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宏大历程为研究主线,以两个基层人民法院的民事案卷材料为主要研究样本,以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一审起诉和受理、案件类型、庭审形式、原告身份、委托代理人、结案方式等展开研究,全面展现70年来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程序从无到有、从简单走向成熟的辉煌历程,并对这一历程展现的不同面相形成的原因进行多维分析,进而对其未来走向提出预测与展望。 作者简介 张嘉军,1970年11月生,郑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国司法案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郑州大学联合成立)执行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公益诉讼研究基地——郑州大学检察公益诉讼研究院执行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人文社科领域首位获得者)。河南省首届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百名社科理论优秀人才、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第七届河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河南省四个一批理论人才。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9项。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部分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或转摘。出版专著9部,其中独著3部、合著6部。获得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省部级科研奖励7次。兼任中国案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事诉讼法研究会理事、河南省民事诉讼法学会常务副会长、河南省政府法律顾问、河南省委办公厅法律顾问、河南省法官检察官专家咨询委员会非常任委员、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咨询专家、河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导论 第一章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案件起诉和受理实证研究 第二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收案情况变迁分析 第三节 影响中国民事诉讼一审起诉和受理情况的因素 第四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案件起诉和受理展望——立案登记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第二章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案件类型实证研究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案件类型结构的阶段性变迁 第三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案件主要类型的阶段性变迁 第四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案件类型变迁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案件类型发展趋势展望 第一节 导论 第三章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庭审形式实证研究 第二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庭审形式的变迁 第三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庭审形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第四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庭审形式的展望 第四章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原告身份实证研究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原告身份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原告身份的变迁溯因 第五章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委托代理人实证研究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委托代理人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委托代理人类型化实证研究 第四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委托代理人发展变化的原因 第五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委托代理人的未来走向 第六章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结案方式实证研究 第一节 导论 第二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结案方式的基本状况 第三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结案方式的历史变迁 第四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结案方式变迁溯因 第五节 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结案制度的未来走向 一项未竟的事业:代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是国内首部以1949~2019年为时间跨度,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程序运行实践的学术专著。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特殊历史节点,研究主题的独到之处决定了这本专著在内容上不乏可读性,以实证调查为主的研究方法更是强化了研究结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本书有如下三大特点:首先,本书描摹了1949~2019年中国基层法院民事诉讼一审程序运行实际的中国图景。其次,本书是一项以法律实证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综合研究。最后,本书归纳并整理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民事诉讼一审程序的翔实、珍贵数据。 |