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携诗远行畅情怀 |
分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作者 | 苏青 |
出版社 |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苏青作为资深科普从业者精心创作的科学札记,集结了作者在多年科学普及工作经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内容涉及科学人文、科普出版、科技热点、科学家故事等方面,绝大部分文章都在《科普时报》《中华读书报》《科技导报》等报刊发表过。每篇文章中都包含至少一篇与内容高度融合的自创诗或词或楹联,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生活相结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作者作为一个科学文化人对社会多维度的思考及对万物百态的洞见可启发读者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思考,其令人赞叹的敬业精神,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广阔的社会观察视野将引领读者不惧未来,勇攀高峰。 作者简介 苏青,湖南长沙人,曾在中国科协与中国科技馆任职;现任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副理事长、科学传播委员会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主编等。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12年首届科学传播人奖“科学传播年度人物”,著有《航天多型号计划编制方法研究及进度控制》学术专著、《岁月如歌话人生》科学文化著作等。 目录 自我和他者形象的交辉互映(序) 第一篇 科学·人文 金砖烧制始黄泥 神秘兵工启尘封 东方红乐唱星空 创作出版结良缘 招幌揽客妙思聪 火星使命探天际 条峰圣火耀河东 镍都发展欣昂首 传承薪火赤基因 闪烁明星升亮眼 塞北延安升旭日 未际邀游想象惊 廊桥旖旎多风情 黑河科技谱新篇 隧道时光舟载越 余光永存忆中影 至臻至谨创同心 非遗方絮千秋热 科游文化路新辟 火星今日地球明 青塘美景赛天堂 面塑手巧捏非遗 漠河张臂迎新馆 铁道游击显神威 第二篇 学者·典范 寰球仓廪饱实充 高峰论坛探理通 平民院士话平和 智者警言犹长鸣 天宇茫茫忆陆埮 林木巍巍诉哀思 林木巍巍诉哀思(续) 科学精神弥珍贵 历史澄清正本源 运笔析震说理深 专家学者施才智 科学颂唱风光美 立德树人增典范 诗画联袂颂元勋 爱心慧眼世情收 名将风采智武英 平民视角笔锋利 事业开拓乃刚强 荣光丽书耀瑶台 草衰花落桐雨泣 风范精神笑语存 长恨天妒英才茂 莫道人微话语轻 叔叔古稀学写诗 第三篇 爱善·真美 白衣天使扶死伤 医务精心仁爱佑 抖落蒙尘万里清 殷殷切切爱意浓 防控筹谋织网紧 肆虐灾情定扫清 鸣笛哀痛九州同 万千肖像动心扉 精术仁心大爱医 黑茶山耸耀丰碑 撷朵浪花做书签 积德行善真美颂 美自心田爱是源 童忆宛若水流西 高山流水觅知音 服务“三农”磨卞玉 时令祥和吉兆高 是无私舐犊情 筑窝飞鸟遭横祸 放飞羽翼健翱翔 情感空谷怎填补 栏目缤纷芳沁透 第四篇 情理·心绪 吴侬软语媚多情 略技人间非游戏 均衡和谐事理清 古诗“信息”溯本源 一球乾坤定霸权 乐赏夕阳红彩秀 点缀芬芳情景融 扶贫着眼提素质 扶贫济困上吕梁 倾力扶贫凯歌奏 如梭时光手中握 除腐去恶理道同 见微知著识人品 为官高下看担当 赏春无心春也恼 好奇岂止害死猫 传统优良承后继 鲜血教训当铭记 百鸟林中奏交响 水都古郡乐神游 流口河丰杨柳青 瞌睡不忙狠批评 平民自由胜总理 后记 序言 自我和他者形象的交辉 互映(序) 苏青先生是我在北京相 识最早、关系最好的朋友 之一。主政单位,他体恤 部属,平等待人,提携后 学,成人之美,受人爱戴 。走进社会,他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助人为乐, 善解人意,受人尊重。他 坚持原则立场,但又不固 守条条框框,知晓并践行 实事求是;他深懂世俗人 情,又保持了朴素纯粹, 没染官场上的圆滑世故; 他待人温文谦逊,做事却 有冲劲干劲,敢于创新开 拓担当作为。 苏青勤学 又勤写,脚头和笔头都超 级勤快,个人微信公众号 文章皆为原创,而且常见 常新。他遍走大江南北, 每到一处,都会留下一诗 一文,诗以抒情,文以叙 事。他的抒情深挚饱满自 然,他的叙事朴实活泼简 练。所以,他的文字既耐 读又好读。 本书中的许多文章都蕴 含丰瞻而新进的知识,涉 及许多学科。苏青先生理 工科出身,又酷爱文科, 他文理兼修,特别让我佩 服并嫉妒;因为我是学文 出身,比较偏科,理科的 知识差不多都还给了初中 老师。本书中的文章包含 理工科诸多学科门类的知 识,比如数学、物理学、 化学、力学、航天学、天 文学、地质学、地震学、 生物学和医学等等,而且 大都是当今比较高精尖的 知识,不少还是我闻所未 闻的。尽管如此,这些内 容我基本上都能读懂。这 要归功于苏青深入浅出的 讲述能力。他自己先把那 些艰深的知识吃透,然后 再用像我这样几乎科盲都 能懂得的语言转述出来; 因此,不管读者是什么样 的学科背景,都能从本书 中了解到很多尖端的而又 有意思的科学知识。 与传授知识相比,苏青 更注重写知识人,即生产 、转换尤其是刷新、创造 知识的学者。本书中更多 的文章讲述的是科学家的 故事,尤其是苏青本人与 他们交往的故事,涉及到 这些专家学者的专业、脾 气和喜好等诸多方面。这 些文章塑造了一批立体化 的、活生生的科学家群像 ,不仅让我们知悉他们所 从事的工作业务、所取得 的卓越成就,而且让我们 近距离感知他们在日常生 活中、在人际交往中的生 动样貌和独特个性。比如 ,书中就精彩地描述了赵 忠贤院士的睿智与风趣、 郝柏林院士的执著与严谨 ,以及屠呦呦研究员的严 肃与较真。 本书不仅写他人,也借 写他人反衬了作者自己。 苏青不局限于客观地叙写 他人,而是从自己个人的 视角去观察他们、认识他 们、揣摩他们、评价他们 ,讲述他和他们之间的交 往和交情,从叙述交往的 细节中显现彼此间的友谊 、彰显每个人的个性。苏 青本人的勤谨、亲和力、 主动性甚至执拗性格都体 现在这些生动细致体贴的 叙述之中。他相信以善易 善的处事原则,乐意赏人 之美、赞人之美、成人之 美,由此我们可以感知、 体会到他的真诚、善良、 包容、谦和与大度。 苏青先生同情弱者,憎 恶强暴。对于社会上比较 普遍存在的那些邪恶行径 和丑陋形象,他能金刚怒 目、毫不留情地剖析、抨 击、鞭挞。他是一个爱憎 分明、刚柔相济、以 柔 克刚的人。他不仅勇于表 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更加 难能可贵的是:他敢于公 开为别人的似乎是不合时 宜但符合人性之常的观念 和行为帮助解释、进行辩 护。他是一个具有浓厚人 文情怀和高度人文修养的 人。 苏青先生是一位诗人。 这既是一部文集,也是一 部诗集,而且,文与诗一 一相扣、印证、互明。就 文体而言,全书可谓无诗 不成文,无文没有诗。在 我的文友中,苏青对诗歌 的感情最诚挚、最持久、 最纯真。从青春年少到桑 榆花甲,他始终无怨无悔 地、无私无求地挚爱着缪 斯女神,而且默默支持着 诗歌事业。比如,他在担 任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期 间,曾热情襄助我时任学 术顾问的北京地铁“四号诗 歌坊”公益文化项目,不仅 资助项目本身,出版精美 大气的《走进珊瑚筑成的 宫殿——“地铁4号诗歌坊” 精粹》,还组织举办了大 型科学诗歌朗诵会和专题 研讨会,从诗歌的角度为 首都高雅的精神文明建设 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显现 了他高远宏大的公益情怀 。苏青写诗,新、旧体兼 擅。他的新诗感情细腻真 挚,辞句明白晓畅。我尤 其喜欢他的旧体诗,尤其 是填的词,能抓住关于一 时一地一人一物的瞬间断 想和真实感受,既蕴藉恰 切,又工稳和谐。 我相信,广大读者能和 我一样,从苏青的这些zui 新诗文中既学到丰富的科 学知识,又享受到清雅的 审美情趣,还能体会到作 者那颗热爱生活与艺术的 滚烫的心。刚刚退休的苏 青先生,已经在德、功、 言三个方面都确立了自己 的不俗成就,备受亲朋好 友赞誉,是不折不扣的人 生赢家。他嘱我写序,令 我惶恐。但我想,他是要 借我的秃笔来记载、纪念 我们之间一生一世的崇高 而又淡泊的友谊。也因此 ,我恭敬不如从命。祝愿 苏青兄继续身笔双健、大 作涌现! 北塔——2021年9月22 日夜于京郊营慧寺 导语 一个资深科普工作者的科学札记。 一个科学文化人对社会多维度的思考及对万物百态的洞见。 一次增长视野的科学人文之旅。 本书苏青的文字洗练、朴实,情感真挚、细腻,内容生动、活泼,每篇文章都包含至少一篇与内容高度融合的自创诗或词或楹联,以文叙事,以诗抒情,以词生趣,以联点睛。《携诗远行畅情怀》不仅是一位资深科普人的精彩工作札记,还是一位业余文学爱好者的优美写作随笔,展现了苏青作为一名科学文化人对使命担当的强烈责任、对科技动态的敏锐把握、对大千世界的多维观察、对社会百态的独到剖析和对科技人文的高度融合,所蕴含的思想境界、人生态度、敬业精神、知识视野、向善力量,让人感佩,令人赞叹,促人奋进。 后记 后记 《携诗远行畅情怀》能 由家乡出版社出版,实在 是一件幸事,何况还是赫 赫有名的湖南科学技术出 版社。20世纪90年代,这 家出版社以卓越的见识、 超凡的胆魄、敏锐的慧眼 ,策划出版了国内最早、 影响最大的引进版科普丛 书”第一推动”。这套由当代 世界一流科学家撰写、倡 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 科普佳作,一经面世,就 受到读者欢迎、方家好评 ,跻身中国最著名三大科 普图书品牌之首,被誉为“ 科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 为此,我首先要感谢潘 晓山社长和胡艳红总编辑 的青睐和厚爱。尤其是胡 艳红总编辑,这是一位令 我钦佩、有情怀、有魄力 、有水平、有亲和力的优 秀出版人。作为曾经的同 行,我们一见如故,胡总 编充分尊重我的意见,图 书的签约出版因而格外顺 利。在出版经营日益维艰 的情形下,出版这样一本 不太可能有经济效益的科 学文化作品,出版社是要 承担很大压力的。两位老 总的担当和情怀,令我感 动,让我敬佩。 感谢责任编辑邹莉、刘 羽洁女士以及美术编辑刘 文武先生、责任美编殷健 女士,她(他)们为拙作 的编辑、设计付出了创造 性的辛勤劳动。这是一个 充满青春活力的优秀团队 ,他们敬业、认真、严谨 的工作作风,谦逊、好学 、礼貌的处事态度,让我 如沐春风,倍感愉悦。 《携诗远行畅情怀》是 我上一本科学文化作品《 岁月如歌话人生》的续集 ,基本延续了原有的写作 、编排风格,因而要感谢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予以 的支持和配合。当然,还 要感谢《科普时报》提供 的创作平台,本书收录的 93篇文章绝大多数在这份 影响重大的科普报纸上发 表过,还有一些则零散在 《中国科学报》《中华读 书报》《科技导报》刊载 。 感谢挚友徐伟峰先生倾 情写序。他曾是我在北京 理工大学工作时的同事, 北塔是他的笔名,我们相 识相交近三十年。他现任 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兼任世界诗人大会常务副 秘书长、执行委员兼中国 办事处主任,中国外国文 学研究会莎士比亚研究分 会秘书长等职,著有《巨 蟒紧抱街衢》《正在锈蚀 的时针》《石头里的琼浆 》《滚石有苔》《双铧犁 》(与仕宏合著)等诗集 、《茅盾书信研究》《照 亮自身的深渊》《一个诗 人的考辨——中国现当代 文学论集》《吴宓传》《 戴望舒传》等学术专著, 以及《八堂课》《哈姆雷 特》《菊与刀》等大量翻 译作品。有这样一位学者 兼诗人、翻译家、文学评 论家、作家于一体的好友 ,为我这个文学爱好者写 序,我深感荣幸,倍受鞭 策。 感谢饶子和院士、朱进 研究员、吴岩教授、安若 水女士拨冗撰写推荐语。 四位名家都和我的工作、 创作有过交集,给予过指 导和帮助。饶子和院士曾 长期兼任我就职过的《科 技导报》编委,十多年前 他多次谬奖我在这份学术 刊物上写的科技评论文章 ,对我鼓舞极大。朱进研 究员曾长期担任北京天文 馆馆长,是我在中国科学 技术馆工作时的同行,也 是我初人这个领域的学习 榜样。我和吴岩教授曾先 后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 学文艺委员会兼职,近几 年他先后荣获美国科幻研 究协会颁发的托马斯·D. 克拉里森奖和中国作家协 会颁发的全国优秀儿童文 学奖,是我敬仰的科幻作 家、科幻理论研究学者。 安若水女士和我一样都曾 在出版社工作过,现专事 儿童文学和剧本创作以及 图书策划,对两部拙著的 宣传推广都给予了无私的 帮助。我虽然未曾和她谋 过面,但已真切地感受到 了她待人的真诚和热情。 感谢书法家金克瑜芳邻 题写书名,拙著由此增姿 添色。金先生不仅多才多 艺、动手能力超强,两口 子还热心公益、乐于助人 ,我们家就经常得到他俩 的热情相助。老大哥所赐 墨宝,就是我们两家友谊 的见证。 书中收录的文章都是以 事件发生时的情景、状态 及心境写的,时过境迁, 难免会有突兀之处。责任 编辑和笔者都做了努力, 力图消弭阅读时的不适; 效果如何,敬请读者评论 、反馈。 我是学理工科出身的, 写作既是一桩爱好,也是 一种追求,更是一份寄托 。才疏学浅,班门弄斧, 书中谬误在所难免,恭请 方家斧正、赐教。 要感谢的人很多,借此 机会,一并谢了。 书评(媒体评论) 《携诗远行畅情怀》由 事写人,写人察世,察世 思索,思索求真,求真务 实,秉承了苏青先生诗词 文论一体、科技人文交融 、乐观忧患与共的一贯写 作风格和爱国情怀。先睹 为快,开卷有益,知微见 著,是以荐之。 ——中国科学院院士, 南开大学原校长 饶子和 难得有一本书能让我一 口气读完,更难得的是作 者作为长期从事管理工作 的领导,一直保持着对各 种事物的广泛兴趣和对他 人的善待,且知识极为广 博、文学修养深厚,字里 行间满是真诚率直以及对 恬淡生活的热爱。携诗远 行,万里归来颜愈少;岁 月如歌,此心安处是吾乡 。 ——天文学家,北京天 文馆原馆长、研究员 朱进 岁月如歌话人生,携诗 远行抒情怀。科学文化相 融合,独特文风彰风采。 开卷有益,褒赞研精毕智 珠圆玉润特立独行思想; 庆赏无厌,细品行云流水 诗情画意科学文艺华章。 ——科幻作家,南方科 技大学教授 吴岩 好的图书能让人手不释 卷、轻松阅读、反复品味 。《携诗远行畅情怀》涉 猎广博、知识丰富、生动 有趣,作者纵横捭阖、挥 笔自如、爱憎分明。这本 诗文结合、文理交融、独 树一帜的科学文化随笔集 ,相信一定会受到读者尤 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儿童文学作家、剧 作家、图书策划人 安若水 精彩页 1952年9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视察庆华工具厂,对该厂刚仿制生产出来的新中国第一款国产50式7.62毫米冲锋枪赞不绝口,I临走前特意向厂里要了一把刚下线的新枪留作纪念。如今,陈列展览在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编号为“003”的这支50式冲锋枪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是全国首家系统展示中国枪械研发、生产的遗址类博物馆。博物馆依托原庆华工具厂208车间改建而成,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以“共和国枪械的摇篮”为主题,设有“历史陈展区”“过渡区”“遗址区”“反恐自卫馆和靶场”4个展区,现有展品6000多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2件、二级文物77件,可谓展品与文物结合、历史与现实连接、参观与体验互动、教育与娱乐融合。 我大学和研究生学的都是军工专业,就读的北京理工大学与庆华工具厂都曾隶属兵器工业部,因而对该博物馆情有独钟,两次到北安市出差,都曾到这里参观。北安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北满建立的五大根据地之一,享有“塞北延安”之美誉,庆华军工遗址博物馆不仅是正宗枪械博物馆,展现了我国枪械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万国品牌到模仿生产、从自主研发到新引领的艰难发展历程,可谓人民兵工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因而也是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历史陈展区”全面展示了庆华工具厂的辉煌历史。该厂前身为张作霖1921年创办的“东三省兵工厂”;“九一八事变”后,日伪把持的伪满洲国政府将其更名为“奉天造兵所”;抗战胜利后,接管的国民党又改名为“兵工署第九十工厂”;1948年11月沈阳解放,我东北军区遂更名为“沈阳兵工总厂”,着力建设人民兵工重要基地;朝鲜战争爆发后,工厂由沈阳迁至北安,定名为庆华工具厂,对外保密代号626厂;2006年,企业改制后实施政策性破产。 庆华工具厂曾是中国最大的枪械厂,鼎盛时有职工2万余人、家属7万余人,被誉为共和国枪械的摇篮。北安地区一度曾流行。姑娘姑娘快快长,长大嫁到庆华厂”这么一句脍炙人口的顺口溜,据此你就知道庆华厂当年是多么地牛。56年间,庆华工具厂共仿制、研制8个系列82种枪械,生产各类枪械总计9006116支,可装备800个步兵师,为保卫国家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曾大量列装部队、军迷们所熟悉的50式冲锋枪、54式冲锋枪、56式冲锋枪、54式手枪、57式信号枪、64式手枪、80式冲锋手枪等经典枪械,均由庆华工具厂研制生产。 为满足朝鲜战争志愿军作战需要,庆华工具厂科研人员曾昼夜奋战90天,成功仿制苏联波波沙一41冲锋枪,并由毛泽东主席亲自命名为50式冲锋枪。改进后的50式冲锋枪采用焊接、铆接等一次成型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整枪重量;同时将弹鼓改为弧形弹匣,提高了兼容性,降低了供弹故障率。1951年6月,庆华工具厂生产的第一批2628支50式冲锋枪被秘密装上军列,紧急运往朝鲜前线。自1951年6月至1953年12月,庆华工具厂共向朝鲜战场运送50式冲锋枪358261支;该枪因操作简易、性能可靠、火力强大,深受志愿军喜爱,被称之为“功勋枪”。 P6-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