高。这样的动力
十分震撼。
那时,离合还靠左脚踩
——现在离合都是在方向盘
上。不过,驾驶过程中踩一
次离合即可,之后左脚就可
以休息。通常右脚都应该踩
在油门上,但是我自己总抑
制不住踩刹车的“冲动”。这
辆车可以拨片换挡,这还属
于比较新的技术,尚未在民
用车上普及。仪表盘上的三
挡指示灯(前两挡为绿色,
最后一挡为黄色),分别对
应不同转数。该车发动机转
数上限为14,000转。
发动机13,500转时,第
一挡绿灯亮起来。这个时候
驾驶员应该准备好了。
13,700转的时候,绿灯
开始闪烁。预备!
13,900转,黄灯亮起。
换挡。
这个过程总共持续约半
秒。
逐渐习惯了赛车的噪音
之后,我开始感觉自己逐渐
上手了,不再被车牵着鼻子
走,同时也意识到,驾驶非
常依靠直觉。绿灯亮。绿灯
闪。黄灯亮。换挡。这段经
历不仅让我见识到保罗·里
卡多赛道和之前不一样的地
方,也让我对驾驶一级方程
式赛车有了新认识。之前担
任设计师的时间太久,直到
四十岁的时候,我才发现自
己体内隐藏的车手之魂,然
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接着开始下雨,倾盆大
雨。我开始有些自鸣得意,
我成了虽然缺乏经验(但不
乏自信),拥有车手之魂的
四十岁赛车手。但是,每当
驾驶赛车时,脑海里作为工
程师的那个我总在想:左脚
的空间太多余了,可不可采
用另外一种设计,让地盘的
前半部分更符合空气动力学
。思绪让我有些走神。结果
,我用FW15“玩”起了漂移

好在里卡多赛道有很多
缓冲区域。除非刻意,不然
很难在这条赛道上出车祸。
我虽没有出事,但是因为踩
离合不及时,车又熄火了。
车上没有一键点火装置
。车辆侧滑时,如果引擎熄
火,会有两个问题:首先,
你需要工程师用启动电机才
能再次点火;其次,变速箱
会停在熄火时的档位,因为
变速箱是液压的,所以发动
机熄火时无法退档。然而,
当变速处于高档位时,工程
师不可能为赛车手动点火,
因为只要一启动发动机,赛
车就会往前走。所以想要再
次启动赛车,需要工程师来
回推动赛车,同时用棘轮扳
手不断调节变速鼓,反复如
此,直到将变速箱退回原位
。上述过程完成后,他们才
能用启动电机点火,让赛车
开动。
所以我只好等着。五分
钟后,工程师们开着一辆租
来的车,来到我赛车熄火的
地点。大家都笑话我。他们
调好赛车之后,我又多跑了
几圈,感觉自己已经习惯驾
驶赛车,与赛车合而为一。
可能有人会问:干嘛不加速
呢?在蒙扎赛道,赛车时速
有220英
导语
题材新颖。本书是一本带有自传色彩的传奇故事。作者以自己对赛车和设计的深切热爱写就了这一关于自己传奇经历的自传。
受众面广泛。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专业知识写就此书,其中有关于造车的专业知识,但又深入浅出,与情节紧密结合。既适合对于赛车设计制造感兴趣的专业人士或爱好者,也适合想从中感受精湛技术和大师成长点滴的大众读者。
语言生动,文笔流畅。本书结构清晰完整,情节跌宕动人,语言生动流畅,运用了多种手法进行转承铺垫,让全文读起来更加扣人心弦、畅快淋漓。
后记
我就这样拒绝了法拉利
。因为当时的状况,我对一
级方程式的热情有所减退,
但是我还是要思考,自己能
在红牛做什么其他事情。我
不想就这样离开,但是,我
同样也不想在发动机无法和
对手竞争时,拼命改进赛车
其他方面的性能。我想要尝
试新的挑战。从1980年我
21岁加入菲蒂帕尔迪起,到
2014年止,我拥有一段精
彩的职业生涯,顶级车队中
工程师的数量,也从原来的
5名,增长到现在的200多
名。
在和克里斯蒂安以及简
进行多番讨论后,双方认为
对我来说,最好是我退居幕
后,尝试一些不要求上手的
工作。我还是会参与赛车的
设计,我的工作时间里,有
一半花在一级方程式赛车的
设计上——赛车上有些特征
是我最先在画板上画出来的
。我也把大部分责任交给团
队的其他资深成员,让他们
有机会发展自己,获得成长
。之前几乎每场比赛我都会
去现场,现在每个赛季只去
五六场;对我来说,在不同
赛道飞来飞去已经失去了那
种新鲜感。
问题是,如果不再参与
这些工作,那我能做什么其
他事呢?当时是2014年年
中,车队有将近750位员工
,大家都要养家糊口。未来
如有不测,例如规则限制车
队支出,强制要求车队缩减
规模的话,我和克里斯蒂安
有责任为他们物色其他工作
,不能让员工无处可去。
经过讨论后,我们随即
成立了一个小部门,独立于
一级方程式业务,将其命名
为“红牛创新技术”。这并非
红牛首创——恩佐·法拉利
在20世纪50年代就这么干
了,为了资助自己的赛车车
队,出售公路车。迈凯伦和
威廉姆斯车队也都投身汽车
行业,或是向业界出售自己
的技术。
正好帆船运动爱好者本·
安斯立来找我。当时他在组
建队伍,冲击2017年美洲
杯帆船赛,问我有没有兴趣
加入。我表示没有兴趣,但
是有让红牛创新技术参与进
来,探寻双方合作的可能。
2001年和罗恩出现矛盾
,导致我差点离开迈凯伦时
,我们讨论过能否参加美洲
杯帆船赛,从那以后,对参
加美洲杯帆船赛的机会我都
会感兴趣。从竞技和技术的
很多层面来说,美洲杯帆船
赛和赛车有很多相似之处—
—不外乎空气动力学、流体
力学(其实也还是空气动力
学,只不过是在密度更大的
液体之中)、轻质结构、稳
定性与操控性等。就连航线
和赛道也很相似,区别在于
,赛道弯角的弯心由浮标代
替,而且弯角与弯角之间的
路径几乎没有限宽。此外,
有一些新的变量,让帆船比
赛比赛车更加复杂——赛道
路况每天都不一样,帆船的
动力来源也受很多变量影响
。而且,目前这一代的美洲
杯帆船赛都是双体水翼船,
能以三种形态航行:双水翼
都在水下、一片水翼在水下
,以及双水翼都在水面上方
。变量非常多。为了衡量不
同设计方案(美洲杯帆船赛
的规则比一级方程式规则宽
松很多),我们需要一套精
确的水手交互模拟系统。
在我的推荐下,本的团
队委托红牛创新技术,搭建
一套模拟系统;该项目很有
挑战性,为了完成,团队花
了12个月的时间,但是在我
看来,这套系统将会让本拥
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然而,在我们完成这套
系统之后,客户没有提供足
够资金,让我们完成船只的
设计,有些遗憾,当时我已
经掌握足够信息,相信我们
能够想出很多有创意的想法

毕竟红牛创新科技是一
家商业机构,我们不可能免
费干活。
2010年年初,索尼PS游
戏机曾找到我,问我有没有
兴趣,在没有规则限制的前
提下,为他们的游戏设计一
台一级方程式赛车。之后我
们去滑雪,碰巧那年雪不是
很大,于是我就利用空余时
间去构思,想出了一些配置
,完成了一些草稿。虽然有
些玩票性质,但是我很享受
这个过程,和往常不同,我
可以在没有规则限制的情况
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如果有人真的想摆脱规
则的桎梏,去设计一辆赛车
的话,必须离开赛车,投身
公路车领域。
自儿童时代起,我就想
设计一台公路运动跑车,我
大学毕业设计做的也是这个
项目。观察完现有高端公路
跑车之后,我看到了自己的
机会。包括跑车在内的很多
车,都很大,很笨重,不够
灵巧;为了让赛车驾驶感受
更轻巧,业界还希望在跑车
上加入四轮转向——可是加
入四轮转向后,汽车更重了
!是不是弄巧成抽?
不论设计什么,首先要
考虑的问题是:我想要达到
的目标是什么?我想道:如
果我有机会去重新设计一台
公路跑车,我想要加入什么
特性呢?最后我得到的结论
是:首先,这辆车要像是优
雅的艺术品,就算从来没有
驾驶过,单单只是观察它也
要让人感受到美。
其次,在坐进去之前,
必须要让驾驶者有一种激动
的感觉;可能会让驾驶者觉
得不安,因为车不是那么好
操控,但同时也会觉得,在
足够了解这辆车之后,是可
以驾驭它的。
车子发动机的声音要好
听。它必须要小巧、灵活,
拥有优秀的操控感。这将是
一辆比市面所有圈速都快的
跑车,也就是说车重要轻,
马力要大,而且必须要产生
足够的下压力。
最后,不能让这辆车的
驾驶体验太差
书评(媒体评论)
“艾德里安对于车手与赛
车有着卓越的领悟力。他有
着强大的竞争力,却从未忘
记保持生活中的乐趣。真是
很值得喜欢的一个人。”
——达蒙·希尔(Damon
Hill) 英国职业赛车手
“艾德里安·纽维创造的冠
军比一级方程式领域的超级
计算机创造的总和还要多。

——《泰晤士报》
“同时代顶尖的一级方程
式设计师。”
——《卫报》
“世界上最迷人的运动领
域里最有成就的人。”
——《纽约客》杂志
“一级方程式领域最重要
的人物。空气动力学界的天
才,一级方程式领域的卓越
头脑。”
——《金融时报》
“纽维被誉为‘英国现存最
伟大的工程师’是当之无愧
的。”
——《每日电讯报》
精彩页
第1章
我出生于1958年。小时候,大家对于赛车的热情空前高涨:小到迷你四驱车,大到一级方程式和蒙特卡罗拉力赛。10岁时,我看着一辆兰博基尼从山顶冲向山脚,看电视剧《偷天换日》(The Italian Job)的主人公开着迷你库柏(Mini Cooper)在狭窄街道上神出鬼没。我还记得,在电影院看《粉身碎骨》(Vanishing Point)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我看到主角科沃斯基将他的道奇冲锋者挂到五挡的时候,我惊喜地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哇!他的冲锋者居然有五挡!”
《赛车》(Autosport)周刊更是让我爱不释手,无法自拔。1968年伦敦-悉尼马拉松(London-to-Sydney Marathon)期间,我整天守在收音机旁。6岁之前,我就决定长大要往赛车界发展。12岁时,我就知道自己以后要设计赛车。
我对汽车的喜爱,受父亲遗传。我们家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一条郊区公路的尽头,房子前有一间臭气熏天的养猪场。我的父亲理查德和他的同事布莱恩·罗森(Brian Rawson)经营着一家兽医诊所。父亲会在诊所给动物做手术,也会去农场出诊。小时候我就帮家里人用水桶接水、递长绳,也见过不少刚出生的家畜。
我的母亲埃德温娜十分迷人,“二战”时,她是一位救护车司机。两人第一次见面时,母亲带着她生病的大白熊犬,来到父亲诊所看病。父亲不怎么受外公待见。外公曾说过:“除非我死了,不然那小子别想进我们家!”本来有一次父亲准备登门拜访,结果头一天,外公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上门的安排也随之取消。
我的生日在节礼日那天。关于出生那天的故事,我父母是这么告诉我的:节礼日那天,父母开车载着一位助产士在科切斯特(Colchester)兜风,过程中母亲羊水破了,我出生了。虽然同样的故事父母和我说过好几次,但是我怎么都不信,怎么会有夫妇带着助产士兜风?还有,为什么一位助产士会在节礼日那天和我父母在一起?后来,他们停在一栋房子前,一群陌生人把他们接进去,然后就有了我。一开始家中的抽屉就是我的婴儿床。
20世纪60年代,受嬉皮士的影响,我母亲打扮得相当时髦。当年,离婚还不那么司空见惯。和父亲在一起之前,母亲有过一段婚姻,和前夫育有一子,名叫蒂姆,比我大7岁。我和他的兴趣很不一样,包括喜欢的节目:一个喜欢看独立电视台的《雷鸟神机队》(Thunderbirds),另一个喜欢看英国广播公司一台的《顶级流行乐》(Top ofPops)。不凑巧的是,两档节目的播出时间一样,所以每次看电视我们都会为遥控器抢得不可开交。因为他比我大很多,所以很快他就去上寄宿学校,后来又接着念大学,最后在西班牙定居,教当地小孩英语。每年西班牙大奖赛的时候,我会和他在巴塞罗那聚一次。
父母脾气都不太好,我小时候,见证了两人无数次争吵。母亲还会把我卷进来,想让我支持她。现在回想起来,这么做有些无理取闹,但和她时常要面对的遭遇比起来就不值一提了。这么说吧,她经常需要在之后几天戴上墨镜来掩饰脸上的伤痕。有一次,为了躲避两人的争吵,我骑自行车离开了家。半个小时后,感觉时候差不多了,于是便往回赶。路上,一辆牌号为UNX777G的莲花伊兰(Lotus Elan)朝着我缓慢驶来。一开始我还以为车里没人。靠近后,才发现原来是母亲在车里。完全不知道她在干什么,就那样躺在车座上。我猜可能她是通过看电线杆认路吧。
心情不好时,母亲会时不时靠酒精度日,虽然她一直不承认自己有这种习惯。她还说自己从来不会一个人喝酒,都是等到下午七点左右,父亲从诊所下班回来后,两人一起喝。
当时,我们家养了一只非洲灰鹦鹉,名叫苟尼(Goni)。晚上它就睡在酒柜旁的鸟笼里。每天晚上,苟尼会模仿父亲为母亲调酒时发出的声音:“嘭”表示马提尼酒瓶的酒塞被拔了出来;模仿的声音若是“咕噜咕噜”,则表示有人正在把酒倒进酒杯;若是发出“吱吱”声,说明父亲旋开琴酒的盖子;一阵“咕噜咕噜”声之后,会听到“叮铃叮铃”声,表示冰块已入杯。然后鹦鹉会说:“啊,好喝!”语气和母亲一模一样。
而且他们经常不按常理出牌。我13岁时,我哥从巴斯大学放假回来,提议全家人一起去看电影《发条橙》(A Clockwork Orange)。爸妈把我打扮得像是个刚成年的小伙子:我戴着帽子和眼镜,穿上我哥的战壕风衣,就这样混进电影院。看完电影后,因为我哥推荐了这么一部电影,父母有些不悦:对于我的教育,父母大多数时间是放养,偶尔会良心发现,这就是其中一例。
看电影时,我突然觉得,电影好像渐渐融入了自己的潜意识。40年后,当再次观看这部电影时,我发现自己回忆起了影片几乎每一幅画面:台词尖锐、超现实主义风格,以及贝多芬音乐背景下的暴力场景。
我们家不算富裕,但也不穷。收入来源除了父亲的兽医诊所之外,还有他的家族企业伯明翰纽维兄弟(Newey Bros of Birmingham)股份分红。纽维兄弟创立于1798年,曾是英国最大的挂钩、纽扣以及帐篷钉生产厂家。1947年起,公司开始生产“正固”(Sta-Rite)牌发卡以及“魔术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2: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