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给青少年的大师文学课/给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课丛书
分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作者 郑振铎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以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为底本,按体裁产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对中国文学知识作了系统梳理,深入浅出,既能让我们领略到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也能使读者了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丰富的内涵。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我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文学史家、艺术史家、文物考古学家和翻译家。
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笔名西谛、CT、郭源新等。五四运动爆发后,曾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社会活动,并和瞿秋白等人创办《新社会》杂志。1920年11月,与沈雁冰、叶绍钧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主编文学研究会机关刊物《文学周刊》。1923年1月,接替沈雁冰主编《小说月报》,倡导写实主义的“为人生”的文学。大革命失败后,旅居巴黎。1929年回国。曾在生活书店主编《世界文库》。1932年,《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出版。抗战爆发后,参与发起“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创办《救亡日报》。和许广平等人组织“复社”,出版《鲁迅全集》、《联共党史》、《列宁文选》等。抗战胜利后,参与发起组织“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办《民主周刊》。1949年以后,历任文物局局长、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
1958年10月17日,因飞机失事遇难,年仅50岁。
一生著述宏富,主要著作有《文学大纲》、《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等。创作有小说集《家庭的故事》、《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佝偻集》、《欧行日记》、《山中杂记》、《短剑集》、《困学集》、《海燕》等。
目录
第一讲 《诗经》与《楚辞》
第二讲 散文
一、先秦的散文
二、汉代的历史家与哲学家
三、古文运动
四、古文运动第二幕
第三讲 辞赋
一、辞赋时代
二、六朝的辞赋
第四讲 新乐府辞
第五讲 唐诗
一、初唐的诗坛
二、开元天宝时代
三、杜甫
四、韩愈与白居易
第六讲 批评文学
一、批评文学的发端
二、批评文学的复活
三、批评文学的进展
第七讲 传奇文
第八讲 宋词
一、北宋词人
二、南宋词人
第九讲 变文
第十讲 鼓子词与诸宫调
第十一讲 小说
一、话本的产生
二、罗贯中
三、长篇小说的进展
第十二讲 戏曲
一、戏文的起来
二、高明
三、沈璟与汤显祖
第十三讲 元杂剧
第十四讲 散曲
一、散曲作家们
二、散曲的进展
三、嘉隆后的散曲作家们
第十五讲 昆腔
第十六讲 南杂剧
序言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
在《清议报》第35册发表了
《少年中国说》一文,以激
情澎湃的语言,呼唤一个气
象一新的“少年中国”诞生。
梁启超在文中说:少年智则
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
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
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
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
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00多年后,在庆祝中国
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
,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
集体献词,许下了青春的誓
言:听党话、感党恩、跟党
走!同心向党,奔赴远方!
献词最后,他们连呼:“请
党放心,强国有我!”八字
誓词铿锵有力,这响亮的青
春誓言在天安门广场上空久
久回荡,这是今日青少年对
党和祖国的庄严承诺!
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
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说:
学生没有分数,就过不了今
天的高考,但孩子只有分数
,恐怕也赢不了未来的大考
。一个学校,没有升学率,
就没有高考竞争力,但是我
们的教育只关注升学率,国
家恐怕也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分数是重要的,但是分数
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更不
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好的教
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
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
优雅生活者,以孩子们健全
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
福,造福国家社会。今天孩
子的全面素质,就是我们国
家未来的整体实力,也就是
我们社会的幸福程度。教育
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这是习总书记在看望医卫
教育界委员,和大家共商国
是时所说的,这八个字道出
了教育的真谛,深刻地揭示
了教育的使命与价值。十四
五发展规划纲要,已经把教
育作为一个专章提出来了,
它的标题应该成为我们社会
各界的共识,那就是:提高
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
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
栋梁,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坚力量,他们素质
的好坏,他们学识的高低,
他们能力的强弱,决定着现
代化的质量,决定着中华民
族的未来。为此,中共中央
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的“双减”意见指出: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
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健康成长。同时要求
: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开展
阅读和文艺活动,为学有余
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
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
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
组及社团活动。
为落实“双减”意见要求
,让青少年科学合理安排课
余时间,帮助青少年构建自
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人文素
养,我们策划了这套《给青
少年的人文素养课丛书》。
该套图书选取了国史、国学
、文学、文化、诗词、书画
等领域的顶流大师的著作进
行归集和整理,其中包括吕
思勉、张荫麟、柳诒徵、郑
昶、陈师曾、章太炎、陈柱
、郑振铎、吴梅、朱自清、
闻一多等,让青少年通过阅
读,不但对中国的文化有多
方面的认识,更可以体会跨
界阅读的乐趣,构建自己的
知识体系。
这套书适合12—25岁的
青少年自主阅读。通过图文
结合的形式,在配合相关课
本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发散
思维和各方面知识,巩固课
堂所学知识点的同时,让读
者了解更为丰富的中国历史
知识与文化精髓。轻松简洁
的语言,以及丰富经典的原
典的引用和解析,满足了青
少年读者在课堂上无法得到
完全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这不但是对课堂知识的补
充,更可以让读者从中体会
更多道理。
本书以郑振铎先生的《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作家
出版社1957年版)为底本
,按体裁产生、发展的时间
顺序编排,对中国文学知识
作了系统梳理,深入浅出,
既能让读者领略到中国文学
的博大精深,也能使读者了
解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
丰富的内涵。在编辑的过程
中,保留了其原旨以及行文
风格,只是对其中的内容重
新进行了梳理。
郑振铎(1898—1958)
,字西谛,浙江温州人,著
名学者。他较早地提出和着
手用新的观点、方法整理和
研究中国文学史,在民间文
学和小说、戏剧研究方面做
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
本书尽可能地选用最初
的版本,以保留大家著作的
原貌。鉴于当时的历史条件
,原版本中尚存在一些错讹
之处,对其中确系误写、错
排的个别文字,参照其他版
本和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
确有把握者,予以改正。其
他一仍其旧,均未作变动。
书中对一些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的点评,在编辑出
版过程中,除比较敏感处略
作注释,其他均未作特别说
明,望广大读者考虑到作品
创作的历史背景,及各位先
生独特的学术观点,在阅读
过程中加以区分和正确解读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疏
漏及错讹之处在所难免,敬
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导语
《给青少年的人文素养课丛书》适合12—25岁的青少年自主阅读。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在配合相关课本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和各方面知识,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的同时,让读者了解更为丰富的中国历史知识与文化精髓。轻松简洁的语言,以及丰富经典的原典的引用和解析,满足了青少年读者在课堂上无法得到完全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不但是对课堂知识的补充,更可以让读者从中体会更多道理。
本册为《给青少年的大师文学课》,本书以郑振铎先生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为底本,在编辑的过程中,保留了其原旨以及行文风格,只是对其中的内容重新进行了梳理。
精彩页
第一讲 《诗经》与《楚辞》
最古的诗歌总集:《诗经》——风、雅、颂之分的不当——《诗经》里的情歌——农歌的重要——贵族的诗歌——《楚辞》时代——屈原和他的《离骚》——《九章》《九歌》等

《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周平王东迁前后的古诗,除见于《诗经》者外,寥寥可数,且大都是断片;又有一部分是显然的伪作。论者以为:诗三千,孔子选其三百,为《诗经》。此语不甚可靠。不过古诗不止三百篇之数,则为无可疑的事实。
很可笑的伪歌,如《皇娥歌》及《白帝子歌》:“天清地旷浩茫茫”,“清歌流畅乐难极”之类,见于王子年《拾遗记》《诗纪》首录之。将这样近代性的七言歌,放在离今四千五百年前的时代,自然是太浅陋的作伪了。“登彼箕山兮瞻天下”的一首《箕山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击壤歌》,也都是不必辩解的伪作。“断竹,断竹,飞土逐宍”的《弹歌》,《吴越春秋》只言其为古作,《诗苑》却派定其为黄帝作,当然是太武断。“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的虞帝与皋陶诸臣的唱和歌,比较的可靠,然却未必为原作。《尚书大传》所载的《卿云歌》《八伯歌》也是不可信的。较可信的是秦汉以前诸书所载的逸诗。这些逸诗,《玉海》曾收集了一部分。后来郝懿行又辑增之,为《诗经拾遗》一书。但存者不及百篇,且多零语,其中尚有一部分,是古代的谚语。所以我们研究古代的诗篇,除了《诗经》这一部仅存的选集之外,竟没有第二部完整可靠的资料。

《诗经》的影响,在孔子孟子的时代便已极大了。希腊的诗人及哲学家,每称举荷马之诗,以作论证;基督教徒则举《旧约》《新约》二大圣经,以为一己立身行事的准则;我们古代的政治家及文人哲士,则其所引为辩论讽谏的根据,或宣传讨论的证助者,往往为《诗经》的片言只语。此可见当时的《诗经》已具有莫大的威权。这可见《诗经》中的诗,在当时流传的如何广!
《诗经》在秦汉以后,因其地位的抬高,反而失了她的原来的巨大威权。这乃是时代的自然淘汰所结果,非人力所能勉强的。但就文学史上而论,汉以来的作家,实际上受《诗经》的风格的感化的却也不少。韦孟的《讽谏诗》《在邹诗》,东方朔的《诫子诗》,韦玄成的《自劾诗》《戒子孙诗》,唐山夫人的《安世房中歌》,傅毅的《迪志诗》,仲长统的《述志诗》,曹植的《元会》《责躬》,乃至陶潜的《停云》《时运》《荣木》,无不显然的受有这个感化。
然而,在同时,《诗经》却遇到了不可避免的厄运:一方面她的地位被抬高了,一方面她的真价与真相却为汉儒的曲解胡说所蒙蔽了。这正如绝妙的《苏罗门歌》一样,她因为不幸而被抬举为《圣经》,而她的真价与真相,便不为人所知者好几千年!
《诗经》中所最引人迷误的是风、雅、颂的三个大分别。孔颖达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毛诗正义》关于赋比兴,我们在这里不必多说,这乃是修辞学的范围。至于风、雅、颂三者,则历来以全部《诗经》的诗,属于其范围之内。三百篇之中,属于“风”之一体者,有二南,王、豳、郑、卫等十五国风,计共一百六十篇;属于“雅”者,有《大雅》《小雅》,计共一百零五篇;属于“颂”者有《周颂》《鲁颂》《商颂》,计共四十篇。《诗大叙》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所由废兴也。……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朱熹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若夫雅、颂之篇,则皆成周之世,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语和而庄,其义宽而密,其作者往往圣人之徒,固所以为万世法程而不可易者也。”《诗经集注序》《诗大叙》之说,完全是不可通的。汉人说经,往往以若可解若不可解之文句,阐说模糊影响之意思,《诗大叙》这几句话便是一个例。我们勉强的用明白的话替他疏释一下,便是:风是属于个人的,雅是有关王政的,颂是“以其成功告于神明”的。朱熹之意亦不出于此,而较为明白。他只将风、雅、颂分为两类:以风为一类,说他们是“里巷歌谣之作”,以雅、颂为一类,说他们是“朝廷郊庙乐歌之词”。其实这些见解都是不对的。当初的分别风、雅、颂三大部的原意,已不为后人所知;而今本的《诗经》的次列又为后人所窜乱,更不能与原来之意旨相契合。盖以今本的《诗经》而论,则风、雅、颂三者之分,任用如何的巧说,皆不能将其抵牾不合之处,弥缝起来。假定我们依了朱熹之说,将“风”作为里巷歌谣,将“雅颂”作为“朝廷郊庙乐歌”,则《小雅》中的《白华》:“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与《卫风》中的《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