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这本广受欢迎的认知行为疗法入门教材已经帮助众多学生和新手治疗师培养了面对临床实践的技能和信心。从初次联系和评估,到个案概念化、制订治疗计划、干预以及结束,《认知行为疗法——新手治疗师实践指南》(原著第三版)展现了认知行为治疗的全程,让读者在每个阶段都能得到指导,学会发展强有力的治疗关系,应对其中的难点。本书还讨论了诸如保密、知情同意、保存记录和撰写报告等具体问题,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督导来获得专业的成长。 本书始终致力于反映当前研究的进展,采用了更加现实、复杂的案例来展现治疗实践中的真实情境,并且特别关注了数字技术的临床和伦理影响。另有两个新的章节涉及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来访者以及儿童和家庭时,新手治疗师常见的焦虑,进而提供了指导性建议。 作者简介 王建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兼任世界美国研究学会理事、中华美国学会理事、《外国文学研究》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文学与文化批评。代表性著作有《约翰·巴斯研究》、《美国后现代小说与历史话语》、《美国战后中国学》等;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美国研究》、《国外文学》、《外国文学》、《当代外国文学》等国内权威刊物发表多篇产生较大影响的论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国际合作项目十几项。 目录 导言 新手治疗师面临的共同挑战 第一章 认知行为疗法的过程 治疗之旅 了解认知行为疗法背后的理论 为治疗做准备 第二章与来访者的初次互动 初次联系 会见来访者之前 在等候室中 与来访者在治疗室中 个案概念化(迄今为止) 案例 第三章 评估过程 留意你的反应 评估过程:目标是什么? 根据评估目标选择工具 评估过程中常见的挑战 珍妮的评估会谈 第四章 个案概念化和制订治疗计划 个案概念化的目标是什么? 个案概念化如何指导治疗计划? 制订治疗计划和个案概念化过程中的常见挑战 下一步怎么办? 第五章 从评估到治疗 从评估到治疗的过程中的目标 从评估到治疗的过程中可能面lI缶的挑战 撰写报告 第六章 前几次会谈:目标和挑战 前几次会谈的目标是什么? 前几次会谈常见的挑战 第七章 中间阶段:目标和挑战 中间阶段的目标是什么? 中间阶段常见的挑战 回到珍妮的案例 结论: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心态 第八章 结束治疗:目标和挑战 首要目标:教来访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 最后几次会谈的其他目标 结束治疗的挑战:保持进程还是做出调整? 回到珍妮的案例 第九章 与特殊人群进行认知行为治疗 提供具有文化回应性的认知行为治疗 与儿童和家庭一起工作 第十章 督导过程:目标和挑战 督导的目标 督导师的角色 受训者的角色 建立督导关系 督导方式 督导关系面临的挑战 关注积极面 保持执业后的个案研讨 第十一章 回顾共同面临的挑战 附录A 推荐阅读书目 附录B 有关特殊主题的延伸阅读 附录C 治疗手册和来访者练习册 附录D 对认知行为治疗师有用的信息 参考文献 导语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师必学的重要心理治疗流派。本书专门针对初学者和新手治疗师,详细介绍了认知行为治疗的整个过程,涉及初次会谈、评估、个案概念化、治疗计划、干预以及治疗终止,广受我国读者好评。新版更加关注新手治疗师开始执业时遇到的共同挑战,比如建立和维持治疗关系时如何应对困难,认知行为治疗中的保密原则、知情同意、如何利用督导等问题,新版还增加了与儿童、青少年、伴侣、老人等特殊群体工作时以及应用网络技术时的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